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针刺配合MOTOmed 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2022-01-25 04:19武志华黄艳王英马海霞高婧慧马学军张姗姗巩克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脑瘫痉挛针刺

武志华 黄艳 王英 马海霞 高婧慧 马学军 张姗姗 巩克波

(济南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山东 济南 250022)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致活动受限的症候群,是由于胎儿或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脑部非进行性损失所致的,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障碍、知觉障碍、交流障碍、智力障碍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的骨骼、肌肉问题[1]。国外研究[2]报道,尽管早产儿整体存活率有所改善,但近几年脑瘫患病率一直在2.7‰~3.2‰之间波动。痉挛型脑瘫患儿占脑瘫患儿总例数的60%~70%。近年来,康复训练越发受到重视,尽早对脑瘫患儿开展康复训练能够改善其运动功能[3]。脑瘫是造成儿童身体残疾的主要因素,从而加重了家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负担[4]。因此,通过改善痉挛性脑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来提高其生活质量亟不可待。近年来临床上改善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现代康复方法以MOTOmed 等运动训练为主[5],但针对传统康复技术如头部针刺和现代康复治疗方法相结合治疗脑瘫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采用头部针刺配合MOTOmed 训练的方法对116 例痉挛性脑瘫患者进行治疗,并探讨其对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济南市儿童医院选取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儿116 例,纳入116 例患儿,采用抽签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 例。试验组男患者33 例,女患者25 例,平均年龄(4.2±1.4)岁,病程最短3 个月,最长5 年。对照组男患者35 例,女患者23 例,平均年龄(4.0±1.6)岁,病程最短3 个月,最长6 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6]制定的诊断标准:(1)年龄大于1 岁;(2)痉挛型脑瘫;(3)伴有感觉、知觉、行为、交流障碍,但有站立、行走能力;(4)家属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关节萎缩或变形,或此期间接收抗痉挛药物治疗者;(2)一过性发育迟缓;(3)混合型脑瘫。脱落:依从性差(不配合者或不能参与全程治疗者),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商量后决定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2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MOTOmed 训练方式,即用德国RECK 公司生产的MOTOmed viva2 型智能训练系统,3 种训练模式(主动训练、被动训练和抗阻训练)供患者选择,1 位患者必须有1 位医护人员陪同训练,每次训练15 min,每天2 次。周末休息,连续进行10 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头针干预遵循《针灸临床试验干预报告标准》(STRICTA)指南[7],用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0.3 mm×40 mm)行针刺治疗。头部针刺多选取运动区、运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具体穴位:百会、四神聪、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通天、正营等。采用平刺法,即与头皮呈15°角进针。进针深度为1.5~2.0 cm,沿上部点和中间点上的运动区域头皮,头针进针20 min,留针过程中,捻转1 s,每20 min 捻转1 次,捻转2 次退针。头针每周行3 次,隔日1 次,持续治疗10 周。

1.4 疗效评估方法 用国际上通用的粗大运动功能表[8]88 项(GMFM-88)中的D 区部分(站立)以及E 区部分(走、跑、跳)评价患者的下肢功能情况,总分为111 分,采用等级评分方式,分数越高,代表下肢功能越好。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则采用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表(PADL)[9],该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目前评价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常用的量表,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自理能力强。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取双侧α=0.05 作为检验水准,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GMFM-88 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GMFM-88 评分(D、E 部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周后,2组患儿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分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2组内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GMFM-88 评分比较(,分)

表1 2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GMFM-88 评分比较(,分)

2.2 2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PADL 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PADL 评分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周后,2组患儿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强于对照组。治疗前后2组内分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PADL 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PADL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痉挛型脑瘫是脑性瘫痪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0]。患儿常伴有感觉、知觉、行为和交流障碍,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高危新生儿存活率的提高以及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增加,脑瘫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1]。有研究发现,痉挛型脑瘫患儿是由大脑皮质及锥体系受损造成肌肉痉挛所致,并伴有并发症,如在复杂任务的共同运动之间切换困难,并减少脊髓和脑干抑制[12]。目前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是脑瘫治疗的常用方式,但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高[13],常规治疗包括针对性康复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肉毒素注射、矫形器以及手术治疗,但疗效报道不一。而现代和传统康复技术手段相结合有较强的互补性,能很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即现代康复治疗通过进行合理有效的训练,可以改善患儿的下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水平;以中医针灸为代表的传统康复治疗可以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可缓解肢体的麻痹感。

头部针刺取穴以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脏腑经络特点,选取大脑皮层在体表的投影部位进行针刺,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可改善大脑皮层的血液供应、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组织修复、提高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脑组织神经细胞发育、修复与再生,还可提高神经中枢的支配或调节功能,促进各项正常反射加速形成[14]。

近年来,针对头部针刺与MOTOmed 训练相配合的运动模式治疗痉挛型脑瘫研究标准不一,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探究头部针刺配合MOTOmed 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通过重复的被动运动,完成对痉挛肌群的牵伸,扩大关节活动度,强化正常运动模式的输入,缓解患者偏瘫肌痉挛,改善下肢运动能力;同时该训练系统还可以通过视觉反馈系统刺激患侧肌肉,建立正确的神经通路和正常的大脑运动模式[15],缓解肌痉挛,改善下肢运动能力。有学者研究发现,MOTOmed 训练可加快患儿下肢和骨盆的血液回流速度,减少痉挛发生[16]。还有研究证实,MOTOmed 训练可有效改善脑瘫患者下肢痉挛,缓解肌肉的萎缩,促进下肢肌力的恢复,保持并改善下肢关节活动度,防止制动并发症的发生[17]。

近年来,以MOTOmed 训练为主再配合其他方法辅助治疗脑瘫的方式盛行。如有学者将MOTOmed 智能运动系统与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相结合,治疗效果比单纯使用某种方法更好[18]。本研究将现代康复医学与中医针灸学相结合,利用针灸学原理,促进病灶侧脑组织血管新生,改善血液微循环,抑制细胞坏死[19]。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GMFM、P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头部针刺配合MOTOmed 训练可有效改善患儿下肢功能障碍,减少痉挛发生。

综上所述,头部针刺配合MOTOmed 训练的治疗方式具有协同作用,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此治疗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下肢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脑瘫痉挛针刺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