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知识产权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强州

2022-02-05 20:27甘孜州决策咨询委员会
决策咨询 2022年1期
关键词:甘孜标志知识产权

◆甘孜州决策咨询委员会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打造涉藏地区生态经济强州的基础之策。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日益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力实施专利强州、地标兴州、商标富州,把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业、绿色矿产业、中藏药业、非遗文化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对推动甘孜州率先建成涉藏地区绿色低碳强州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施专利技术强州工程,推进工业绿色升级

一是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全国涉藏地区唯一一个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甘孜分站作用,运用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地标、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普及,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解说、分析、数据加工、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投融资等服务。围绕打造“四基地、两中心、一平台”,构建“6+1”绿色现代工业体系,依托四川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布局,大力支持四川民族学院设立知识产权二级学院,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加快培养涉藏地区产业发展急需的知识产权人才。积极争取四川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在甘孜设立子平台。二是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利用中欧班列,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蓉欧”甘孜班列基地,使甘孜产品能够便捷、高效地“走出去”。推动甘眉、成甘飞地园区、州内工业集中区建立由园区负责人为站长的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站,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和运行制度,实行知识产权片区维权服务“一把手”责任制。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交流,建立甘孜州人民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四川审协中心合作机制,运用知识产权导航评议,以“两江一河”水电开发为重点,提升水电、风电、光伏、地热资源开发水平,打造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川西新能源基地。三是开展培育高价值专利行动。鼓励水电、风电、光伏、地热资源开发等企业开展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运用,提高创新能力。运用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延长绿色矿产业价值链产业链,促进优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现代绿色锂产业发展,强化甲基卡锂辉矿开发中知识产权挖掘和布局;加快发展食品饮料业,做强特色产业精深加工,打造川藏高原食品饮料加工中心。积极鼓励中藏医药产业龙头企业与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联合研发,开展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引领康巴地区特色中藏医药生产加工基地高质量发展。四是加速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在甘孜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围绕光热、光电、风能、地热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及时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加快先进成熟技术推广应用。分别在光热、光电、风能、地热、锂辉矿等领域建设一批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积极培育建设一批绿色技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创新基地平台。

二、实施地理标志兴州工程,做优农业绿色品牌

地理标志产业已成为全国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战略之一。目前,甘孜地理标志数量居全省市州第一,达60余件,但还存在地理标志公众认知度不高、地理标志产业规模化程度较弱、群集较低、产业聚集效应不够强等问题。一是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定。①挖掘资源。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资源普查,摸清家底,深入调查了解符合地理标志保护要求的产品资源状况、地域分布情况、产地环境状况、品质特性、市场占有情况等,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数据库。②分清主次。在摸清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市场影响力、用标企业数量、带农增收规模等因素,确定优先重点发展的地标产业。③政策扶持。突出优先发展的地标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鼓励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规模化、高品质化发展。④拓展品牌。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拓展农产品品牌,创农业品牌,提升农业竞争力。二是分类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在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基础上,形成以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绿色食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甘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结合争创国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农林精品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和飞地联合发展产业园,形成制度健全、机制完善、管理规范、特色鲜明、保护水平高的地标示范区域。①借力省上开展的“走进天府地标”专题宣传,争取更多甘孜区域地标入选“走进天府地标”专题宣传项目,大力宣传甘孜地标品牌。②创新品牌个性,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克服当前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设计区域化、定位传统化的倾向,通过塑造时尚、通行的品牌内涵来拓展产品市场,吸纳新生代潜在消费群体的目标。③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在技术上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构成技术壁垒,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三是加强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以技术为核心,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准化,延伸产业链,夯实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基础。①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地标行业协会、用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开展地标技术研发投入,以技术为核心、努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初级产品品牌向精深加工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转变。②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标准化生产。分类推进甘孜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生产标准、产品标准、流通运输标准、加工标准在内的一系列的标准、要求和准则,实施不同类别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使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销售从原材料、生产加工技术到产品的质量保证、检验检疫、安全卫生、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环节实现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四是探索“地理标志+产业+种养殖大户+电商平台”产销模式。充分挖掘地理标志的市场价值、文化价值等内涵,引导地理标志涉标企业运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带领种养殖大户大力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通过电商平台等新的商业模式,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形成以特色产业为龙头,以地理标志为着力点,以建设一个地标带动地方产业,增加一份收入(建地标、带产业、增收入)为目标,打造“质量高、发展快、模式好”地理标志产品,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三、实施商标富州工程,做优做强生态文化旅游业

一是大力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着眼于构建环贡嘎山旅游圈、环亚丁旅游圈、环格聂神山旅游圈、格萨尔文化旅游带和中国最美高原湿地、中国最美草原湿地“三环一带两湿地”总体布局,结合推动藏羌彝文化走廊、川藏铁路世界级黄金旅游走廊和“丝路甘孜·康藏秘境”建设,立足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发展现状,积极支持培育九龙花椒、乡城藏鸡、稻城(亚丁)藏香猪、得荣树椒、乡城松茸、雪域俄色茶、甘孜水淘糌粑、泸定苹果等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指导地标管理部门用标管理,加强涉标企业或组织规范用标,着力形成“带的走的独特地标产品,带不走的甘孜人间仙境”格局。二是大力培育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支持花椒、餐饮、蛋鸡、松茸、非遗等行业协会,运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加强集体商标规范管理,引导市场主体合法合规使用集体商标,不断提升商标的知名度,消费者对商标的信任度,对产品的美誉度,增强游客的吸引力,推动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红色旅游发展示范区,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是打造甘孜区域特色品牌。加快藏羌彝文化走廊、川藏铁路世界级黄金旅游走廊和“丝路甘孜·康藏秘境”申请商标,不断丰富农事景观、民族文化、绿色生态等创意和设计,增加高品质供给,以“丝路甘孜·康藏秘境”为主题,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服务业、食品药品、餐饮、旅游业知名品牌,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增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大香格里拉、大贡嘎、茶马古道等精品旅游线路的吸引力。加强对历史文化、“非遗”等领域品牌保护,实施四川历史文化名人(格萨尔)传承创新等文化工程,启动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推进红色文化传承、精品文艺打造工程,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改造提升泸定桥景区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围绕《藏地密码》《康定情歌》歌剧等精品剧目、石渠松格嘛尼石经墙群落世界文化遗产等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形成一批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注重品牌市场化运营,力争“十四五”,“圣洁甘孜”区域品牌价值突破1000亿元,涌现出一大批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的知名商标地标品牌。

猜你喜欢
甘孜标志知识产权
当代标志设计的创意构思和发展趋势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丁真的甘孜,到底有多极致?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