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境遇与提升路径探究

2022-02-02 20:24刘建涛刘乃刚
理论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思潮工作

刘建涛 刘乃刚

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引领思潮观念,凝聚党心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意识形态工作绝非党政部门一家之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各条战线协同作战、整体推进。其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环节。新时代,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明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研析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困境,建构提升的路径与机制。

一、价值定位: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明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承载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重要职责。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第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极端重要。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路径与目标都是与本国的社会性质、政治方向和发展目标相契合的。党的领导是我国高校的本质特征。我国高等教育办得好不好,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人才,关键在党的统领,因此,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也是高等教育的思想指引。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思想领导是关键环节。要树牢马克思主义大旗,强化高校在贯彻、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重要政治使命,为我国高等教育涂好底色,为我国青年学子奠定思想根基。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更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从根本上在高校筑牢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基石。因此,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第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于确保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极端重要。教育是特定国家或社会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往往与特定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存在必然一致性,也就是说,特定的教育要服务于特定国家或社会的发展需求。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家或社会的性质及其发展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我国的高校必须坚持“四为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显现我国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也才能确保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改变。这一重要政治任务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诸多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聚集地,往往会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风向标,稍有闪失,便会改变风向,酿成大祸。因此,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对于确保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第三,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极端重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首要职责与使命。那么,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便成为高校首要解决的问题。自古以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都是为国家的政治目的和社会发展而服务的。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高校的育人工作与国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这一维度讲,“立德树人”本身即蕴含着特定的政治要求和政治期望,也就是说提升青年学子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确保高校的育人目标和育人方向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发展相一致,并且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立德树人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就是要从根本上在高校筑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使命。

二、现实挑战: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境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网络越织越细密,高校意识形态战斗堡垒越建越牢固,总体趋势向上向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现实维度看,伴随着国内国际局势的深刻改变,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国外敌对势力对高校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多元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冲击愈来愈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风向标,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与困境。

第一,多元化网络思潮与舆论消解青年主流价值观认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网络空间越来越占据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跨越时空的网络信息与知识越发便捷与快速,便利了青少年的学习、生产与生活,与此同时,繁芜庞杂的网络思潮与舆论又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与理想信仰产生了极大影响。众所周知,网络空间具有信息庞杂多元、隐匿性强、风险性大等特点,往往会成为多元社会思潮与舆论滋生发酵的场域。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与互联网的黏合性强,往往成为互联网思潮与舆论的“关注”对象。网络空间携带多元社会思潮与舆论所生成的网络文化不断冲击、瓦解青年大学生固有的价值理念信仰根基,甚至诱发泛娱乐化庸俗化倾向,酿成信仰风险与信仰危机。“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在这个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5〕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滋生的一些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事件,如“洁洁良”事件等,也主要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反映出多元化网络思潮与舆论对青年主流价值观的消解与歪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淡化青年政治价值观认同。东西方思想文化领域中频繁的交流交锋是全球化时代的常态。但由于社会性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之间的不同,东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一直从未停止,并且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发激烈。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和少数青年教师往往会成为敌对势力的思想“围猎”、政治蛊惑、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近年来,国内曝光极少数青年所表露“崇洋媚外”“灭我国威”“唯西方马首是瞻”的政治歪曲心理,恰恰说明了思想文化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进行价值观念输出和意识形态渗透,对青年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信仰造成极大冲击与歪曲。因此,在新时代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渗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和挑战日益加大。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冲击青年文化认同与学术价值取向。高校是开展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场所,也是诸多社会思潮竞相发声的重要场域。多样杂陈、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等,以还原历史、解读真相、揭秘历史为幌子,歪曲历史、抹黑英雄、颠倒是非,诱发了高校部分青年师生思想蜕变,对青年师生的思想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冲击。近年来,在个别高校,课堂讲授无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歪曲党和国家历史,美化西方,传播“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僭越“纪律底线”,学术研究淡化意识形态,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无视“政治红线”。马克思主义在教学科研中失语、失踪等问题的出现所暴露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威胁充分说明历史虚无主义等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对青年师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消解。长此以往,必然会淡化青年对我国的文化的认同感,也会扭曲青年师生的学术价值取向,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巨大冲击。

三、路径建构:提升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

新时代,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需要直面现实挑战与困境,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找准着力点,有针对性地构建优化提升路径,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更加牢靠、更加稳固。

第一,净化网络空间,提升网络文化引导力,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网络空间是高校师生知识学习、思想交流、生活沟通的重要场域,也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要着眼于新媒体网络传播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规律,规范互联网这一“知识库”“信息库”和“思想库”,不断提升用网治网水平。要将网络空间打造成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让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成为提升高校师生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来源。要强化高校师生的网络舆论引导,创新主流价值观念的网络传播话语方式,善于运用师生易接受的新媒体网络载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要守住和扩大网络意识形态“红色地带”,争取和转化网络意识形态“灰色地带”,压缩和抑制网络意识形态“黑色地带”,确保网络空间成为主流价值观念传播的主阵地。要强化高校网络舆论监控,重点关注高校青年师生精神需求、思想动向和网络需求,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攻关能力和预防化解能力。要深入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引导青年师生辨析善恶、甄别是非、分清黑白,善于弘扬主流价值观,敢于抵制不良思潮,用正面宣传做好做强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师生灵魂,为高校师生健康发展构筑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健康的精神家园。

第二,注重思政教育,强化价值引领,以思政育人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关联,从本质特性上讲,二者具有一致性,都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蕴含着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与职责,是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传播的载体。要强化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等在思政育人工作中形成合力。在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传播时要遵循科学规律,讲求正确方法,尊重个体差异,采用动态化教育理念,实现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有效契合;要强化学理支撑,深挖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学理根基,讲清楚、说明白、弄通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与实践性,做到以理服人。要注重“四史”学习教育,特别是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因素,提炼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和实践力量,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做到以情感人。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功效,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增强广大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价值认同与行为认同。

第三,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保障,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安全治理体系。安全治理体系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四梁八柱”,关乎意识形态工作构架是否科学稳固。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要将意识形态工作安全治理体系构建摆在首要地位。一是要用完善的工作机制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安全治理体系。将党的领导摆在突出地位,充分发挥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与管理,以网格化、模块化管理机制筑牢阵地。要将政治素养、品德修养、工作能力作为选拔意识形态工作师资的衡量标准。要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运行与评价体系建设。转变“命令式”“灌输式”工作模式,探索意识形态“嵌入式”“日常化”工作机制。定期全面考察评估各项意识形态工作是否到位,各部门与人员是否各司其职,认真履职。二是要用健全制度保障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安全治理体系。要完善和健全意识形态各项制度,制定完善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意识形态工作与高校规章制度之间的有效融合,将责任落实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来规范意识形态工作程序与职责,用制度来引导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用制度来奖励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战线的优秀“战士”,用制度来惩戒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战线的失职者。

第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委的主体作用,全面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委和宣传思想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6〕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学校党委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为学校党委在新时代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理论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党委的“责任主体、领导主体、实施主体”等三个主体作用,从而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党委要勇于担责,发挥学校党委责任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7〕高校党委承担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在立德树人中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履行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

总之,高校党委应善于领导,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主体和实施主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8〕高校党委必须从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继承人的高度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并严格落实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全面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主体和实施主体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思潮工作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不工作,爽飞了?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选工作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