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与现实启示

2022-02-02 23:06何利娜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6期
关键词: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建设

何利娜

习近平在《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几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①“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的讲话中,早在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就指出,文化工作要“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②。两个关键词多次出现在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表明其作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方法论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100 年来,领导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出现了质与量的双重辉煌发展。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这一重要方法论武器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这一理论方法,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方法论基础: 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及其方法论意义

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作为一种方法论,古已有之。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中,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不断与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方法论,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是辩证联系在一起的,正本清源是守正创新的前提,守正创新是正本清源的实践发展,二者不能割裂来看。

(一) 理论探源: 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

正本清源指的是“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以求彻底解决问题”③。正本清源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在《汉书·刑法志》中,“正本清源”也作“清源正本”:“岂宜惟思所以清源正本之论,删定律令。”④在《晋书·武帝纪》中则作“正本清源”:“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⑤而在《旧唐书·高祖纪》中则作“正本澄源”:“欲使玉石区分,薰莸有辨,长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从沙汰。”⑥虽然这些词汇有所演化,但都指向同一个意思,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正本清源是守正创新的前提。守正创新,其首要内涵是守正。此处的“守正”,即澄清源头,探究正本,这与前文所谈的正本清源是一脉相承、辩证联系的。而守正创新的动力是创新,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学者党圣元认为,守正与创新是一对互文性的关系,“守是思想层面的坚守,创是知识层面的突破,正与新则关联着文学的思想性、人文性、道德性以及文艺学的知识透彻性”⑦。显然,守正创新并非静止不动,其中蕴含着发展变化的方法论。守正,意味着坚守原则性问题,这些原则性问题往往与价值取向结合在一起;创新,则意味着方法论问题,而方法的灵活性亦非天马行空,而是与客观现实联系在一起。“‘守正与创新’就是‘对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中那些具有奠基性和思想性含量的价值要素的继承和创新’,它包含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思想创造的辩证法及基本原则’。”⑧

我国文化建设的“本”和“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文化性质联系在一起。具体看来,“本”和“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领导力量。领导力量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性力量,决定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带领我国文化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其二是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指导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其三是价值导向。价值导向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建设人民需要的文化,并把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工作导向。其四是文化立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在立足当下现实、结合时代条件的同时,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向推进。

(二) 方法指向: 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

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作为一种方法论,内在地包含了自我扬弃的辩证法和唯物实践论、与时俱进的方法论内涵。

扬弃是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重要概念,指的是辩证的否定,既克服又保存,既抛弃又发扬,既联系又发展,具有双重性意义。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扬弃“表明它所包含的真正的双重意义,这种双重意义是我们在否定物里所经常看见的,即:扬弃是否定并且同时又是保存”⑩。在《逻辑学》 中,黑格尔对此作出进一步深入诠释:“扬弃在语言中,有双重意义,它既意谓保存、保持,又意谓停止、终结。”1⑪马克思发展了黑格尔的扬弃观念,提出“积极扬弃”和“消极扬弃”两种不同的扬弃观,深入分析事物演进的辩证发展规律。列宁对马克思的扬弃观思想内涵进行了扩展。他在《哲学笔记》一书中多次提到“扬弃”,并指出“扬弃”作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作为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否定。他认为“扬弃的结果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发展了。经过扬弃,前一个阶段的那些消极的东西、局限性被克服了、被抛弃了,而积极成果则被拯救出来,这就为发展提供了可能”⑫。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列宁对扬弃观内涵的探讨中可以看到:扬弃并非简单的否定,它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在一起,既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和发展的统一。

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内在地蕴含了扬弃观的辩证法和方法论。正本清源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本”给“正”下来,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扬弃的否定的辩证法,即否定、克服、抛弃存在的问题,保存、发扬决定事物本质的根本性的东西。守正创新承续正本清源而来,坚守、遵循根本性的本质之后,寻求创新和发展。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客观地体现出扬弃的辩证法,并把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发扬光大。具体而言,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具有多方面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是联系性。正本清源否定、解决的是某些特定的、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东西和内容,保存其不受外在条件所影响的本质性的、存在“共相”的东西,尤其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起来的积极的成果,它与过去存在着不可割断的内在的联系。它对旧事物的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抛弃旧事物的消极因素,保留旧事物的积极因素,保证了事物发展的联系性和延续性。其次是发展性。之所以把守正创新和正本清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表明守正创新是不可或缺的。正本清源之后,必然需要创新发展,守正创新就是正本清源之后的发展。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具有发展性的理论内涵,真正实现了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相互统一,通过自身否定,推动自我运动与自我发展,形成一系列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是对扬弃物有着内在联系的发展。最后是实践性。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体现出唯物实践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是实践的发展过程,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正本清源才能扬弃旧事物、实现内在超越;只有在具体实践中,守正创新才能够不断创新发展,提升每一个发展环节,推动运动过程不断向前发展。

(三) 现实实践: 新时代文化建设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

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作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方法论,意味着在具体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扬弃的辩证法,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实践的观点来分析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把古今中外的文化范畴看成一个整体,对文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与具体的中国现实实际相结合,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当突出以下特征:

一是增强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觉性。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当代社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⑬,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增强唯物史观的自觉性。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⑭当前社会经济基础、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化建设的发展理应随着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是,文化建设的方法不管怎么变,其“本”是不会变的。文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创新方式、方法,进而推动文化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创新发展文化建设,尤其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能动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挥精神力量。

二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要求。中国话语“包含发掘本土价值、彰显中国身份、统一思想认识的现实诉求,并且具有区分的功能。经由区分他者、异质、陈腐、非主流的思想文化因素后,才能建构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⑮。构建中国话语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作为构建中国话语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本清源之后,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如何更好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创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故事的话语叙事方式,充分发挥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重释中国经典精神和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立场的身份意识,增进国际上对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的了解,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三是加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⑯文化建设的方法论探讨最终要从抽象回到具体,从理论回到实践。“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文化的守正创新。在具体实践中,文化创新不能无本创新,而是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的建设、发展、输出等方式,根本在于守正,重点在于创新,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具体而言,文化守正创新要与现实实际相结合,回应现实需求,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文化守正创新的重要努力方向。此外,文化创新要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要用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实践,关注“中国经验”的一般性价值和世界性意义,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交流互鉴,推动新时代文化守正创新发展。

二、 以史明智: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探索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是其铸就文化辉煌不断正本清源、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不断变化的中国具体实际,对文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正本清源,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文化建设方式方法,方法论基础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1921—1949): 从旧民主主义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转变

从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发展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传统进行了深刻的扬弃,深入探索适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文化建设方针。以“五四”为节点,中国社会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在国际、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组织成立后,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革命形势,党领导文化建设仍有不少问题尚需在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中去解决。首先是科学指导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的政党,从一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怎么样科学结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具体革命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重要探索之一。其次,历经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如何明晰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联系与不同?最后,具体到文艺工作问题上,在当时以革命战争为主要矛盾的具体实际中,文艺应当何为?党的文化建设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正本清源中逐渐发展起来。

首先,在科学理论指导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不断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一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⑱,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普及到人民大众,进行“文化运动”⑲,宣传党的理论主张,教育群众、联系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同时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干部,为党锻造骨干人才。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⑳。

其次,在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新民主主义对旧民主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扬弃。一方面,新民主主义继承了旧民主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认可“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㉑,继承和发展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抛弃了旧民主主义的资产阶级文化,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大众的文化;抛弃旧民主主义把人民作为启蒙的对象,直接把劳动人民作为新民主主义的主体。另一方面,界定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⑫,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㉓,“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㉔。

最后,具体到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上,主张“文艺从属于政治”㉕,为政治服务。强调文艺要发挥文化战线的作用,发展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蓄革命力量;同时“加强党报党刊、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等舆论阵地建设”㉖,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胜利后,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迫切问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毛泽东指出,“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这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社会制度和人的相互关系的一场大变动”㉗。具体到文化问题上,主要体现为“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来宣传和教育全国人民”㉘,解决当时的文化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不相适应的问题,更大程度地发挥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作用。众所周知,文化的创造与创新,与知识分子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文化改造就涉及到了对知识分子的改造,“过去为旧社会服务的几百万知识分子,现在转到为新社会服务,这里就存在着他们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和我们如何帮助他们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㉙。如何改造知识分子成为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突出特点。由于缺乏经验参考和对当时的具体情况估计不足,加上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党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最终演化成了文化领域的错误批判,并采取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导致发动群众和政治斗争来解决文艺问题”㉚,结果是对文化发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雄厚底气。在领导文化建设、指导知识分子改造过程中,党对当时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正本清源和深入探索。其一,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指导思想地位进一步加强。在思想宣传和推进文化建设中,党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主义的思想,在全国树立起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主张共产党的道理“就是要推动,要统一思想,要有共同语言”㉛。认为知识分子需要“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㉜。其二,明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文艺发展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㉝在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时,毛泽东多次提到这一方针,并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㉞,“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㉟。在分析知识分子写作和批评问题时,毛泽东曾指出“可以你写你的,各有各的真实”㊱。可以说,“双百方针”给予艺术上的形式风格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极大的自由空间,对后来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提出,“艺术和科学的实践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㊲。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通过行政命令等手段来解决文化艺术本身的发展问题,这一规律认知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三) 改革开放以来 (1978—2012): 从社会主义文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变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后,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道路在新中国确立起来。1978 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并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变化是中国历经了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突出特点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文化建设范式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指出“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要素,“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㊴。在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文化建设要处理的是文化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发展“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文化”㊵。

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对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当时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相结合,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提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方案。首先,在文化领域进行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重新定位文化的社会功用,表明“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扫清障碍,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逐渐恢复和发扬了长期形成的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发展的正确方针政策,承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更新“二为”方针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知识和人才放在首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全方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次,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区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内容之一。此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进取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建设需要突出增强凝聚力、引领社会思潮、教育群众等功能。此时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推进文化建设,筑牢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 (2012—至今):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2012 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社会形势有所不同,“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㊷。国际形势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是对国际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增加,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的重要斗争,新冷战思维逐渐抬头,不同国家思想文化之间交流交融交锋增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国内社会环境中,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文化发展上也出现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另一方面,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深入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双刃剑”效应日益突出,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活跃,在新形势下如何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新时代,党对文化建设必然持续深入发展,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文化建设应关注到几个重点,一是积极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㊸文化思想宣传工作要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实际出现的数字化、网络信息化等新变化新特征,做好网络舆论工作,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二是以制度形式推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㊹,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引领文化建设朝正确方向前进。三是充分解决文化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注城乡文化发展统筹,把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提上日程,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四是构建自成体系的文化自信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㊺,赓续中华文明血脉,突出文化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要素,并鲜明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宏观目标。㊻

三、 经验指向: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现实启迪

百年奋进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文化建设问题上不断深入探索,立足基本国情,适时调整相应的文化政策,在事关本质、方向等重大问题上正本清源,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发展。新时代新形势下进行文化建设,要继续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武器,向建成文化强国目标迈进。

(一) 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正, 创新引领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㊼,新时代开展文化建设工作、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根本特征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㊽党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引领者,在领导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对时空方位进行准确研判,根据具体社会实际回答和解决文化发展问题,把文化建设与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㊾新时代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我国文化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新时代党创新引领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突出方面。一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文化建设方针政策,使文化建设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运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规律”㊿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二是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一方面,推动文化领域结构性改革,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区分开来,构建更适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原则。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使文化能够按照自身发展客观规律进行发展。“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三是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开门问策,问计于民,指导文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早在1942 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就曾积极听取有关专家关于文艺发展问题的看法。习近平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在2014 年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文艺工作发展。编制十四五规划之前,习近平再次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作出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规划。四是把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用中长期规划方式规划文化的发展。“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党把文化建设的短期发展目标与长期规划结合起来,着眼文化的长远发展。

(二) 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正, 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中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特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始终结合在一起,其立场、观点、方法对研究和解决我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起了重要指导作用,推动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新的伟大胜利。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落实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执政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时代语境下社会主义实践更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具备更深厚的土壤。基于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之日起,就不断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实践相互结合与发展,并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具有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特别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我国社会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体系,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作用,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体到文化建设工作上,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关于为什么人的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最广大人民利益服务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坚持实践的观点,探索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恩格斯认为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最高观点,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才能创作出具有美学深度、能够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刻作品。毛泽东指出实践来源于生活。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此外,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进行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但也要充分发挥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充分发挥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三) 守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导向之正, 创新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始终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工作的价值导向,把尊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结合起来。首先,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是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其次,文化发展要为了人民。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奠定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把人民需求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理应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最后,文化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文化发展的成果要使全体人民受益,真正改善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时代创新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理念创新。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坚持文化建设中人民主体性的价值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文化建设要站稳为人民的立场,书写人民生活实践,满足人民精神所需。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从理念高度上充分认识文化对于形塑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其二,方法、手段的创新。要深入群众,扎根人民,深入调查研究。“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向人民学习,创造出更具典型性和现实性的作品形象,不断提高文化作品的原创性和可读性,把创新精神始终贯穿在文化创作的全过程。其三,文化基层工作创新。文化基层工作创新首先体现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项目是充分保障人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之一。此外,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和秩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建设,也是使广大人民更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工作。

(四) 守中华文化立场之正,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既坚守根本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新时代文化建设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之正,首先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文化建设工作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历史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坚守革命文化之正。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凝聚了爱国主义、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等精神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反映,“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最后,要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文化前进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通过推动“两创”工作进一步深化。一方面,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相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去粗取精,“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使其爆发出更具活力的生命力,更好地为我国发展所用。另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扩大文化视野,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加强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把中华文化发展放到整个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积极汲取世界其他文明养分,丰富中华文明的艺术生命。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要注意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融入中华文化元素,能为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服务。通过持续性补充、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不断增强其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变局语境中继往开来、创新发展。

四、 结论与讨论

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是世界瞩目的。考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出,在文化建设的方法问题上,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再次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作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论武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上仍具有重要指引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需要,守正创新地对国家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作出回应。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更好地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新时代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要坚持方法论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注释:

②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求是》2019 年第8 期。

③刘同华:《正本清源 守正创新》,《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 年9 月25 日。

④班固:《汉书》第4 册,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1112 页。

⑤房玄龄:《晋书》第1 册,中华书局1974 年版,第55 页。

⑥刘昫等: 《旧唐书》 第1 册,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17 页。

⑦胡淼森:《新世纪文艺学守正创新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10 年第2 期。

⑧徐军义: 《新时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守正与创新”》,《甘肃社会科学》2020 年第4 期。

⑩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75 页。

⑪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 年版,第98 页。

⑫李火林:《黑格尔扬弃观探析》, 《浙江社会科学》2018 年第2 期。

⑬陈先达: 《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与当代价值》,《高校理论战线》2002 年第5 期。

⑭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 页。

⑮李永东:《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建构》,《山东社会科学》2019 年第1 期。

⑯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00—301 页。

⑰⑲ 《毛泽东选集》 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284、39 页。

⑱㉖㉘㉚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年版,第28、233、438、531、715 页。

⑳ 《邓小平文选》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88 页。

㉑⑫㉓㉔ 《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0、698、706、705 页。

㉗㉙㉛㉜㉝㉞㉟㊱㊲ 《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67—268、224、250、225、229、278、279、250、229 页。

㊳㊵㊶本书课题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37、14、127 页。

㊷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 年11 月4 日。

㊹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 年11 月6 日。

猜你喜欢
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区块链视角下的“正本清源,传承有序”——艺术金融发展中的鉴证备案与区块链技术
正本清源保护秦岭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