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武侠动画的类型化进程刍议

2022-01-27 15:55马瑞
传播与版权 2022年2期
关键词:类型化

马瑞

[摘要] “類型”是影视作品在商业市场中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动画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别,同样具有类型化特征。国产武侠动画作为中国特有的动画类型,独特的魅力之处在于其价值观及叙事模式都演绎和传承了中国武侠文化,是兼具地域特征和文化辨识度的动画类型,具有代表性和先天优势。近年来,得益于网络动画的快速发展,国产武侠动画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成为国产动画完善分类标准、健全产业体系的突破口。本文从国产武侠动画的类型特征入手,从类型演变的“表层结构的掩饰性改变”和“深层结构的实质性改变”两方面试探国产武侠动画的类型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国产动画;武侠动画;类型化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在当下全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如何走出民族道路,是每一个动画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人之下》《刺客伍六七》等动画影片的成功,吹响了国漫复兴的热潮。而武侠文化作为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武侠情结,不仅带动了武侠电影的经久不衰,也启发了中国动画人的思路。国产武侠动画作为中国兼具地域特征和文化辨识度的动画类型,其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类型的演变。这也是中国武侠动画类型可以历久弥新、走向国际的最佳路径。

一、国产武侠动画

陈默在《刀光剑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指出:“武侠电影,即有武有侠的电影,亦即以中国的武术功夫及其独有的打斗形式,及体现中国独有的侠义精神的侠客形象,所构成的类型基础的电影。”他将武侠电影的疆域扩大,“不论是侠义、功夫、武术、武打、统统称为武侠电影(或武侠片)”。贾磊磊在《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纵横》中则指出:“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中国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在广义上,它包括了武打、功夫、侠义在内的一系列以武术技击为外部表演特征和以侠义精神为内在主旨的动作影片。”反观动画领域,对武侠动画,学界目前没有明确的界定。需要注意的是,动画艺术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使得其比电影艺术更加利于表现虚无、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故事和叙事空间。动画角色的设定也不限于人类,是动画制作人将武侠文化进行充分的后现代化解构,再以动画艺术的形态呈现在大众面前。基于此,笔者认为,国产武侠动画(本文中单指内地范围内的武侠动画)是一种以武侠文化为创作根基,以武术、功夫等打斗形式为外在主要表现特点,以积极向上的侠义精神为角色、故事内在的主要特质,自身携带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动画类型。

相较于日本、美国成熟的“类型动画”模式,国产动画存在类型简单、题材重复等问题,没有健全的分类体系,这严重束缚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国产动画长期自我限定于儿童题材,故事题材和制作风格大多偏向低幼化,不能完全适应以成年人为主要受众的电影消费需求[1]。电影类型并非由分析者界定或体系化,而是电影产业自身发展的结果,因为受欢迎的故事千变万化,而只要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并能为制片厂带来收益,就会被不断重复利用。这就使得商业效益成为武侠动画的重要考虑因素。当然,仅仅考虑商业效益的武侠动画,是不会被市场和观众所接受和买单的。严格的类型电影概念与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密切相关,它都是由观众熟悉的类型演员在熟悉的场景中表演能够被观众预期的故事模式。“它实际上是一个电影制作和接受的习惯系统,制作者和观众在已经规定好的世界中讲述和体验故事”[2]。“受众期待”决定着武侠动画的创作内容与主题,是国产武侠动画完成类型化的重要因素,国产武侠动画想要突出重围,必须走类型化的道路。

二、国产武侠动画的类型化特征

“类型”常被用来作为标签,同样的动画类型中会有许多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在类型演变的历史长河中被人们筛选出来,它们符合市场需求和观众的喜好,成为动画人创作和创新的尺度和范本。其中,“武打”和“侠义”就是国产武侠动画经久不灭的类型化特征。

(一)“武力输出”的奇观视觉体验

武打是侠义英雄体现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武侠类型作品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但是这一元素最初却使中国动画创作者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国产动画最初将受众定位于儿童,这让武侠这种充满暴力的题材很难融入动画创作之中,动画创作者们不得不舍弃武侠这个得天独厚的“宝地”。就算有动画创作者敢于尝试,也大多“弃武从文”,使得“武侠”被悬置起来,得不到充分的表现。2008年,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一经上映就火爆全球,中国的代表性文化符号“熊猫”和“武侠”在影片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才引起我国本土动画创作者们的危机感。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动画如何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既寻找到自己的特色所在,又可以把握住民族文化,不再“拱手让人”。

“武”是武侠动画的外在表现形式,这里的“武”包括:武术、功夫等技击动作。就类型片而言,武侠片是中国人的原创,它不仅弘扬了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侠文化”,更将中国的武术技艺透过影像形式艺术化、审美化地呈现,并借此在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3]。陈墨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提出,电影武打具有“虚实两重性”,分别为“实在形式”和“虚幻形式”。“实在形式”强调真打实斗,“虚幻形式”则多借助电脑技术,营造一种武打的视觉奇观,李小龙、成龙、刘家良等人的电影倾向于前者,而以徐克为代表导演的武侠电影则更接近后者[4]。二者之中,“虚幻形式”更加适合通过动画技术来表现,动画技术可以绘制出某些真人拍摄不出来的动作,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到动画领域后,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兔侠传奇》《秦时明月》等动画影片都采用了最先进的真人动作捕捉技术。其中,《兔侠传奇》中主角兔二炸糕的动作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动画创作者将太极动作与炸糕动作融合,兔二的动作行云流水,极具观赏性,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太极功夫秀。

(二)“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

国產武侠类影视作品最吸引和打动观众的,当属其中的侠义价值观及侠士形象。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写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体现了对侠士诚信、匡扶正义的充分肯定。国产武侠动画与武侠电影一脉相承,“侠义”自然成为国产武侠动画创作的焦点。但是武侠动画与武侠电影、武侠小说不同,武侠电影中的侠义精神即正直正派、锄强扶弱、侠肝义胆、为国为民,而武侠动画由于面向青少年,需要动画创作者剔除那些太过暴力和血腥的表现元素。因此,武侠动画中表现更多的是舍己为人、坚强勇敢、敢于与邪恶力量做斗争等积极向上的侠义精神。这种侠义精神价值观主要通过“侠义行为”来体现,影片当中的主角不仅是武功盖世的大侠,还是重仁义、讲情谊的英雄义士。例如,在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中,以虹猫、蓝兔为主的七剑传人为了维护森林的和平与安宁,肩负起拯救森林的重任,与邪恶势力魔教黑心虎斗争,一路上为了正义和朋友舍生取义,置生死于度外。

三、国产武侠动画的类型化演变

作为武侠动画的“近亲”,武侠电影的影响力远大于武侠动画,在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影响下,其类型化演变早已开始。类型会演变,会由于商业通俗媒介的需求而演化得十分急速。陈默曾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总结了武侠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侠义至上—武侠并列—武打占主导这样的三个阶段[5]。反观武侠动画,由于起步较晚,其发展过程就没有这么明确。中国动画“以儿童为主”的受众特殊性,注定了武侠动画不能像武侠电影一样“潇洒”地发展。以往杀戮、爱情、复仇等武侠电影的经典主题在武侠动画中几乎都要被淘汰。武侠动画一直在“试错”中艰难前进,亟须寻找一条合适的道路,其类型化转型迫在眉睫。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动画的崛起给武侠动画带来了一线生机,播出平台的更新、受众年龄的扩大、网络动画政策的扶持等一系列新的形势,均为武侠动画的发展耕辟了新的土壤,全新的形势不断推动武侠动画进行内容创新,快速地完成类型的演化。

托马斯·莎茨在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的研究中,曾将电影的类型演变分为“表层结构的掩饰性改变”和“深层结构的实质性改变”。这一理论刚好符合国产武侠动画类型化发展的过程。

(一)表层结构的掩饰性改变

“表层结构的掩饰性改变”指国产武侠动画在不改变叙事结构的情况下,将细节与现代社会进行统一,使影片的主题呈现与人们的现代意识相关。例如,很多作品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现代社会,但是其本质还是传统的武侠题材。最具代表性的“表层结构的掩饰性改变”就是时尚的陈词滥调或者口头言语活动中的方言。例如,在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中,兔二得知老馆主中毒后说:“中毒?会不会有辐射?”兔二在寻找牡丹的路上遇到了劫匪,劫匪说:“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今天我就让你知道什么叫作Professional。”一系列台词贴近现实生活,夹杂着中式幽默。传统古装武侠动画加上现代化台词,使影片充满趣味性和活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时,“表层结构的掩饰性改变”还表现为在不改变武侠题材的前提下,融入了当下流行的其他影视类型的特征,比如《一人之下》就融入了悬疑、搞笑、玄幻等丰富的类型特征。

(二)深层结构的实质性改变

“深层结构的实质性改变”指国产武侠动画与传统武侠题材动画相比在主题、叙事或人物方面均有所颠覆。在传统武侠动画中,二元对立是必备的基本矛盾冲突,有正邪双方的对立才会有戏剧冲突,正义的主角与邪恶的反派通过武打形式展开对决,正义的力量总会战胜邪恶的力量。这种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在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动画片中更加受用。比如在《虹猫蓝兔七侠传》中,七侠与黑心虎就是正邪对立的双方,经过不断地搏斗,最终以虹猫、蓝兔为首的七侠打败了邪恶势力,保护了森林的安宁。而《一人之下》就打破了这一传统叙事方式,故事以主人公张楚岚爷爷的去世为线索,张楚岚在揭开爷爷去世之谜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特殊的身份和一个奇异的武侠世界,故事主线不再坚持传统的二元对立,或者说不再主要表现二元对立,而是重新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角不断地发现和认识新的自己。

在类型化过程中,国产武侠动画的形象塑造打破了传统武侠片“高大全”式的侠客神话,创作了更多非传统英雄、反武侠的角色。例如,在《刺客伍六七》《一人之下》《风语咒》等影片中,主人公都具有普通人的人性弱点和不足,一改传统大侠的冷峻气质,具有更多的人情味。这种自带“草根”气质的“真实感”,使观众更愿意在主角身上映射自己的影子。如果仔细观察《一人之下》的人物设定,我们会发现,主人公张楚岚的身上亦有着与韦小宝和碇真嗣类似的人物设定,即平日里自诩“废柴”,遇见困难首先想利用旁门左道来走“捷径”,等等,而到了真正需要用心时,他又是一个心思缜密、做事小心的人。这与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形象相类似,而人物性格上的极大反差增加了人物的复杂度,使其贴近现实,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6]。跟随观众的审美,在熟悉的类型里不断地挖掘新的细节,这种引入现代生活的“武侠”故事,给武侠动画的类型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综上所述,武侠动画的“表层结构的掩饰性改变”和“深层结构的实质性改变”,都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动画类型的完善。在不改变武侠主题化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动画创作者对形式进行细微的调整,融入新的细节,不仅不会使类型发生改变,反而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完善使当下的武侠动画类型化演变呈现风格多元化、内容成人化、故事现代化等一系列特征,在保留经典类型化特征的同时,给其注入当代人的精神面貌,更好地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四、结语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电影类型同时是一个静态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2]。国产武侠动画的类型化道路一直都是“进行时”,并不存在“完成时”。国产武侠动画想要历久弥新,就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不断自我更新,进行类型化演变。其中,与有影响力的类型片的融合、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对现代生活观念的映射等手段,都可以不断地对国产武侠动画类型进行完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国产武侠动画正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虽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发展空间较大,想要突出重围,使武侠动画走向国际,其必须走类型化道路,将类型不断地细化,促使武侠动画类型成为一个更为完善的体系。

[参考文献]

[1]聂伟,王钰天慧.《风语咒》:技术赋能与新武侠动画创制[J].当代动画,2018(02):33-36.

[2]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修订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3]金丹元,马婷.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审美流变及其焦虑性诉求[J].艺术百家,2012(01):61-67,163.

[4]廖宋倩.系列动画《秦时明月》的武侠叙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5]陈默.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6]沈永亮,牛博鸶.解构与颠覆:谈武侠动画《一人之下》的后现代演绎[J].当代电视,2020(10):102-104.

猜你喜欢
类型化
受贿罪中非数额情节的分析
以法律知识类型化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学习与思考
浅析美国商业电影中的新闻形象
“小妞电影”在国内的类型化发展
不动产登记信息承载之权利
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停止侵害适用的限制
反传统动物角色的类型化书写与传统叙事的拼贴
试论小说改编影视剧的成功之道
浅论劳动者告知义务的类型化
对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