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用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2022-01-24 13:35吴向东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展览馆党史初心

文_吴向东

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展览馆建设,亲自批准总体方案,2018年4月专门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展览馆建设要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相吻合,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和其中蕴含的伟大奋斗精神,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顽强奋斗的伟大历程;强调建筑风格要庄重肃穆,具有殿堂般的仪式感,要与时俱进,别具一格,与目前的展馆相比让人眼睛一亮;强调要着眼于教育年轻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听取了工程建设和展览情况工作汇报,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主题主线,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条红线,展示中国共产党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强调要把党史展览馆建设成为一个神圣殿堂,成为共产党员受教育受洗礼的精神家园,成为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教育基地,成为党史研究和宣传的权威阵地。

今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宣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工作方案》。会议强调,要通过有代表性、说服力的展览元素,讲清楚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党的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今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做好党史展览馆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宣部紧紧围绕建馆筹展这个重大政治任务,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党史展览馆建设,用心用情用功办好百年党史展览,真正将党史展览馆建设打造成宣示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固本工程,打造成展现庄严气象、激励奋斗奋进的时代工程,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的总体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向广大干部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党史展览馆成为党的历史上又一座标志性建筑,成为首都北京又一处红色地标,成为党的历史的重要见证、革命精神的永恒承载。

一、主题展览精彩呈现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展览要办成史诗般、全景式的展览,要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精神展示出来的重要指示,在主题展览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党史展览馆会同党史专家、布展人员和展陈设计公司,深入研究设计展览内容和展示方式,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用好16800平方米展览面积和展示空间,通过3500延米展线、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文物实物,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地展现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

一是紧扣主题主线。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百年党史展览的“纲”和“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在内容设计、展览布置、场景营造、文物运用中,全面反映党的初心与坚守、牺牲与奉献、情怀与担当。二是贯彻中央精神。展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好用好党史的重要论述精神,把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作为重要遵循,展示党史的主流和本质。三是确保科学权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科学反映和评价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会议,稳妥把握和处理党史上的敏感问题,做到导向正确、史实明确、评价准确。按照历史脉络将整个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充分展示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体现五史融合。展览党的味道足、党的元素浓,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充分体现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在做好党史主题展览的同时,积极配合有关方面,筹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和“播思想火种、铸文化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版专题展”,与党史展览基本陈列相得益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展示内容。

二、文物实物厚重丰富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展览馆要展示有价值、有分量的文物的重要指示,按照“一征二借三复制”的原则,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优先满足党史展览展示需要,有序推进征集入藏上展工作。重点征集“镇得住”的革命文物,从各省区市的200多家红色场馆和档案馆征调文物实物6000余件,展览展出文物实物45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0件,使展览陈列同党的百年历史、百年奋斗、百年成就相匹配,与国家级党史展览馆的地位功能相适应,全面展示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创新理论、牺牲奉献和自身建设。

一是全面展示矢志奋斗的初心使命。从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使用的话筒、穿戴的衣帽和庆典活动的珍贵视频,到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纲手稿,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40余份重要批示和信件……展览重点展示的正是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救国、兴国、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二是全面展示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展览展示的井冈山时期红军分给农民李尚发的食盐陶罐,成为我们党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见证。长征路上3名女红军的“半条被子”、老农民在土墙上书写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淮海战役中人民的“支前小车”、焦裕禄种下的“焦桐”、毛泽东《送瘟神》手稿、九八抗洪相关实物、抗疫斗争中的党员请战书……众多展板和实物生动地证明,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三是全面展示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展厅中,有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有“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等重要文件,集中展示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29本《共产党宣言》早期版本,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等发表的文章,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原件等,反映我们党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热情。展厅里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的最早版本,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珍贵手稿,有《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等著作的各种版本,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过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展览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照片、使用过的物品,各语种版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方面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论述的文字版,集中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中国、引领时代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引导人们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加深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四是全面展示牺牲奉献的伟大精神。面对李大钊就义时的绞刑架,面对方志敏充满爱国赤诚的《可爱的中国》手稿,面对赵一曼在牺牲前写给儿子的遗书,面对毛泽东生前一直珍藏在身边的毛岸英烈士的遗物,面对雷锋生前使用过的物品等,人们看到的是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五是全面展示党自我革命的宝贵品质。展厅中,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1926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反腐文件《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等,反映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手稿、毛泽东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展板,重点展示我们党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新时代部分,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缴纳伙食费的票据和在招待所用餐时的点菜单、八项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或修订的党内法规等,深刻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展示手段亮点纷呈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展陈风格要简洁朴实、庄重典雅、大气耐看,用新技术创造新体验,确保展览效果的重要指示,做到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使展陈既简洁朴实、庄重大方、大气耐看,同时立足新时代,运用新技术,创造新体验。

一是把时间与空间结合,处理好时空关系,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让人们穿越时空、沉浸其中。通过二维码、触摸屏、观影室等,让观众能够检索、查询和观看相关资料,有效扩大展示空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讯。二是把呈现与再现结合,充分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照片图片、文物实物、音视频资料等,同时对党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通过场景复原、油画雕塑等形式进行情景再现,让观众唤起集体记忆,引发情感共鸣。三是把赋形与赋能结合,多用文物和实物说话,用好党史上珍贵的文献、文物、批示、手稿、电报等,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揭示蕴含其中的精神,让观众睹物明史、睹物生情、睹物思人。四是把技术与艺术结合,充分运用触摸、可视、互动、体验、沉浸等技术,大量展出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丰富展览的观赏性和参与性,提高艺术水准和品位。五是把体验与体悟结合,展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研究设计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项目,充分运用展馆两个夹层空间,分别制作《长征》和《飞越中国》两个大型互动体验项目,通过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在充分调动视听感官中引人深思,满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观展需求,吸引他们多到党史展览馆参观学习。

四、社会反响积极热烈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参观的重要指示,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会同有关方面制定观众参观组织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参观学习。截至2021年11月,党史展览馆共接待团组3000余个,社会各界观众60余万人次,持续形成参观热潮,充分发挥党史展览馆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一是精心组织各方面代表参观,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老同志代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先进典型代表、全国少数民族代表、在京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等各界人士参观。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广泛组织在京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高校师生、驻京部队官兵等参观学习。会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学员分期分批开展现场教学。二是充分满足社会公众参观需求,建立网上预约参观系统,在7月中旬正式面向社会公众预约参观,平均每天预约5000人。针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来电来函,及时进行安排,调整优化票务预约系统,让人们便于检索、便于登录、便于预约。面向“光荣在党50年”等老同志以及残疾人,进行现场预约,提供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满足参观需求。三是大力营造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设置专门的观众服务场所,为参观者提供存包、寻人、急救、轮椅、婴儿车、雨伞等便民服务。组织参观引导,以党史展览馆干部和讲解员、安保员为主体,广泛开展咨询引导和志愿服务。加强场馆安全检查巡查,妥善处置突发状况,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展示了党史展览馆的软实力。

党史展览在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观众参观后表示:“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从展览中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看到新中国成立,看到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我们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工作热情,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在展览结尾留言处,观众纷纷在留言簿上留言,充分表达对党的深厚感情和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壮志豪情,有的人写道:“大气的党史展览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党的精神从我做起!”“忆百年峥嵘,颂时代华章。共筑中国梦,启航新征程。”“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时不我待,不负韶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还有的小朋友用稚嫩的笔迹写道:“中国共产党万岁!”“传承先辈遗志,扛起使命责任,我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长大为国家作贡献”等话语,充分表达了爱党爱国的拳拳之情。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干部群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党史展览馆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好铭记历史、激励当下、昭示未来的作用,通过展览展示、宣传讲解和热情服务,引导广大观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革命传统,更好地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守初心,坚定信心,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展览馆党史初心
篆刻作品欣赏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展览馆工作中档案利用的意义探讨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