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子能机构全球首个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在京成立

2022-01-24 00:57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原子能国际原子能机构废物

图为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后排左五)出席签约仪式

原子的发现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极大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核能发展也伴随着安全风险和挑战。人类要更好地利用核能、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应对好各种核安全挑战,维护好核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核安全事业进入安全高效发展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强调发展和安全并重,倡导打造全球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为新时期中国核安全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推进核能开发利用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持久核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2021 年10 月12 日,中 国 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共同见证了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核地研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指定核地研院为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11 月9 日,国家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创新中心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揭牌仪式在核地研院举行。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出席揭牌仪式并为两个中心揭牌。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王群大使代表核地研院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授牌

中心既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汇聚国内顶尖技术力量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领域进行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的创新基地,也是面向世界,与各国开展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合作,为安全处置高放废物领域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扩大我国在核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推进核能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

目前,核地研院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就协作中心第一个四年期工作计划达成一致。中心正式成立后,双方将以中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为重要平台,共同开展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相关技术研究。双方还将通过组织召开国际会议、举办研讨班和培训班等形式,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其他成员国提供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相关知识培训和专家支持。

全球首个针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协作中心

国际原子能机构协作中心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推动核技术发展,开展与成员国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相关业务部门授权符合条件的成员国机构/组织,协助完成选定项目的工作机制。2004 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科学和应用司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协作中心计划试点项目。试点结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批准了协作中心计划并将其推广实行。

2019 年9 月10 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指定中国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保技术协作中心,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中国设立的首个协作中心。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 个协作中心,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是获批成立的第4 个协作中心,也是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

图为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左七)一行调研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

技术合作20 年成就促中心成立萌芽

自1999 年以来,核地研院作为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的牵头单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2009 年,核地研院被授为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性废物技术联合中心的挂牌单位,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放射性废物处置领域的深入交流和合作。此后,该中心顺利实施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项目7 项,通过专家科学访问、技术人员培训、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国际放射性废物处置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促进了与其他国家大学、科研机构的双边合作。这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支持,对推动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研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19 年9 月,核地研院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3 届大会期间承办了“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合作20 周年边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兼技术合作司司长杨大助先生、副总干事兼核能司司长米哈伊尔·丘达科夫先生分别致开幕词。他们充分肯定了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领域20 年的技术合作成就和成功经验。此次边会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合作成就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称赞为“技术合作的典范”。此次边会的顺利召开,为成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方支持促协作中心立项

2019 年11 月,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能司谢利先生(Christophe Xerri)访问核地研院并赴甘肃北山考察地下实验室场址,全面了解了核地研院在高放废物处置领域的科研实力及国际合作等情况。期间,核地研院表达了申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协作中心的意愿,双方重点探讨了建立机构协作中心的事宜。谢利先生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支持在中国建立协作中心,希望利用中方自身优势,参与协作中心的计划。

随后,根据协作中心的设立程序,核地研院认真研究,组织精干力量,编写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建议书》,并于2019年12 月17 日提交至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燃料循环与废物技术处研提意见。

2020 年1 月,中国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森公参访问核地研院,与核地研院、东华理工大学就建立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开展深入交流。他介绍了机构协作中心基本情况、申请程序等,并表示机构支持中方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参与协作中心计划。核地研院、东华理工大学分别介绍了各自在高放废物处置领域的科研情况、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等,并明确表达了希望获得国家原子能机构支持、建立机构协作中心的意愿,这为协作中心的正式申报提供了重要的渠道支撑。随后,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居家办公,核地研院负责人员通过邮件、视频等方式与相关官员进行对接,及时沟通、推进工作进展。

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大力支持和中核集团的积极推动下,2020年10 月,协作中心的官方程序正式启动,中核集团向国家原子能机构上报了申请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处置协作中心的请示。经国家原子能机构批准,核地研院在2021 年2 月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关于申请考虑在核地研院设立国际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的正式信件。

中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三维透视图

期间,核地研院利用多种形式,克服新冠疫情影响,与协作中心机构负责官员进行了建议书、工作计划、汇报材料的多轮线上讨论和充分准备,协作中心设立申请顺利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并于8 月24 日以正式函件致电常驻维也纳代表团。

协作中心终获批意义重大

该协作中心是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合作新的里程碑,将为该领域技术研发提供中国智慧,为安全处置高放废物提供中国方案,对扩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核安全和核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高放废物处置协作中心,推动我国与机构成员国之间更多关于知识、经验的交流分享,宣传我国先进放射性废物处置技术方法,扩大并强化我国在机构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通过协作中心平台下的交流,有助于我国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并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培养一支国际化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加强我国在高放废物处置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科研水平。

通过成立协作中心,参与机构及其成员国在高放废物处置领域的交流或研发项目,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提升我国乃至世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能力。安全处置放射性强、毒性大、半衰期长的核废物,保证军工核设施及核能事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协作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推动建设核工业强国,为国际核能安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原子能国际原子能机构废物
杜鲁门的胜利:1945年华盛顿会议与联合国管制原子能的缘起
废物
原子能及其和平利用
废物处置劳务收入确认探究
废物巧利用
试析毛泽东研制原子弹、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思想
日本外交官当选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
谁造就了北大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