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四川综合交通规划有关问题的建议

2022-02-05 20:27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决策咨询 2022年1期
关键词:十四五轨道交通机场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十四五”是我国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的起步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党中央实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四川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为四川交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十四五”时期,四川需要着眼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基本建成交通强省的目标,突出解决交通发展中的紧迫性、关键性问题,为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交通对国省重大发展战略的支撑保障

一是进一步强化交通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保障,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实施,提升四川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二是进一步强化交通对四川“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四大城市群建设和五大经济区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的支撑保障,尤其是对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支撑保障,加快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优化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布局

(一)完善航空机场布局

以航空运输作为突破四川内陆省区发展困境的根本路径,决战航空运输。一是抢抓天府国际机场建成运营的有利时机,依托成都“一市两场”,制定专项规划,加快建成世界级航空枢纽。二是在成都地区积极谋划具有公务飞行、快递物流等功能的新型机场,形成对大型民用航空机场的合理补充。三是依托城市群加强机场群规划布局,促进机场间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一体化协作,实现机场群与城市群联动发展。完善以成都大型枢纽机场为核心、辐射周边中小型机场和通用机场的成都平原机场群布局,积极推动川南、川东北机场群建设。四是适度超前谋划全省机场体系建设,优化机场功能布局,推进干支有效衔接。五是加快落实通用航空机场布局规划。

(二)全面提升轨道交通发展水平

确立高速铁路在四川省未来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决战对外主通道、加快城际和市域网络建设,形成轨道交通发展新格局。一是强化高速铁路出川主通道建设,全面融入全国高铁网,形成连通全国主要城市的高铁通道。建成成达万、成自宜、渝西高铁和成兰铁路,开工建设成西攀高铁。二是以重要城市为节点积极推进区域性高速铁路建设,扩大高速铁路网覆盖范围,以成都为中心实现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川南及川东北两大城市群2小时通达。建成成渝中线高铁、川南城际铁路、成都都市圈环线城际铁路,开工建设绵遂内城际铁路。三是进一步打通面向全球、连通全国的进出川铁路货运战略通道,推动四川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力争全线开工建设川藏铁路四川段、西宁至成都铁路,开工建设成都至格尔木铁路。四是加快发展山地轨道交通,编制完成四川山地轨道交通规划,建成都江堰—四姑娘山山地轨道线。积极谋划发展高速磁悬浮铁路。五是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骨架、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为支撑的省域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三)优化提升公路路网

一是完善提高高速公路进出川通道网络,畅通“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全线开工建设川藏高速公路四川段,建成久马高速公路,提高北向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二是完善区域性高速公路路网,加快推进成都放射型高速路扩容,推动五大经济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互联互通,加快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高速公路“4小时交通圈”。三是提升全省重要干线公路通行效率和能力。四是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加快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

(四)促进内河水运提档升级

发挥内河航运在四川省未来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特殊作用,建设美丽畅通航道,打造绿色枢纽港口。一是强化航道畅通建设。实现嘉陵江全线通航,全面开工建设岷江航道所有项目,贯通金沙江、涪江、渠江中下游航道。二是强化港城互动、产城互动,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三是推进泸州、宜宾港与全省其他港口联动。四是加强通港公路、铁路集疏运通道建设。

三、加强综合交通融合发展

(一)打通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关键节点

突出综合运输体系的理念,统筹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水运多种运输方式的空间布局、线网走向、枢纽配置、建设标准、建设时序,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物理和逻辑连接,使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等硬件设施和管理软件在物理和逻辑上相互连接、紧密配合、一体发展,实现运输过程的连续性、无缝性和全程性,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网优化、深度融合。

(二)打通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的关键节点

加强区域交通网、城市交通网“两网衔接”,一体化管理。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编制实施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规划。二是积极推进高速铁路干线、区域性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衔接,探索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网络衔接的有效方式。三是强化铁路、公路、航空旅客运输与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出租车无缝对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设置,加强一体化客运服务中的线路、能力、运营时间、票制、旅客查验的衔接,实现旅客运输“零换乘”。

(三)打通重大交通枢纽与交通路网衔接的关键节点

强化铁路、航空重大交通枢纽与区域交通网、城市交通网的有效衔接,以重大交通枢纽为核心编制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构建完善的客货集疏运体系。

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一)优化运输结构

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调整优化运输结构。更好发挥铁路在进出川大宗物资运输、长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公路在四川省中短程运输中的主体作用,增强航空运输货运能力,突出内河水运的优势和特色,推动四川省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

(二)积极发展先进运输方式

大力发展和推广先进运输方式,提升客货运输效率。一是持续推进多式联运,立足四川省实际大力发展空铁联运、公铁联运、铁水联运和公水联运,推动形成适水大宗货物以水运为主的多式联运格局。二是积极发展甩挂运输,率先在公路运输中普及甩挂运输。三是推广普及集装箱运输,开展全程冷链运输试点,积极发展高铁货运、电商快递班列,加强普通货运车辆厢式化更新。四是加快推动旅客联程运输发展,积极探索铁路公路航空旅客联程“一票制”及货物联运“一单制”。

(三)完善客货站场建设

一是高水平科学规划建设高铁站点。二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功能综合、服务完善的高速公路超级服务区建设,形成全省高速公路超级服务区体系。三是建设一批大型货物转运站和集装箱中转站,提高货物分拣、换装的便捷性。

(四)完善优化个性化客货服务

大力发展精品线路班线、定制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短途驳载等个性化客运服务,鼓励开行连接机场、高铁站点等快速客运班线。鼓励开行省际货运专线、城际货运班车、农村货运班车。

(五)推进物流运输高效化

一是加强全省物流战略布局,优化物流资源配置。顺应国省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结合四川省产业发展布局和物流业发展实际,加快实施“强化一核、发展五极、构筑多点”物流发展战略布局,即强化成都物流主枢纽的核心地位,发展沿江、川北、川东北、攀西、川中五大物流增长极,构筑多个市县级区域重要物流节点。二是强力推进物流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提升物流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强空间载体建设,推动物流集聚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完善物流园区配套设施,提升物流园区综合功能,强化物流园区分工协作,依托国家级航空、铁路枢纽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和基地建设。

五、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一)加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升级。加快成都绕城高速、成绵高速扩容项目智慧化试点和数字化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川九路智慧普通公路试点,在嘉陵江、岷江开展智慧航道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成一批智慧高速公路、智慧普通公路、智慧航道的样板路、示范航道。推动成都都市圈、川南城市群轨道交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轨道上的智慧都市圈(城市群)。二是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探索建立车联网和车路协同试验、测试、认证标准,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并逐步扩大试点示范范围。三是推进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检测维护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四是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公路养护决策、路网运行监测、应急调度指挥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路网建管养智能化水平。

(二)提升交通生产组织智能化水平

一是推广应用智能运载装备和自动装卸机具,新建或改造智能交通核心技术检测平台及试验场所。二是推动智能化客运枢纽建设,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加快部署智能安检、智能物流、机场自动化调度等智能服务设施,探索实现机场“一脸通”。三是以成都铁路港、泸州、宜宾为重点,加快推动港口基础设施数字化,开展智能化港口和智慧物流基地建设示范。四是推进智能化企业管理,提升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

(三)大力推进交通运输服务智能化

一是提高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推动交通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建设形式多样的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加快移动支付方式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二是提高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质量和运营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物流,加强信息资源行业共享,提升物流组织效率。

(四)提升交通运输决策监管智能化水平

建设基于大数据的跨行业、跨区域协同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行政执法和应急指挥体系。一是提高综合交通运输决策支持能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监测评估系统,实现对各种运输方式总体规划、建设进展、运行状况、发展质量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二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管理、隐患治理、风险管控等能力,对普通国道部分特大桥、特长隧道以及“三州”重要路段桥隧实施智能化监测。三是加快推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管理。

六、提早科学谋划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一)尽快编制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

把握现代交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尽早全面谋划四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适时推进有条件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力争在城市轨道交通这一新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强省。

(二)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方式

充分认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单轨列车、磁悬浮列车、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技术经济特征,结合大中城市的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不同轨道交通制式,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三)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轨道交通的融合

积极推进成都市域快铁、外环城际铁路建设,建成成都都市圈高速铁路、市域快铁、地铁“三铁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提早谋划省内次级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和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融合。

猜你喜欢
十四五轨道交通机场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用于机场驱鸟的扑翼无人机
航Sir带你逛机场——东京国际机场
新机场与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