家庭累积风险与流动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2-01-22 14:24王小英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正念教养弹性

黄 鹤 王小英 吕 博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 130024)

1 引言

2015 年全国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儿童规模已达3426 万,0~5 周岁流动学前儿童数量为1053 万,数量居各年龄段首位(韩嘉玲,2020)。在现实情境中,因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社会保障相对滞后,流动儿童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因素,尤其是在其家庭系统中。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环境是个体早期重要的成长环境(Rosa & Tudge,2013)。Piquero 等(2012)对个体童年期发展风险因素与成人后问题行为的关系进行元分析时发现,影响个体发展的风险因素几乎全部来源于童年期的家庭风险。相关研究表明,母亲文化水平对流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张莅颖,孙敬,2012);母子关系的冲突性正向预测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李燕芳,刘丽君,吕莹,骆方,王耘,2015)。由此可见,家庭风险因素是影响流动学前儿童行为发展重要的变量之一。但众多研究表明,家庭各风险因素并非彼此独立,若存在一种风险,则可能同时存在其他风险(Giovanelli,Mondi,Reynolds,& Ou,2020)。与单一风险的严重性相比,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的儿童更易产生心理危机,并会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Evans,Li,& Whipple,2013)。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家庭风险对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尚未有研究探究家庭累积风险与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家庭累积风险来代表流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多重家庭风险更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因此,有必要考察家庭累积风险对流动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累积风险模型和已有研究(熊俊梅,海曼,黄飞,辛亮,徐颖,2020;Mason et al.,2019),总结家庭风险因素包括家庭结构风险、家庭资源风险和家庭关系风险三类,对其进行累积计算并形成家庭累积风险变量,考察家庭累积风险与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正念教养是指教养者在此时此刻的情境中,对自己和子女的内在状态及教养互动过程有意识的、不带评判的注意和觉知(Duncan,Coatsworth,& Greenberg,2009)。家庭压力模型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会通过家庭内部因素间接影响儿童发展(Gard,McLoyd,Mitchell,& Hyde,2020)。研究发现,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其正念教养水平显著低于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Medeiros,Gouveia,Canavarro,& Moreira,2016)。同时,家庭反复性冲突与父母正念教养水平呈显著负相关(Yule,Murphy,& Grych,2020)。可见,家庭结构、家庭资源及家庭关系等多方面风险因素均会对父母正念教养产生影响。已有研究仅探讨了家庭单一风险与正念教养的关系,但家庭系统理论表明,家庭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家庭某一特征会影响整个家庭系统(Weeland,Helmerhorst,& Lucassen,2021)。因此,家庭单一风险并非独立作用于正念教养,而是以家庭累积风险的形式共同对正念教养产生影响。

个体与其所在的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子女发展密切相关(Baumrind,1971)。研究表明,父亲积极鼓励能够促进学前儿童积极的社会行为发展(Torres,Verissimo,Monteiro,Ribeiro,& Santos,2014),父母消极养育行为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呈正相关(Maljaars,Boonen,Lambrechts,Van Leeuwen,& Noens,2014)。而正念教养与积极养育方式呈正相关(Parent et al.,2016),正念教养水平高的父母,在与儿童互动中能够敏锐地感知子女的内在需求及心理感受(Medeiros et al.,2016),对儿童外化行为展现出温暖的包容与接纳,可以有效降低由父母自动化反应带来的不当教养行为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Miller et al.,2020)。

心理弹性强调个体在处境不利时内部积极的力量与品质,是个体应对社会压力的基本心理素质,也是衡量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Masten,2011)。心理弹性理论及风险缓冲模型认为,心理弹性作为个体内在保护性因素,能够在风险因素与其负向发展结果间发挥缓冲作用,降低风险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对个体发展具有保护及支撑功能(Fergus & Zimmerman,2005;Hollister-Wagner,Foshee,& Jackson,2001)。

资源保存理论与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认为,个体发展是个人特质与其所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Lerner,2004),个体与情境特征会影响个人资源产生与保存(Hobfoll,2011)。正念教养与心理弹性作为个体及环境保护因素,共同作用于流动学前儿童发展。同时,根据保护因子-保护因子模型,不同保护性因素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两种保护性因素可能存在相互增强或削弱的作用模型(鲍振宙,张卫,李董平,李丹黎,王艳辉,2013)。目前尚未有研究关注心理弹性在家庭累积风险与问题行为、正念教养与问题行为间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对流动学前儿童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机制进行探索。

本研究以流动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家庭压力模型及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图1),并提出以下假设:正念教养在家庭累积风险与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在家庭累积风险对问题行为的直接作用以及家庭累积风险通过正念教养影响问题行为的中介模型后半段起调节作用。

图1 研究假设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了吉林、河南、湖南、贵州、江苏及广东省共23 所幼儿园的510 名流动学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在删除含有缺失值、一致反应的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共460 份,有效率为90.20%。其中,163 份由父亲报告,297 份由母亲报告。流动学前儿童平均年龄为4.78±0.75 岁,男生232 名,女生228 名。父亲平均年龄为33.06±4.82 岁,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下占23.3%,大专占39.1%,本科占27.9%,研究生占9.7%;母亲平均年龄为31.47±3.18 岁,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下占19.6%,大专占40.2%,本科占28.1%,研究生占12.1%。

2.2 研究工具

2.2.1 家庭累积风险问卷

家庭累积风险因素分为家庭结构风险(单亲、离异及重组家庭)、家庭资源风险(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父母无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关系风险(家庭弹性低、亲子亲密性低)。

(1)家庭类型。参考董奇和林崇德(2011)的研究,使用一道题目“现在与您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有哪些”,测量流动学前儿童家庭类型。未同时选择“亲生父亲”与“亲生母亲”编码为1,其余编码为0。

(2)父母受教育程度。使用两道题目分别报告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低于高中编码为1,其余编码为0。

(3)父母职业。使用两道题目分别报告父母的职业情况。父母均无工作编码为1,其余编码为0。

(4)家庭经济情况。使用一道题目测量家庭年收入。得分低于或等于第25 百分位数编码为1,其余编码为0。

(5)家庭弹性。采用由Li,Zhao,Zhang,Lou和Cao(2016)修订的家庭弹性评定量表中文简版测量流动学前儿童家庭弹性水平。采用Likert 4 级评分,分值越高代表家庭弹性水平越高。得分低于或等于第25 百分位数编码为1,其余编码为0。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3。

(6)亲子关系。采用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和吴巍(2008)修订的亲子关系量表中的亲密性维度评定流动学前儿童亲子关系。采用Likert 5 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亲子关系亲密性越高。得分低于或等于第25 百分位数编码为1,其余编码为0。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

参考熊俊梅等(2020)的研究,将上述各家庭风险因子相加(0 为无风险,1 为有风险),得分即为流动学前儿童的家庭累积风险。

2.2.2 Devereux 幼儿心理弹性评估量表

采用LeBuffe 和Naglieri(2013)编制,季雨竹、牛玉柏、唐志东和杨惠琴(2015)修订的Devereux 幼儿心理弹性评估量表第二版评定流动学前儿童心理弹性。量表包含自我调节、主动性以及依恋/关系维度。采用Likert 5 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

2.2.3 正念教养问卷

采用由Duncan(2007)编制,陈颖娇、彭先桃、周晓芸和付雅琦(2019)修订的正念教养问卷测量家长正念教养。问卷包含以此刻为中心的意识和关注、非判断性接受以及非反应性维度。采用Likert 5 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正念教养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4。

2.2.4 长处和困难问卷

采用由Goodman(1997)编制,杜亚松、寇建华、王秀玲、夏黎明和邹如皓(2006)修订的长处和困难问卷评定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分为内化及外化问题行为。采用Likert 3 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问题行为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67。

2.3 研究程序

在流动学前儿童所在园所教师的协助下,遵循自愿填写、资料保密等原则,向参与研究的流动学前儿童家长发放知情同意书、调查说明及家长问卷,并在一周内对所发放的问卷进行统一收集并逐一核查。随后,采用SPSS24.0 以及Mplus7.4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 单因子检验法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周浩,龙立荣,2004)。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共22 个,其中第一个因子所解释的变异量为25.79%,小于40%。因此,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如表1 所示,家庭累积风险与正念教养、心理弹性两两间呈显著负相关,与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鉴于前人研究指出,性别、年龄与心理弹性、问题行为等呈显著相关(李燕芳等,2015;王秋英,黄巧敏,刘晓凤,迟新丽,2020),且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与本研究主要变量显著相关,故在后续分析中将其作为控制变量纳入。

表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3.3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参照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检验正念教养在家庭累积风险与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弹性对该中介过程的调节作用。同时,采用Bias-Corrected Bootstrap 法,区间内不含0 则表明统计具有显著性(Erceg-Hurn & Mirosevich,2008)。结果表明,χ2/df=2.56,CFI=0.95,TLI=0.94,RMSEA=0.06,模型拟合良好(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2004)。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家庭累积风险显著负向预测正念教养(β=-0.11,p<0.01),正念教养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β=-0.27,p<0.001);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分别为[-0.21,-0.02]、[-0.37,-0.17],均不包含0,表明正念教养在家庭累积风险与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3。其次,家庭累积风险与心理弹性、正念教养与心理弹性交互项均显著预测问题行为(β=0.13,p<0.01;β=-0.11,p<0.01);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3,0.23]、[-0.19,-0.03],均不包含0,表明心理弹性在家庭累积风险对问题行为的直接作用中,以及家庭累积风险通过正念教养影响问题行为的中介模型后半段起调节作用。见图2。

图2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如图3 所示,在低心理弹性组(如Z=-1),家庭累积风险对问题行为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β=-0.02,p>0.05),其Bootstrap 95% 置信区间为[-0.11,0.12];在高心理弹性组(如Z=1),家庭累积风险显著正向预测问题行为(β=0.24,p<0.001),其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13,0.44]。随着家庭累积风险提高,心理弹性的保护性作用减弱,心理弹性在低家庭累积风险时对问题行为的保护作用更强。如图4 所示,在低心理弹性组(如Z=-1),正念教养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β=-0.16,p<0.05),其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24,-0.02],即正念教养增加1 个标准差,问题行为下降0.16 个标准差;在高心理弹性组(如Z=1),正念教养仍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β=-0.38,p<0.001),其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41,-0.21]。随着正念教养提高,心理弹性的保护性作用增强,心理弹性在高正念教养时对问题行为的保护作用更强。

图3 心理弹性对家庭累积风险与问题行为关系的调节

图4 心理弹性对正念教养与问题行为关系的调节

4 讨论

4.1 家庭累积风险对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家庭累积风险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Evans et al.,2013;Mason et al.,2019)。同时,该结果支持了家庭系统理论,即家庭内部各成分间相互作用,家庭某一特征会对整个家庭系统或子系统产生影响(Rothbaum,Rosen,Ujiie,& Uchida,2002)。家庭成员冲突强度大、关系不和会导致流动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刘丽莎,李燕芳,吕莹,李艳玮,2013)。本研究结果还验证了家庭投资理论的观点,即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仅能为流动学前儿童提供有限的发展资源,阻碍了个体发展(张云运,骆方,陶沙,罗良,董奇,2015;Liu & Ngai,2020)。

4.2 正念教养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正念教养在家庭累积风险与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当前研究结果支持了家庭压力模型,即家庭经济困难使得流动学前儿童家长压力较大,引发父母一系列负面情绪,家长易出现由自动化反应带来的消极教养方式(Gard et al.,2020),正念教养水平较低,对子女的问题行为易出现忽视、责怪等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发展。高正念教养能够适当地降低家庭压力对父母心理健康及养育方式的消极影响(Martínez,Martínez-Pampliega,& Ramos,2020),引导家长感知子女内在情绪与外在行为变化并给予及时、恰当的反馈(Medeiros et al.,2016),从而抑制流动学前儿童情绪及社会适应等问题行为的出现(Meppelink,De Bruin,Wanders-Mulder,Vennik,& Bögels,2016)。

4.3 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在验证了正念教养在家庭累积风险与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后,本研究还探讨了心理弹性对这一中介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高家庭累积风险削弱了心理弹性的保护作用,心理弹性不足以缓冲高家庭累积风险对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本研究推测,在高家庭累积风险中,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本就处于较高水平,心理弹性的缓冲作用不明显。同时,在高累积风险的家庭中,过多的压力降低了高心理弹性个体的主动性(Gao et al.,2019),使其自我调节机制“不堪重负”,导致其不能有效应对多重风险的累积影响,易出现问题行为(Zhou et al.,2020)。压力易损性假设也表明,处于高压环境下的个体,其积极特质会失去原本的缓冲作用(Vanderbilt-Adriance & Shaw,2008)。

研究发现,心理弹性调节了正念教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保护性作用在正念教养水平较高时更为明显。高心理弹性对正念教养的保护机制具有增强作用。正念教养与心理弹性的作用模式验证了保护因子-保护因子模型中的“促进假说”(Fergus & Zimmerman,2005)。当父母秉持开放且无评判性的正念养育理念并付诸到教养实践中时,高心理弹性儿童较强的主动性、积极的自我调节,及其在安全依恋下建立的“内部工作模式”(Bender & Ingram,2018),能够与父母的正念教养行为更加适配(Yule et al.,2020),有效抑制其问题行为的发生(Wu et al.,2017)。

5 结论

(1)正念教养在家庭累积风险与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2)心理弹性在家庭累积风险对问题行为的直接作用中,以及家庭累积风险通过正念教养影响问题行为的中介模型后半段起调节作用,且在低家庭累积风险与高正念教养时作用更为明显。

猜你喜欢
正念教养弹性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二维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及三维超声对T1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跟踪导练(三)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高效重塑肌肤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