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

2022-02-03 05:33赵艳平卢吉灿
北方药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腺样体扁桃体躁动

赵艳平,贾 燕,卢吉灿,熊 璐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000)

苏醒期躁动是全麻手术后常见且高发的一种并发症,具体是指患儿行为与意识分离。而在多因素的联合推动下,苏醒期躁动主要以小儿患儿为主要发生对象。分析原因,小儿手术患儿与成人相比,病情变化快、麻醉不确定因素多,而药物使用等因素都会对小儿产生直接影响[1]。对接受全麻气管插管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选取适宜镇痛药物方案至关重要,是稳定患儿体征、预防和控制苏醒期躁动的根本[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进行研究,时段限制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将30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的患儿分为组1(8例):男、女分别有4例、4例,年龄3~11(6.23±2.12)岁;体重均值(21.23±2.23)kg;基础心率均值(110.33±13.23)次/min;动脉压均值(68.56±7.56)mmHg;手术时间均值(43.23±18.12)min。组2(10例):男、女分别有5例、5例,年龄3~10(6.14±2.01)岁;体重均值(21.41±2.52)kg;基础心率均值(108.48±11.45)次/min;动脉压均值(68.48±7.63)mmHg;手术时间均值(44.52±18.55)min。组3(12例):男、女分别有7、5例,年龄4~11(6.42±2.33)岁;体重均值(21.74±2.57)kg;基础心率均值(108.59±15.12)次/min;动脉压均值(67.85±5.48)mmHg;手术时间均值(45.26±18.48)min。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三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1)符合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指征;(2)临床资料完整;(3)血压较稳定;(4)家属对此研究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1)存在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禁忌;(2)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功能衰竭;(3)临床资料不全者;(4)心源性休克。

1.2 方法

麻醉方法:术前叮嘱其禁食6h和禁水2h,麻醉诱导: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0.01mg/kg,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05μg/kg,顺阿曲库铵0.15~0.2mg/kg,七氟醚吸入(7%),氧浓度、氧流量50%、3 L/min,直至MAC达2.3后气管插管。诱导后插管前予地塞米松0.1mg/kg注射预防支气管痉挛。麻醉维持用七氟醚(3%),氧浓度、氧流量50%和1 L/min。组1患儿经静脉泵入10mL生理盐水,组2患儿0.1μg/kg右美托咪定,组3患儿0.2μg/kg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定药液均在手术结束前30min输注完毕。心率<60次/分或慢于基础心率30%者可予阿托品对症处理。心率手术结束时七氟醚停止吸入,氧浓度、氧流量为100%和4L/min,患儿苏醒后导管拔出。

1.3 观察指标

麻醉过程中三组患儿血压、心率均值、Cor水平(术后)、疼痛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低,分数越高则反之。)变化。

术后躁动发生率及具体程度[3]:时段从T0(拔管前)、T5(拔管后5 min)和T10(拔管后10 min)进行对比,5级躁动评分法,平静睡眠记录“1分”,清醒且平静记录“2分”,易怒伴哭喊记录“3分”,哭喊无法控制记录“4分”,迷惑、谵妄记录“5分”。

不良反应[4]:不良反应主要对比恶心呕吐、出血、躁动、低氧血症。

拔管时间和术后术口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躁动发生率及具体程度

组1患儿在T5、T10时躁动评分明显较组2和组3患儿高,P<0.05。而用了右美托咪定的患儿,躁动发生率降低,但右美托咪定>0.2mg/kg的患儿,苏醒容易延迟(如术后1h清醒);P>0.05。见表1。

表1 术后躁动发生率及具体程度

2.2 麻醉过程中三组患儿血压、心率均值

组2、组3患儿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2、组3患儿与组1比较,心率降低较为明显,P<0.05。组2、组3患儿收缩压与组1比较,降低幅度较大,P<0.05。组2和组1收缩压相比,有所升高,P<0.05。见表2。

表2 麻醉过程中三组患儿血压、心率均值情况

2.3 不良反应

组1患者8例中恶心呕吐2例、出血1例、躁动1例、低氧血症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50%;组2患者10例中恶心呕吐1例、出血1例、躁动1例、低氧血症0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0%;组3患者12例中恶心呕吐1例、出血1例、躁动0例、低氧血症0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数据可见,三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 拔管时间和术后术口出血情况

组1患者8例中术后术口出血(3.56±1.20)mL、拔管时间(19.56±2.23)min;组2患者10例中术后术口出血(3.05±1.02)mL、拔管时间(20.23±1.23)min;组3患者12例中术后术口出血(2.26±0.56)mL、拔管时间(30.48±2.58)min。

2.4 COr与VAS变化

组1明显Cor与疼痛评分高于组2,组3患儿Cor与疼痛评分均低于组1、组2患儿,三组间比较均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所示。

表3 麻醉后COr与VAS评分变化对比

3 讨论

研究证实,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患儿疼痛刺激强于其他手术,且极易增加呼吸道梗阻、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5]。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止血非常重要,因此术后半个小时拔除气管导管适宜。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小儿术后躁动发生率,舒适拔管,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目前临床预防儿童术后躁动,多借助阿片类药物,但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极易导致患儿发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使用小剂量阿片类药物,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很低。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作用显著,并不会引起呼吸抑制,所以成为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预防苏醒期躁动的最佳药物。

右美托咪定是临床上常见麻醉用药,是有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2-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较高,是可乐定高的8倍左右,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插管麻醉及呼吸机治疗者,右美托咪定能够具有较强的镇定作用,在较高剂量下(>1000μg/kg)缓慢静脉输注或快速静脉注射给药时对α1、α2受体均有抑制效果,动物缓慢静脉输注(10~300μg/kg)时能够对α2-肾上腺素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在经过皮下注射或肌注后快速吸收并达到麻醉镇痛作用,具有半衰期长、并发症少等优势。预防苏醒期躁动使用右美托咪定的价值: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对术后的镇静效果要求较高,是减少出血、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呼吸道梗阻的根本。临床研究指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肺泡的最低有效浓度,进而避免术后麻醉药物的蓄积,改善患儿苏醒状态的同时减少术后躁动发生风险。此研究结果示:组1患儿在T5、T10时躁动评分明显较组2和组3患儿高,P<0.05。表明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发生,但并没有直接说明苏醒期躁动和右美托咪定剂量之间的相关性,表示在0.1~0.2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预防苏醒期躁动作用基本等同。

此外,本次研究中还发现,组1明显Cor与疼痛评分明显更高于组2,组3患儿Cor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组1、组2患儿,P<0.05,提示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血Cor水平,并能够降低患儿的疼痛评分。这主要是由于右美托咪定在低剂量下仍能够保持有效的麻醉作用,而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又能够避免大量用麻醉药物对患儿身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使得患儿的血Cor水平更加稳定,且又能够达到预期的稳定效果,麻醉安全性更高。右美托咪定对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抑制儿茶酚胺释放、下降血压从而提升患儿手术耐受,避免麻醉期间患儿血流动力学出现剧烈波动。

目前临床并没有明确要求全麻气管插管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中右美托咪定的具体剂量,诸多研究所得结论也具有差异,就5岁儿童右美托咪定清除率来说,有研究报到是0.8 L/kg·h,也有研究报到是0.57 L/kg·h,所以后期仍然需要大量资料来进行论述,因此在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来确定右美托咪定适合剂量,避免用量过大后影响到患儿正常身体指标。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是一种临床常用麻醉药,镇痛、镇静功效显著,对手术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麻醉,可确保其心脑血管功能的稳定性,并且不会对呼吸造成抑制。

猜你喜欢
腺样体扁桃体躁动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道路躁动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