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技术与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有效性分析

2022-01-25 04: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3期
关键词:磁共振腰椎间盘腰椎

张 鹏

(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近年较常见,致病因素有椎间盘退化、工作损伤等,均会造成椎间盘损伤,在该机制下会增加髓核突出情况。髓核和神经根连接紧密,前者突出后,常会压迫刺激到神经根组织,增加腰椎损伤程度,有腰椎僵硬、疼痛等症状[1]。保守治疗仅能在短期内抑制疼痛感,但腰椎间盘位置仍有强烈不适感,还会复发。为强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临床常通过相关检查观察腰椎间盘具体情况,根据突出程度调整手术措施,能保证手术精准度,去除突出组织后,可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损伤,能缓解腰椎间盘位置的压力,减轻僵硬疼痛症状,利于加速腰椎间盘恢复。在临床检验中,磁共振、CT使用率均较高,均有高清晰度,前者能观察突出组织和其他腰椎间盘组织的差异,即使较小的突出组织也能准确检出,后者耗时短,能缩短腰椎间盘突出者的等待时间[2]。对此,研究以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旨在判断磁共振成像、CT的诊断价值。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80例,掷骰子分为MRI组与CT组,各90例。MRI组患者病程5~18个月,平均(11.80±1.74)个月;包括女性40例,男性50例;年龄44~70岁,平均(57.08±5.01)岁。CT组患者病程6~19个月,平均(12.33±1.86)个月;包括女性41例,男性49例;年龄45~71岁,平均(58.46±5.32)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病程超过三个月者;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均配合MRI、CT检查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腰椎间盘病变者;②资料缺失者;③既往有腰椎间盘手术史者。

1.2 方法

MRI组:行MRI检查,仪器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患者摘除金属饰品,准备完成后平卧,调整磁共振仪器参数,将矩阵保持在384×384 cm,后调整视野为32 cm×32 cm,根据检查需求,保持22~38的层数,厚度、间距均控制在5 mm,对各患者进行约5 min的检查,重点扫描腰椎间盘即可。

CT组:行CT检查,仪器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64,患者摘除金属饰品,准备完成后平卧,调整CT参数,层厚调整为1 mm,层距为3 mm,根据检测需求,保持256×512的矩阵,对患者腰椎间盘等位置进行扫描。

两组扫描完成后,由两名医师负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读片处理,意见一致后方可确诊。

1.3 观察指标

①以手术结果为参考,统计MRI、CT的阳性检出率;②统计患者病变类型检出情况,除常见的突出型、膨隆型外,还包括游离型和结节型;③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满意度,需参考检出准确性、检查便捷性、检查经济性等问题,在设计问卷后,让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自主填写,满分为100分,超出80分则对腰椎间盘检查非常满意,60~79分对腰椎间盘检查相对满意,不足60分为对腰椎间盘检查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行χ²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 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检出率比较

MRI组阳性检出率98.89%显著高于CT组的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阳性检出率比较[n(%)]

2.2 病变类型检出情况

MRI组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各类型的总符合率为94.44%,高于CT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病变类型检出情况[n(%)]

2.3 检查满意度比较

MRI组的检查满意度96.67%高于CT组的8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检查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如今人们在工作不当、腰椎使用不当等因素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断增多。该病症进展期间有髓核突出情况,伴随髓核体积的增大,会增加神经根压迫程度,造成严重疼痛感。腰椎间盘损伤后,会限制腰部活动,造成腰部活动障碍。该病出现后,还会造成腰椎形态改变。病变初期仅在腰椎位置有疼痛感,伴随病症的加重,疼痛发作时常会辐射到下肢,造成腿部、膝盖疼痛等情况[3]。针对轻微腰间盘病变,行保守治疗可缓解疼痛,能阻碍髓核突出情况,但病情严重时,需行手术治疗,解决髓核突出情况,方能减轻神经根压迫,保护神经根组织,对抑制腰椎间盘突出有积极作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需明确突出类型,掌握神经根粘连情况,方能保证手术顺利性。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有诸多检查方式,其中MRI、CT有高使用率,两者能保持高清晰度,获得腰椎间盘位置的清晰图像,便于对髓核突出情况做出准确诊断[4]。

本研究中,MRI组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阳性检出率为98.89%,显著高于CT组的91.11%(P<0.05)。MRI组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病变类型的总符合率为94.44%,显著高于CT组的84.44%(P<0.05),提示MRI有较显著的价值。针对其进行研究发现,CT虽有高清晰度,但在腰椎间盘检查过程中,脂肪、关节等均会对图像造成干扰,会降低腰椎间盘图像清晰度,质量欠佳,可能会存在腰椎间盘病变误诊的情况。MRI检查能在各磁场作用下形成图像,在对腰椎间盘位置进行扫描后,能观察到病变腰椎间盘和正常腰椎间盘的差异,在多序列成像基础上,可保证腰椎间盘病变检出准确性[5]。此外,MRI分辨率高,即使是腰椎间盘位置存在极小的髓核突出情况,也能准确检出,可预防漏诊事件,把握腰椎间盘突出病变的治疗时机。MRI检查期间,除观察到髓核情况外,还能观察到脊髓、马尾神经等压迫情况,可调整治疗措施,解除神经压迫,也能改变粘连情况,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预后有积极作用[6]。

本研究结果中,MRI组检查的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CT组的87.78%(P<0.05),提示MRI检查更能获得各腰椎间盘突出者的认可。分析发现,CT检测中存在射线,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存在其他病变,有体质极差的情况,常会增加CT检测不良事件,降低CT检测安全性。MRI检测依靠磁场实施,可缩短等待时间,不会对各腰椎间盘突出者产生放射损伤,检测安全性高。在较高分辨率下,即使有脂肪过多的情况,MRI也能通过磁场观察到腰椎间盘具体病变情况,可减少外界干扰,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检出率[7]。在多方面检查中,能在各个角度观察腰椎间盘情况,准确辨别突出类型,为腰椎间盘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磁共振能辨别病变类型,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检出率,在临床使用中比CT更容易推广。

猜你喜欢
磁共振腰椎间盘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