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2-02-05 20:31夏伟郭友
商展经济 2022年17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夏伟 郭友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农村市场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单元,搞活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是全面建成和谐社会、振兴乡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比较分散,信息传播速度慢,农民群众扎堆生产,因而导致农产品大量滞销。对此,提升农村商品的流通速度,不断激活农村市场活力成为重中之重,而农村电子商务的诞生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1 农村电子商务的科学要义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农村电子商务的内涵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在农村地区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商务活动。农村电子商务不仅会对农产品、农资购销、日用消费品、电器、服装等多个领域构成深刻影响,还会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所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依托网络方式开展农村商务活动的经济贸易形式,农村电子商务有效实现了消费者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直接沟通,使得农产品走出本地、走出本省、走向世界成为可能,实现了农产品的及时、大范围商务联系。与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特征相类似,农村电子商务也具有信息化、便捷化、交互性、全球化、低成本等特征与优势,能够有效避免广大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1.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起步晚、发展历程短,但发展成果显著。1998—2005年,粮食与棉花在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标志着电子商务开始进军农村市场;2005—2012年,生鲜农产品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出现;2012—2013年,生鲜农产品成为网络交易平台的热点;2013—2014年,农村电商发展步入成熟期,B2C、O2O、C2B、C2C等多种网络交易模式竞相推出。从网络平台交易总量视域分析,农村电子商务的零售额在全网交易量中的比例自2013年开始持续攀升;到2014年达到了约6%,网络交易额为1800亿元;2015年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为3530亿元;2016年达到了8945亿元;2017年更是突破万亿元,实现零售额12448.8亿元,在全网交易量中的比例上升至17.4%。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

2.1 优化农产品市场资源配置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推进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生产质量的提升,人们往往会采购先进的生产资料与设备。由于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各地区的设备材料价格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农村生产以小规模的农业个体为主,能够投入生产资料与设备等方面的资金也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农村电子商务不仅为广大农村生产者提供了海量信息,而且可为不同地区提供多样化的生产资料、产品设备等,能够有效缓解农业生产在设备、资料等方面的短缺问题,有助于实现国内生产设备、生产资料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电子商务促使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设备、资料等资源选择趋于多样化,有利于农民群众购买到更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农民群众实现增收

2.2 革新农村生产经营模式

相比农村传统经营模式,现代化的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市场竞争阻力更小。我国农产品传统供应链环节较长,自农业生产者开始至消费者环节为止存在较多环节,造成农产品在储藏、运输、加工及销售等环节中的投入成本过高。然而,农村电子商务却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将农产品更为直接地推向市场,一方面大大延伸了传统交易方式,另一方面也有效简化了农产品的供应链环节,尤其使得农产品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拓展了小农户的产品销售渠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产量小而无经销商予以收购的问题。此外,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市场中的应用,有利于农业生产者更为实时、准确地捕获市场动态与发展趋向,以及更好地定位市场需求,还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加科学地组织生产,避免因价格、产量等因素的较大波动而造成利益损失,从而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2.3 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

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民群众生活消费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因农村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导致规范的、规模化的商场与超市等购物场所较少,农民购物不便,电子商务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渗透与发展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农村民众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使得其对商品价格的关注度较高,而省去一系列中间商的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凭借其大量低价产品的在线销售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农村市场需求。同时,农村地区在文化娱乐设施配备方面的不足,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电子商务的应用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电子商务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有效组织小农户群体,有效解决了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规模化销售,降低了市场流通成本,增强了农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2.4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为城乡一体化推进创造了条件与基础,而城乡一体化发展又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看,农村电子商务主要包括农产品网络对外流通与消费品网络下乡这两项内容,这两者之间的协同化发展就是农村电子商务的构成。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延伸与发展推动了城镇消费品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快速流通,有效满足了我国农村地区消费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促进了商贸流通企业市场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农产品利用电子商务渠道实现了其从农村生产地向广大城镇消费市场的更好更快流通,促进了劳动投入向价值产出的转换,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外在表现,农产品对外流通和消费品下乡也是拉动城乡一体化稳定和谐发展的本质内容与根本特性,在城乡一体化持续发展形成的循环递进反作用力下,则能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更有利的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3.1 国家层面:给政策、建配套、育人才——提供保障

第一,国家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形成由中央统筹与地方推动的协同发展模式,发挥宏观引领、微观辅导的职能与作用,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发展经济的激情与动力。同时,国家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搭建多主体、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比例,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优良的金融环境。

第二,健全农村地区流通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配备,逐步实现网络全覆盖,研发适合农民群众操作的信息终端设备;完善农村地区物流配送设施,创建物流配送大数据中心,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农村物流配送新模式,最大化地降低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打通交通网络,保障农村电商发展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提升农产品的运输效率与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人才。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其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破除其传统交易思维,深化其电子商务认知;重视农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各地政府应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村为农民群众开展电商培训,切实让农民了解电商并能够利用电商进行交易,也可引导电商参与农民电商培训活动,加大电商与农民之间的合作力度,立足各大电商为农民群众提供免费培训、免费使用电商交易平台等优惠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众筹众创、返乡创业,培育新一代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最大化发挥电商改变农民生活、农村面貌的功能与作用。

3.2 电商层面:重成长、强功能、优服务——做好桥梁

一方面,电子商务主体实现自我成长。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体的整体素质。因此,电子商务主体必须对自身严要求、高标准,从各方面提升服务水平与资源整合能力,努力实现自身的更好更快成长,从而最大化满足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例如,构建高水平的农村电商中心,为农产品的高质、高效流通及高水平服务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共享平台。对各大农村电商主体与农民群众而言,信息共享平台充当着“晴雨表”的角色,有助于双方信息的互通有无,避免因信息闭塞而造成的对接不畅等问题。对此,各大电商主体要不断加强对农业信息的搜集、发布与传播,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增加市场运作透明度;还要不断健全农产品生产系统,对已参与生产的农产品及时予以发布,预防产品同质化竞争,实现农产品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断汇总分析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与物流信息,以便及时改善、调整与提供贴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3.3 农村层面:严质量、高价值、推品牌——占领市场

第一,保障农产品质量。“筑得凤凰巢,引得凤凰来”,高质量的农产品是占据市场份额的核心,也是深入消费者内心的切入点。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不仅有助于保障农民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农村电子商务的热度。

第二,不断扩展农村产业延伸价值。从宏观视域来看,农村产业延伸价值的提升与农村电商的发展互为推动、相互促进。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深挖农业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与商业价值,积极促进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森林康养、民宿旅游、休闲农业,打造充满地域文化特色与乡情趣味的乡村旅游线路。例如,秦皇岛北戴河的“一弦一住”艺术村落,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品牌专业村。因此,要持续丰富农村旅游业态与相关产品,推进农产品发展成为多元化、服务化、个性化的农业新业态,优化农村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力拓“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第三,重视农产品的品牌化打造与国家化战略制定。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商发展标准体系,营建农产品品牌,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中的必要环节,更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还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利器。尤其是当前正处于“互联网+”发展风口,这对塑造农产品品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而立足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服务,着力打造一批高口碑、高质量、高服务的品牌农产品至关重要。同时,农产品品牌打造要着眼于国际标准,为未来参与国际市场打牢基础,依托跨境电商走向世界,力争让全球消费者了解、认可、接受并喜爱更多的中国农产品。

4 结语

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已广泛渗透于工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各个领域,且普及程度与应用水平仍在不断提升,与我国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增强,对我国整体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农村作为我国人口最集中、面积最广阔的地区,其市场潜力巨大,借助农村电子商务手段引爆农村市场经济是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