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法结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2022-01-26 17:53鲁耘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健脾针刺

鲁耘曌 徐 丹

(1.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沈阳 110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沈阳 110032)

糖尿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2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血糖升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慢性组织器官的损害,从而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患者足部溃疡、感染及深部组织破坏,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而周围神经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上西医常应用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治疗糖尿病,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但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低血糖日益暴露[1]。这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糖尿病足在中医学属于“消渴”“脱疽”范畴,中医主要采取针刺联合药物进行治疗,本文从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临床证据等方面观察,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补肾健脾法结合针刺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全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100例糖尿病足患者,时间为2019 年5 月—2020年5 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男25例,女25例;年龄45.5~68.5 岁,平均年龄(56.4±2.8)岁;糖尿病病程为3~15 年,平均病程为(6.8±2.8)年。试验组50例患者,男24例,女26例;年龄46.5~71.5 岁,平均年龄(59.0±2.9)岁;糖尿病病程为3~12 年,平均病程为(6.5±2.8)年。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纳入符合糖尿病足诊断标准者,患者足部无苍白发绀,皮肤温度正常且无间歇性跛行史,无静息性疼痛,患者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所有患者均诊断为糖尿病足1~2 级(wagner 分级),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或肺部感染患者;意识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基础资料、病历资料不全患者;ABI 检查<0.4 者。

1.3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控制血糖以及基础疾病,对照组采取营养神经、止痛治疗,如果有局部破损,清创治疗。试验组采取补肾健脾法结合局部针刺进行治疗,针刺主要采取的方法为对病灶部位采取针刺,再配合辨证取穴,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采取常规消毒,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补肾健脾法主要采取的方剂组成为:补骨脂15 g,淫羊藿10 g,熟地黄10 g,山药15 g,黄芪15 g,白芍10 g,乳香5 g,没药5 g,全蝎5 g,天花粉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随证加减:若尿量多并且浑浊者加益智仁15 g,桑螵蛸15 g;身体困倦乏力党参15 g,黄精15 g。以上水煎服,200 mL,每次取100 mL,日2 次口服。

1.4 疗效标准生活质量采用SF-36 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情绪功能等,各项指标均以100 分表示。分数越高,生活质量就越高。临床疗效:显效:足部创面愈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足部深浅感觉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有效:足部创面缩小,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足部深浅感觉好转,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无效:足部创面扩大、合并软组织感染及骨质破坏,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 23.0,临床有疗效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х2检验,SF-36 量表评分为计量资料采取()表示,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生理机能评分以及生理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2组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临床疗效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47/50)高于对照组52%(2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临床上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皮肤温度下降等症状[2]。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生足部溃疡。之后溃疡逐步发展,到达足部的肌肉、肌腱和骨骼。有些严重者会导致截肢。该病在中医学中论述比较早,《圣济总录·消渴门》指出:“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塞,留于肌肉,变为痈疽”[3]。指出,消渴患者,疾病日久,累及脾肾,先天之精以及后天之精均不足,发生经络阻滞,气血俱虚,血行无力,不通则痛,发生皮肤色暗,肢体末端疼痛等,因此治疗上采取补肾健脾,通络止痛的原则[4]。补肾健脾法以补骨脂、淫羊藿补肾助阳为君药,山药、黄芪健脾滋阴为臣药,君臣为用起到滋补先天以及后天的作用,使气血生化有源,熟地黄、白芍、女贞子、墨旱莲养血滋阴起到佐药的作用,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全蝎止痛,若尿量多并且浑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固精缩尿;身体困倦乏力党参、黄精益气健脾。以上药物合用起到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使用局部针刺结合辨证取穴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溃疡部位采取局部针刺,可以有效加速坏疽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的通畅性,让局部血液再分配,有效地改善局部缺血地区的血液流动,改善坏疽部位的血液供应[5],再配合辨证取穴,肺俞、脾俞、肾俞均位于背部,调整脏腑经气,足三里、三阴交穴脾胃同调,太溪穴针刺激发肾中精气,以上穴位同用,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补肾健脾法结合针刺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健脾针刺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