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程式专家法的传统村落古树景观评价
——以云水谣古榕树为例

2022-01-27 10:47罗文杰林悦冰赵星宇林进添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树名云水古树

罗文杰,林悦冰,赵星宇,林进添

(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传统村落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凝聚,是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发展的本底[1]。传统村落往往伴随有古树名木的存在。众多古树饱经风霜、茁壮成长,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更加显得古朴优雅、姿态万千。传统村落古树不仅拥有涵养水源、净化水土等生态服务功能,还具有丰富人文景观的作用,被冠有“活的文物”这一美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传统村落的景观价值及游憩价值。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也渐渐发展起来,促进了古树潜在景观价值的显现[2]。然而,我国传统村落古树保护仍然存在着自然虫害、人为破坏、保护管理不当等多重问题。对古树名木的景观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对充分挖掘和发挥古树的价值贡献,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推动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国内外都对古树价值进行了系列研究,国外主要为单株树木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如:美国的E.P.Felt提出的CTLA(council of tree and landscape appraisers method)方法,英国的Helliwell提出的AVTW(ameniity valuation of trees and woodlands)方法,澳大利亚的Burnley Campus(Mcgary and Moore)提出Burnley方法,西班牙的Asociacion Espahola de Parquesy Jardines Publicos提出Norma Granada 方法,以及新西兰的Royal New Zealand Institute of Hotriaulture提出的STEM(standard tree evaluation Method)方法等[3]。以上所有方法均为研究城市森林生态的方法,且只有AVTW方法考虑到周围树木的影响,使得古树的生态价值受到忽视[4],地域适用性较差。加上相关指标于传统村落的古树而言难以进行计量与取证,计算过程又过于复杂繁琐。如果直接用于传统村落古树的景观价值评估是有失偏颇的。在我国,一般采用原木法和现行市价法。其中,原木法需要进行成材价值、单根原木价值、立木转换价值等多项计算,步骤纷繁复杂[5]。而现行市价法要求林权市场相对成熟,相似案例数量在3个以上从而降低误差,并要求在建立批量评估模型时选取的样本数据要有较强的代表性[6]。古树种类繁杂,各项价值评价标准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的主观想法,故而至今也未形成一套公认的评价体系。

1 传统村落古树景观价值的内涵

1.1 传统村落古树景观价值的构成

传统村落古树景观价值一般指树木自身的美学价值和由此在传统村落中所产生的旅游观赏价值。景观的优美程度是与其所在景区的所有风景要素均息息相关的。即风景价值要通过评价景区内所有与之有关的要素来确定[7]。此外,色调、地形、植物、附近的风光、水体、奇异性、人文景观等7个风景景观的评价因子曾被美国的国土管理局在风景景观的评价中提出。即:美学景观价值、文物景观价值、生态景观价值、经济景观价值、科研景观价值等5大价值[8]。

1.2 传统村落古树景观价值的影响因素

传统村落古树景观价值的影响因素实则为影响其构成的因素。即自身因素:外形、内涵、功能,其它因素:攀援植物情况、周围是否存在其它植物、以及传统村落相关情况。其中外形一般受树高、冠幅、胸径、特殊形态、枝杆叶生长状况、树龄、病虫害程度的影响,内涵主要指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功能则为对生态场所的价值与对传统村落的景观价值。其中,外形对传统村落古树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外形较好的古树通常拥有较高的景观价值。而内涵则相当于修饰品,相关历史典故的存在会使得古树的景观价值更高,但如若没有相关典故,对其也并不会造成特大影响。因为古树经历了漫漫历史长河后,本就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属性。但传统村落的相关情况和古树对传统村落的景观价值却是传统村落古树景观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即共存、合作、互利、互补、和谐、共进,使自然资源的效益实现最大化[9]。

1.3 传统村落古树景观价值评估特点

古树景观价值评估过程中,很多影响因素已被大众接受和认识并且易于量化,但仍存在部分指标难以完全量化与界定的现象。如:美学景观价值、文物景观价值、生态景观价值[7]。

1.3.1 美学景观价值的确定 美学景观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树高、冠幅、胸径、枝杆叶生长状况、树龄、病虫害程度等客观因素进行判断。但对于特殊形态的判定而言,最主要的是取决于评估主体的主观思想。正如学者宋军卫[10]所述:森林的美学价值是由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而主体间却因为接受的文化教育类型、程度以及生长环境间存在着一定差别,有着不同的知识积累和审美观念,最终便会使其对美的认知和感受会存在一定差距。

1.3.2 文物景观价值的确定 古树名木作为文物景观价值的评估至今鲜有耳闻,一般说来可以根据古树相关的历史、神话传说和典故进行评价。但在实践过程中,因尚未构成成熟的评估体系和标准范畴,在制定相应的指标属性时便会存在定位不准确的现象。此外,部分评估指标交叉覆盖、被遗漏或忽略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也时有发生。

1.3.3 生态景观价值的确定 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一种根据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评价的方法。其中树木的生态效能会受到最初地理位置和立地条件的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的生态功能和效力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树木的水土保持效能会随自身的成长而增强,但当到达顶峰后,便不再增高反会渐渐降低。而实际操作过程则是对某一特定时间点下状态的分析,故存在无法准确评判相关因素精确影响程度的情况。因此在判断其效能时,评估因素与方法的选择难度也大大提升[7]。

2 程式专家法在古树景观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2.1 程式专家法简介

香港大学Jim.C.Y教授把一个系统的野外评估方式用来进行古树名木的价值评估。将场所分数、环境分数、结构分数、尺度分数、树种分数作为基础,在将每个分数都分成3~9个指标的同时,赋予1~5的分值[11]。随后Jim.C.Y教授在相关研究中进一步提出程式专家法,将古树名木的评估和估价联系起来。在分类现有的古树评估相关方法的同时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虽然这些方法都把评估和估价从古树名木中区分开,照常理而言,这些方法的使用范围应更广阔;但实际上,所评估的对象有较强的限制条件和针对性。很多仅适用于城市的绿地,而不能用于单株古树名木的价值评估。其中,公式法虽然能够进行单株古树名木的价值评价,但涉及的很多要素却难以取得,甚至难以进行预估,并在要素设计时忽视了很多重要因素的影响。而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最终的评估结果与真实价值之间差异巨大,因而丧失了评估的意义[12]。后来又有许多专家对程式专家法进行修正,增加了更多指标,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反映出古树的景观价值。譬如,孙超等利用修正后的程式专家法对不同传统村落的古树景观价值进行探索性评价,他选择6个一级标准并将其细分为45个二级标准进行打分,以最终加总的分数作为古树的最终评分[13]。

2.2 程式专家法的指标体系

程式专家法一共列出了树种分数、树木分数、树木生长状况分数、尺度分数、场所分数、显著分数等6个一级指标以及其包括的22个二级指标的评分规定和计算方法。

2.2.1 树种分数(最大值10分) 树种分数通过古树的起源与其相关稀有情况来确定,由于古树的数量本就比较稀少,因此通过古树数量的多少来衡量稀有度的大小,而非采用古树的种类。其中把树种起源分为4类,分别给予1~5分的赋值;树种稀有度也按照由低到高的5个程度分别进行1~5分的赋值,详见表1。原始树种分数(RSS)=树种起源+树种稀有度;转换树种分数(TSS)=RSS×(100/10)=%(最大值=100)。

表1 树种的分级指标

2.2.2 树木分数(最大值25分) 树木分数通过主干情况、树皮状况、分枝状况、树冠饱满度、附生攀援植物情况并参照《中国树木志》[15]与《园林树木学》[16]来确定。其中主干、附生攀援植物的情况按照是否有空洞和扭曲、是否有附生攀援植物的情况来判定,并按照情况的严重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赋予1~5分分值;而树皮、分枝与树冠饱满度按一定比例划分为5个层次,并赋予1~5分分值,详见表2。原始树木分数(RTS)=主干情况+树皮情况+分枝情况+树冠饱满度+附生攀援植物情况;转换树木分数(TTS)=RTS×(100/25)=%(最大值=100)。

2.2.3 树木生长状况分数(最大值20分) 树木生长状况分数通过树干的相关长势状况、树枝的具体生长情况、树叶的多少与病虫害严重程度来判断。均分为5个层次,并赋予1~5分分值,其中二级指标病虫害则参考《观赏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17]进行评判,详见表3。原始生长状况分数(RCS)=树枝+树干+树叶+病虫害;转换树木分数TCS=RCS×(100/20)=%(最大值=100)。

2.2.4 尺度分数(最大值15分) 尺度分数由古树的具体胸径、冠幅、树高等情况确定。将胸径、冠幅、树高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赋予1~5分分值,详见表4。其中胸径用胸径尺,并选取多个角度进行围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即为最终胸径大小;冠幅采用正午骄阳下古树名木在地上的投影,选取多个角度、多次测量并求平均值作为冠幅大小;因为古树普遍较高,因此树高采用目测或用树高测量仪进行确定。原始尺度分数(RDS)=胸径+冠幅+树高;转换尺度分数(TDS)=RDS×(100/15)=%(最大值=100)。

表2 数木的分级指标

表3 树木生长状况分数的分级指标

表4 尺度分数的分级指标

2.2.5 场所分数(最大值15分) 场所分数通过判断古树对生态功能的价值、对场所的景观价值和其周围是否存在其它树木来确定。并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赋予1~5分分值,详见表5。其中,对生态功能的价值包括:降尘、改变局部气候、降低噪音、涵养水源等方面。原始场所分数(RLS)=对生态功能的价值+对场所的景观价值+周围是否有其它树木;转换场所分数(TLS)=RLS×(100/15)=%(最大值=100)。

表5 场所分数的分级指标

2.2.6 显著分数(最大值25分) 古树名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等显著特征,并在很大程度影响到最终的评估结果,而上述5个一级标准并未考虑到此点,因此设立显著分数将古树名木的特殊性进行量化。这个标准共涉及6个特点,即:①树种稀有度极高;②树木等级为三级古树以上,不包括三级古树;③异常的树木形态;④特别的生长环境;⑤有一定的历史背景;⑥特殊的植物学价值。其中,每个特点的分值为0分或5分。如果具有此特点则为5分,反之则为0分,在此项指标中,最多选择5个显著特点,即最大值为25,并且每个特点均不存在中间分值。即:原始显著分数(ROS)为古树的各项以上涉及显著指标的加总;转换显著分数(TOS)=ROS×100/25=%(最高值为100)。

2.2.7 景观评价总评分 首先,把以上所有二级指标进行求和,得出原始总评分的大小;再将二级指标分别加和的结果除以对应的分值,最后进行加总,计算出转换总评分分值。而偏重于尺度或显著性的总评分便是将相应的尺度或显著性分数乘以2后再加上其它的5个一级标准分数,最后再除以7便得到对应数值。即:原始总评分(RAS)=(RDS+RSS+RTS+RCS+RLS+ROS)×100/110=%;转换总评分(TAS)=(TDS+TSS+TTS+TCS+RLS+ROS)/6=%;偏重于尺度的总评分(WASD):(TDSx2+TSS+TTS+TCS+RLS+TOS)/7=%;偏重显著性的总评分(WASO):(TDS+TSS+TTS+TCS+RLS+TOS×2)/7=%。

3 案例分析——以云水谣古榕树为例

3.1 云水谣及其古榕树简介

云水谣位于梅林镇璞山村,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西北部,九龙江上游,东与奎洋镇相接,西与永定县毗邻,南与书洋镇接壤,北与龙岩市交界。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呈现出南北狭长形地带。故而夏季偏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水充足,年均降水量达到1800~1880 mm[17]。它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国家5A级景区。村中古道悠长,座座土楼环抱。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等。溪岸边13株百年老榕群聚,是福建省内迄今发现的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百年古榕树群。云水谣的小叶榕(FicusconcinnaMiq.)属于桑科榕属,是福建省的特色树种之一。其中一株老榕树的树冠覆盖面积为1933 m2,树丫枝长度已超过30 m,被称为“八闽第一榕”。盛夏时节,株株老榕树宛如绿色的遮阳伞。云水谣的游客数仅在2019年便超过了450万,虽然相比同等级的古村落还有待提升,但前景可观。

3.2 古树总体分布特征

据统计,此次于2020年11月22日调查的5株(表6)古树名木中,一级古树名木1株(Ⅳ),二级古树2株(Ⅲ、Ⅴ),三级古树2株(Ⅰ、Ⅱ)。实则走访时发现,云水谣共有13株古树,其中有9株三级古树,3株二级古树,仅有1株一级古树名木,其树龄已达到668 a。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如果一棵古树的树龄越大,等级越高,其数量会相对较小。因为随着时光流逝,各项环境因素也会随之不断发生改变,且树木的逐渐生长也会使其面临更多影响因素的干扰。

表6 2020年11月22日调查的云水谣古榕树单株年龄分布

经测量发现,所调查的5株(Ⅰ、Ⅱ、Ⅲ、Ⅳ、Ⅴ古树)古榕树中,测得的平均周长按立木代码升序排列依次为5.76、8.96、6.79、14.29、12.25 m,倒推得出其胸径分别约为:1.83、2.85、2.16、4.55、3.90 m。显然,胸径分布与年龄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树龄越大的古榕拥有更大的胸径;同理,树龄越低,其胸径也越小。

3.3 景观调查与评价结果

由表7可知,在调查的5株古榕中,原始总评分Ⅰ号古榕较高,Ⅳ号古榕最低。可能是前者古榕高大茁壮,枝叶浓密,基本不存在分枝断裂情况,对场所的景观价值的贡献极高,应对此古树多加保护,增加对其主干的关注度,维持它的高景观价值状态;后者古榕分枝断裂情况较为严重,树冠饱满度很低,因其拥有600多a的树龄,更应加强治理其枝干生长问题,使其能够旺盛生长。由表8可知,所有调查的古榕中,除树木分数与显著分数外,一级标准平均值均达到80分,其中尺度分数的平均值甚至达到100分,表明古榕具有较高景观价值。相关部门应重视其枝、干、叶等方面的生长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古榕的茁壮成长,让它们为传统村落提供更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表7 云水谣古榕树得分情况

表8 云水谣古榕树景观价值结果

4 结论与探讨

本研究对云水谣景区内的5株小叶榕古树运用程式专家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株云水谣景区的古树生长状况比较好,并且单株古树的景观价值也较高。但由于古榕在福建省的稀有度并不高,也不存在特殊的生境,其历史或人物的相关性也因为受到周围建筑的影响变得并不显著。据村民所述,相比古树而言,矗立在其周围的一座座土楼更吸引人眼球,虽然那株树龄高达668 a的古榕与当时的陈胜、吴广起义有着一定的历史关联,但残存于古树周围的断壁残垣更能凸显出当时的历史情景。故在所有的二级标准当中,显著分数的值最低,仅达到46.67分。实则村落的历史、环境等才是古榕景观价值的最大促进因素,正因为有了古榕,村落的历史性得到了更好的验证。同时,正因为有了古村落,才丰富了古树的景观价值。

景区内有1株古榕既是古树,也为名木。其胸径高达4.55 m,差不多要12个成年人才能围住,其树冠覆盖面积已超1933 m2。无论是美学价值,还是科研价值、观赏价值都是极高的。凭借着当地政府的保护,古榕多年来始终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盛夏时节,树下众人团坐,喝茶乘凉,非常壮观。然而,纵使其胸径、树冠等指标远超仅有200 a树龄的同质三级古树,但较高的树龄之下便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影响因素。即便在政府等多方保护之下,其仍有较多的枝桠断裂和枯损等情况,使最终的评估价值远低于低树龄古树。在电影《云水谣》的拍摄画面中出现的古榕,相比其它古树也会拥有更高的景观价值,因为凭借影视的影响,会拥有更大的吸引力。

运用修正后的程式专家法,从树种分数、树木分数、树木生长状况分数、尺度分数、场所分数、显著分数等6个一级标准对生长在云水谣这一传统村落里的5株古树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价。从评分上可以看出该景区的古树名木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并且利用程式专家法进行评价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每株古树的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该调查也为后期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古树名木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剪影,同时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它的价值可以打破时空和意识形态的局限而存在[19]。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如果被毁1株,则意味着一段历史就此泯灭。因此,保护古树,便如同守护一枚连接自然与社会发展的活化石。加强对古树的保护工作,是文化延续的重要体现,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应当始终坚持将保护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置于首位,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背景,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猜你喜欢
古树名云水古树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宽骚云水恋歌
《古树》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保护古树名木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油画《马六甲古树》
村子的古树挖走了
温暖的手
温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