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布局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2-01-23 15:51程瑞芳徐灿灿
经济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旅游区长城景区

程瑞芳,徐灿灿

(河北经贸大学 旅游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一、引言

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大、年代跨度久远的文化遗产,被视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分布于中国的北京、天津、河北等15 个省区市。长城作为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串并能力,在促进长城地带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城河北段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建设区域,是长城保存最为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区段。因此,通过对河北段长城沿线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整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交通与环境的优势,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使其形成特色鲜明、高度一体化发展的长城文化旅游区,对丰富河北省文化旅游的内涵、促进长城沿线文化遗产及周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线性文化遗产(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单霁翔提出线性文化遗产是由特殊文化资源集合而成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的一条重要纽带,并将周边城镇、村庄等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李飞指出线性文化遗产是跨区域、跨文化、跨古今的大型遗产,其组成部分节点、廊道和辐射域面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长城的修筑标志着一条特殊文化带的兴起,带状绵延的长城及其周边的附属建筑、城堡、关塞等属于线性文化遗产,并具有极强的串并能力,能够把分布在不同场域的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开发。

河北境内的长城历经战国、秦、汉、北魏、北齐、金、明等各朝代的修筑,是历代长城的汇聚地,从春秋战国直至明代,长城起到了保护和平、传播文化、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的作用。河北段长城从东自山海关顺燕山而西,横跨冀北山地、坝上草原,又向南纵贯太行山脊,经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等8 市40 县区,沿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生态资源。目前为止,在长城沿线已形成了4A 及以上旅游景区139 处,包括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山海关、金山岭、大境门等长城旅游景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西柏坡、狼牙山、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白石山、天桂山、塞罕坝等风景名胜区。

2019 年国家发布《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1 年发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标志着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长城文化内涵深厚,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以长城为轴线辐射周边地区已形成长城文化带。本文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运用空间结构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以长城河北段穿越的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8 个地级市为空间范围,提出长城文化旅游带发展思路,建构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布局,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在长城沿线地带形成文化、生态、旅游与产业发展新功能,带动这一区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

二、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要素及旅游利用状况分析

(一)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要素分析

旅游空间结构是一个地区旅游活动各要素在空间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聚集状态,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从影响长城文化旅游带区域旅游发展的综合因素出发,选取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和旅游交通作为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要素进行分析。

1.旅游资源要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不仅起到了军事防御作用,而且促进了沿线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在长城沿线形成了以长城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段长城沿线是打击日寇以及解放全中国的重要阵地,在这里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同时,长城穿越河北燕山、太行山、坝上高原等地带,生态环境良好,有着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由表1、表2 可以看出,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中,长城文化旅游带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072 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125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821 处,分别占河北省总数的88.82%、96.9%、73.37%;在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家级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别有20 家和80 家,共占河北省总数的80%;自然生态资源上,沿长城地带分布着国家级各类自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重点滑雪场,共计89 处,占河北省总数的97.80%。总体来说,长城文化旅游带内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量较多且主要分布在太行山沿线的保定、石家庄和邯郸;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处于燕山山脉的唐山以及太行山山脉的石家庄和保定;生态资源最为密集的是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其次是太行山区的保定、邯郸以及沿海地区秦皇岛。

表1 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文化遗产资源统计 单位:个

表2 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生态资源统计 单位:个

2.旅游经济要素。2010 年到2019 年长城地带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见表3)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市场运行状况良好。长城地带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都占到河北省的83%以上,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长城地带旅游总人数占河北省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旅游总收入占河北省的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长城地带旅游经济呈向好趋势。长城地带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占京津冀的比例分别由2010 年的31.68%和15.61%增长至2019 年的51.03%和41.65%(见表3),都是呈上升趋势的,且增长趋势较明显,但长城地带旅游总收入占京津冀的比例始终是低于旅游接待总人数占京津冀的比例。

表3 长城文化旅游带、河北省及京津冀旅游发展状况

3.旅游交通要素。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地空间结构具有极化和扩散作用。北京是全国最大的交通中心,在京津冀区域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长城沿线地区的交通格局(见表4)。航空交通目前已形成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机场辐射带动周边石家庄、邯郸、秦皇岛、唐山、张家口、承德等机场的机场群。2019 年京津冀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达14 665.63 万人次,起降架次达101 万次。高速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向外发散有京张、京石、京承、京沪等高铁,另外还有津秦、石太等高铁,穿越长城沿线地区的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石家庄等中心城市。以北京为起点穿越长城文化旅游带有京张、京石、京秦、京承等高速公路,在区域内还有沿海高速公路和太行山高速公路等,使市与市之间实现高速公路直接连通。

表4 京津冀地区长城沿线整体交通格局特征

(二)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要素旅游化利用存在问题

依托长城地带丰富的文旅资源,培育形成了众多A 级旅游景区。截至2020 年,河北省共有A 级以上景区464 家,其中长城沿线地带拥有370 家,占河北省总数的79.7%。4A 级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有139 家,占长城文化旅游带内旅游景区总数的37.57%。在培育形成的高等级旅游景区中,石家庄数量最多,达26 家;其次是秦皇岛和保定,数量为18 家;第三是唐山和邯郸,数量为17 家(见表5)。总的来看,长城沿线的空间资源要素旅游化利用取得一定成效,在燕山地带的唐山和秦皇岛以及太行山地带的石家庄、保定和邯郸,形成了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但是,仍存在着旅游化利用率低、旅游市场运行经济效益低下、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

表5 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带A 级旅游景区统计 单位:个

1.高质量文旅资源旅游转化利用率低,且分布不均衡。在拥有大量丰富文旅资源的基础上,长城地带高品质旅游景区开发培育不足,且各地市开发分布不均衡。北京市5A 景区(9 家)占4A 及以上景区(81 家)的11.11%;与北京相比,河北段长城文化旅游带内5A 景区仅占4A 及以上景区数量的7.91%,可以看出河北段长城文化旅游带内高质量旅游景区开发转化利用效率不高。通过分析高质量国家级文旅资源培育转化为4A 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状况可以看出,保定、邯郸、张家口、承德拥有国家级文旅资源数量较多,分别为106 家、80 家、77家、56 家,但开发成4A 及以上景区数量较少,占比均低于30%;拥有国家级文旅资源数量不多的秦皇岛(26 家)、唐山(32 家),开发成4A 及以上的旅游景区占比则分别达69.23%和53.13%。从拥有5A级景区数量来看,保定市最多,张家口和邢台为零。

2.文旅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旅游市场经济运行效益低下。长城地带文旅资源较为丰富,但未转化为旅游市场优势,旅游经济效益低下。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长城沿线区域的文旅资源数量几乎都占到了河北省总量的80%以上,长城沿线国字号的文旅资源以及重要的A 级景区数量大都占京津冀总量的50%以上。2020—2019 年长城地带旅游接待总人数占京津冀的比例始终高于旅游总收入占京津冀的比例,2019 年长城地带旅游总人数已超出京津冀总数的一半以上,占比51.03%,但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却低于京津冀人均旅游消费水平,说明长城地带与京津冀相比,旅游经济效益不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游客消费能力不足。

3.文化挖掘与资源整合不足,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高。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有助于利用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调研及查阅相关资料,当前长城地带文旅项目的开发对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如2020 年张家口举办的第五届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的元宝金街项目,元宝山村作为大境门口外第一村,曾是清朝元宝山国际通商市场,鼎盛一时,是张家口马市、皮市、毛市的集聚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对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不够,旅游项目后续经营差,致使市场惨淡,游客数量锐减。同时,高端景区作为地区品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长城地带5A 级景区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1 位,知名度不高。

三、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布局的构建

利用增长极理论,通过旅游资源核密度分析,在长城文化旅游带内选择高等级、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增长极点,通过培育增长极,实现其极化和辐射效应,同时利用旅游中心地等级理论,在长城文化旅游带内建立三级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在长城文化旅游带内,以增长极作为核心吸引力,以各级旅游中心地作为旅游功能服务支撑体系,构建其空间结构布局。

(一)选择旅游增长极

借助核密度分析方法,来选择长城文化旅游带旅游增长极。核密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点状要素的区域空间密集程度,是对点状要素的空间可视化。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5A 旅游景区是世界知名、美誉度极高、市场辐射力很强的景区,4A 旅游景区是全国知名景区,故选择长城文化旅游带内4A 及以上旅游景区做核密度分析。利用 ArcGIS10.6 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计算公式为:

(1)式中,

f

(

x

)为资源点的核密度值,

n

为长城文化旅游带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数,

k

为核密度函数,

x

-

x

为估值点

x

到样本

x

处的距离,

h

为搜索半径。由图1 可以看出,河北段长城文化旅游带4A 及以上旅游景区在太行山沿线呈现带状密集分布,在燕山段和张家口段呈点状密集分布。

图1 京津冀长城文化旅游带4A及以上旅游景区核密度

旅游增长极是旅游发展首先出现在一些旅游增长点和增长区域上,也可以是高等级的旅游区(点)并且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在长城文化旅游带区域内,根据高等级旅游景区的密集点及不同区域的资源特色,选择可以作为旅游增长点的区有:一是以山海关景区、角山景区为增长点的山海关区;二是以喜峰雄关大刀园和青山关景区为增长点的迁安市和迁西县区域;三是以金山岭景区、清东陵景区以及承德避暑山庄三个5A 级旅游景区为增长点的区域;四是以大境门所在的市区和2022 年冬奥会举办场地崇礼区为增长点的区域;五是以坝上草原天鹅湖旅游度假村、滦河神韵风景区、七彩森林等4A 旅游景区为增长点的沽源县;六是以清西陵、野三坡和白石山三处5A 级的旅游景区为增长点的区域;七是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柏坡纪念馆为增长点的区域;八是以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联动娲皇宫和广府古城两处5A级景区为增长点的区域。

(二)建立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

旅游中心地是指旅游中心性较强的城市或城镇中心,具备一定的对外旅游服务功能,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交通、住宿、接待、信息等旅游服务。在长城文化旅游带区域建立三级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提高旅游公共服务功能,为河北段长城文化旅游带的发展提供根本支撑。

选择北京作为长城文化旅游带一级旅游中心地。北京是全国最大的交通中心,在京津冀区域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放射状覆盖长城沿线旅游区的交通格局,通过其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为整个长城文化旅游带提供旅游服务和资源支撑。

选择河北段长城沿线经过的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作为二级旅游中心地,在承接北京带来的旅游外溢辐射效应的同时,为低等级的旅游城镇和旅游景区提供交通枢纽、旅游集散等功能,并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选择长城沿线所经过的县区作为三级旅游中心地,其具有承接中心城市功能外溢和支撑旅游景区运营的双重功能。在承接二级旅游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交通功能外溢的同时提供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和信息服务来支撑和辐射旅游景区的发展。

(三)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布局

在长城修筑的历史及沿线地形地域特色背景下,结合旅游交通格局空间特征,并在增长极理论和旅游中心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增长极的选择及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建立,在长城沿线地带构建“一带、三区、八核”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布局(见图2)。

图2 长城文化旅游带空间结构布局

“一带”是指以长城为轴线,串联沿线8 市的各类文旅资源,形成集长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休闲体验旅游为一体的长城文化旅游带。

“三区”是指沿燕山山脉由秦皇岛、唐山和承德构成的燕山长城文化旅游区;处于坝上高原和冀北山地的张家口长城文化旅游区;沿太行山由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构成的太行山长城文化旅游区。通过带内三大片区之间的联动和资源的整合共同促进长城文化旅游带的发展。

“八核”是指在上文旅游增长极选择的基础上,确定滨海长城文化旅游区、喜峰口—青山关长城文化旅游区、金山岭—清东陵—避暑山庄遗产文化旅游区、坝上草原生态文化旅游区、滑雪体育+长城文化旅游区、京西百渡生态旅游区、西柏坡红色旅游区、太行红河谷旅游区等八个旅游增长极核。

燕山长城文化旅游区是长城资源保存较好且长城开放数量最多的区域。在该区域内,以滨海长城文化旅游区、喜峰口—青山关长城文化旅游区、金山岭—清东陵—避暑山庄遗产文化旅游区为增长极;以津秦高铁,京秦、秦唐、承唐、承秦等高速以及秦皇岛、唐山和承德机场构成的旅游交通为轴,在“一级中心城市(北京)—二级中心城市(秦皇岛、唐山、承德)—旅游小城镇”三级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支撑作用下,通过加强旅游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周边景区的联动等培育旅游增长极,使其发挥外溢辐射效应,促进整个片区长城文化旅游发展。

张家口长城文化旅游区是河北段长城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在该区域内,以坝上草原生态文化旅游区、滑雪体育+长城文化旅游区为旅游增长极;以京张高铁,张石、张承、京张等高速,张家口宁远机场等为轴线,建立“一级中心城市(北京)—二级中心城市(张家口)—旅游小城镇”三级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为张家口长城文化旅游片区的发展提供旅游服务功能支撑,同时,通过对增长极的培育,使其发挥扩散效应,带动该片区草原生态及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

太行山长城文化旅游区内民俗、红色、生态等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在该区域内,以京西百渡生态旅游区、西柏坡红色旅游区、太行红河谷旅游区为旅游增长极;以京石高铁、石太高铁,京石、张石、太行山等高速,正定机场、邯郸机场等为轴线,在太行山长城文化旅游区建立“一级中心城市(北京)—二级中心城市(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旅游小城镇”三级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随着增长极外溢功能沿轴线向外辐射,并且在中心地的旅游集散、旅游服务等功能的支撑作用下促进太行山长城文化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长城文化旅游带发展策略

(一)深化文旅融合,推动长城文化旅游带新业态发展

依托长城文化旅游带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生态资源等,推动“长城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滑雪体育+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

第一,发展长城文化旅游新业态。深入挖掘长城及沿线民俗文化,促进长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开展非遗活化利用,组织举办传统庙会、民俗风情表演等传统节庆活动,打造以长城文化遗产旅游为特征的新业态。

第二,发展山地休闲生态旅游新业态。长城大都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有着众多的山地农业及良好的生态资源,例如,唐山迁西板栗、张家口怀来葡萄、邯郸涉县核桃、承德兴隆山楂、石家庄辛集皇冠梨等都被列入河北省农产品优势区名单,通过对这些山地农业资源的培育,与周边生态资源的整合,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旅游新业态,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第三,发展冰雪体育文化旅游新业态。长城沿线的张家口地区不仅滑雪资源丰富,且是2022 年冬奥会举办场地,同时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冰雪+文化”“冰雪+体育”等项目,打造具有长城文化内涵的冰雪产品以及供大众参与的冰雪运动项目,促进冰雪体育运动的推广。

(二)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建设长城文化旅游智慧带

在数字经济背景之下,通过科技赋能长城文化旅游,主要从线上打造文旅产品、发展智慧旅游景区以及建立大数据平台三个方面来建设长城文化旅游智慧带。

第一,通过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打造在线游览的“云旅游”模式,实现一部手机游长城,使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线进行长城文化游。例如,在线上可以云游大境门景区、山海关景区以及长城博物馆展览等。

第二,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景区之间的联动、综合管理以及安全防备方面要实现智能化,同时景区要实现信息智能化服务,包括建立景区官方门户网站、建立移动端应用,实现游览攻略、客流量发布、周边景点推送、一键救援等功能。

第三,建立旅游大数据平台,用于旅游市场细分、旅游营销诊断及景区动态监测等方面,实现对游客属性、消费偏好等数据的挖掘分析,为长城文化旅游带内旅游景区管理、服务、营销等提供决策支撑。

(三)增进区域合作,加强河北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在长城文化旅游带内建立“三级运作,充分协调”的区域合作机制。三级运作由长城文化旅游带内三大片区之间的合作、片区内部的中心城市的合作以及各中心城市内部县区之间的合作组成。长城文化旅游带内燕山长城文化旅游片区、张家口长城文化旅游片区以及太行山长城文化旅游三大片区之间需要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统一发展目标,制定营销策略,在政策上形成衔接和配套,指引长城文化旅游带发展方向;片区内部中心城市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统筹考虑片区内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等,衔接好上下级的工作运行;各中心城市内县区之间需要做好基础设施、环境形象统一等方面的协同工作,共同推进河北长城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

同时,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和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通过创作旅游宣传视频和举办一些长城主题活动,如“长城脚下话非遗”“自驾游长城”等,多元、立体展示传播河北省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增强河北段长城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旅游区长城景区
朱俊
“摘牌”
登长城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兔”与“免”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