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扇面书法创作的现状与展望
——以历届扇面展获奖作品为例

2022-01-23 03:01胡俊峰
书法赏评 2021年2期
关键词:古文字书体书法展

胡俊峰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扇面书法,作为书法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同中堂、对联、手卷、册页等构成书法作品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扇面书法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关于扇面书法的故事也非常多,如《晋书·王羲之传》中记载:“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1]宋、元、明、清是扇面用于书画的兴盛时期。近代文人为了附庸风雅,在生活中借助扇面这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书法、绘画更为常有之事。扇面书法发展到现代,是书法创作的一种常用形式,这种形式雅俗共赏,而且完全能运用于生活。

一、当下扇面书法创作的现状

随着当代书法、绘画的繁荣发展,扇面形式的书法绘画展览理应所得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展览形式。近年来各大博物馆举办古代书画扇面展览层见叠出。以最权威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扇面展来看,已经成功主办四届扇面书法展,每一届扇面展书法展获奖作品,都可以代表当时扇面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准。无论从书体的选择,还是章法形式的处理都能反映出当下对扇面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所以对历届扇面书法获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下面先梳理历届扇面书法展的举办情况:第一届扇面书法展于1997 年6 月在吉林举办;第二届扇面书法展览于2005 年10 月29 日在大连举办;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2010 年10 月21 日在武汉开幕;第四届扇面书法展于2013年8 月27 日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历届扇面展获奖情况:第一届获奖作品30 件,第二届获奖作品27 件,第三届获奖作品30 件,第四届获奖作品31 件,总共118 件。本文就以此四届扇面书法展中获奖作品为研究资料,着重从书体比重现状与展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笔者经过四届扇面展览作品集中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得出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五种书体的比例图(图一),通过下图很容易看出,隶书类作品在每一届获奖作品中出现的作品最少,四届总共8 件,占总件数的百分之七;其次为篆书,占总件数的百分之九;再者是楷书,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十四;依次是草书占总件数的百分之二十三;最多书体的是行书,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四十七,差不多占到所有书体的一半。正书类作品相比行草书类作品获奖件数少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想不外乎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扇面形式不适合正书类书体书写;第二,评委偏好行草。下面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篆书作品中,各届展览中一共仅见10 件表现得非常薄弱。第一、四届各两件,第二、三届各3 件。取法金文类篆书作品占到一半,因为金文类可以变化字形来求得字形的趣味,容易博得评委好感,书写内容字数都较少,书写集字对联内容为主,章法形式大都分为两列。小篆类3 件,点画和结构都非常一般,因为小篆作品写对称和工整是需要一定的功力。另有甲骨文和简书风格各1 件。隶书作品中,各届展览中一共仅见8 件,是最少的一种书体。基本取法汉碑,仅有一件取法金农。隶书的取法不要只放在汉代碑刻上,这几年秦汉简帛书法的整理与研究有颇多成就,而且出版了很多高清字帖;还有清代各家得隶书很简风格;以上两方面都是可以值得取法。楷书作品中,各届展览中共17 件,均为小楷作品。这归根于扇面本身面积较小,配上小楷且非常雅致,历代扇面与小楷结合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中楷、大楷相对不好在小小的扇面上表现。第一届扇面展获奖作品中有6 件小楷作品,随后呈逐渐递减之势,魏碑等大字作品更是少见。草书作品在历届扇面展览中一共27 件,大草占三分之一其他它都为小草,章草只有两件。行书作品最多,一共56 件,这与行书的可读性强、雅俗共赏进而更受书家和评委青睐有着极大关系。

图一 历届扇面展书体比例图

二、当下扇面书法创作的展望

根据上文对当下扇面书法创作的现状的研究,为了当下扇面书法创作各类书体在扇面作品中如何更好地突破和发展,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展望。

首先,扇面作品中大字作品的缺失。目前书坛出现一种奇怪现象,作者在投稿时宁可写上万字的小楷作品投稿,也不愿意写大字作品来投稿,这表明扇面这种特殊形式受传统扇面审美的约束,传统扇面基本以雅致为审美趣味在当下扇面创作中也得到延续。再者,今天的投稿者大都写小字,也有利用“苦肉计”来博得评委的同情,导致大字作品少见。评委应该用艺术性的高低来审视作品,而不是用作品中字数的多少来衡量作品的质量。中大楷和魏碑也可以写入扇面,历代的经典作品也多见,如赵之谦《楷书团扇》[2](图二)就是一件典范的大字作品;大字草书也可以用于扇面创作之中,如北宋赵佶的团扇《草书七言诗纨扇》[3](图三)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传世学习范本。

图二 赵之谦《楷书团扇》

图三 赵佶《草书七言诗纨扇》

其次,扩宽取法现状。古文字知识的缺失,使得篆书取法单一,除了取法大篆和小篆之外,应该把篆书取法放在一个历代篆书史的环境中进行。譬如,殷商甲骨、两周金文、秦汉篆书、明清各家篆书及近现代名家都可以取法和借鉴。另外,当下是篆书学习的最佳时期,再也没有理由说没有篆书资料可取法,各种高清古文字图录和研究成果不断的出版。譬如,《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等近年来均相继整理出版,都给篆书学习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而且出版物的印刷水平也是史无前例,古人的用笔细到毫发都能表现出来。可是,当下书家对这些新出土资料的关注和取法还远远不够。再譬如,甲骨书法、清代篆书作品等都是篆书书法学习的资料。要把扇面书法创作取法放在整个大书法史中去,一切经典的篆书资料都值得取法,这样就会避免取法的单一,又能丰富当下扇面书法创作的形式[4],更能产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还有,近现代书法家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经典扇面作品,如丁辅之甲骨扇面、罗振玉的金文扇面、王福庵的小篆扇面等都是可以作为取法对象。

再次,书家要加强古文字知识方面的修养。自从十一届全国展举办以来,开始严查作品中的错别字。书法作品中确实不能出现错别字,错别字涉及作者的文字学修养,所以加强古文字修养十分必要。全国自上而下都意识到了古文字学的重要性。最近,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各大具备条件的高校发布招收“强基计划”(古文字方向)本科生[5],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全民古文字水平将会得到全面提高,书家更要努力让古文字成为一种修养,到那时候扇面展览一定会在书体运用上更加丰富,我想错别字就更不会出现在扇面书法作品之中了。

总之,扇面是书法创作中重要的一种形式,我们在书法创作中一定要多加重视。只有把以上这些当下扇面书法创作存在的现象突破,扇面书法创作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注释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2093.

[2](清)赵之谦.赵之谦楷书团扇[J].中国书法.2009,(11):封2.

[3]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博物馆藏书法释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10.

[4]胡俊峰.当代扇面书法的形式与发展[J].中国书法.2020,(7):160.

[5]黄德宽.“强基计划”助力古文字学专业人才培养[J].科研课题成果通报.2020,1:1.

猜你喜欢
古文字书体书法展
张素凤教授《古文字与语文教育》出版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向彬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观书法展有记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论情性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