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浅析社会“内卷化”

2022-02-05 20:42刘浩文
商展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卷化内卷

刘浩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9)

1 内卷的起源与发展

1.1 什么是内卷

“内卷”又称“内卷化”或“过密化”,用于形容某领域发生过度竞争导致其内进入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内卷英文叫involution,对应evolution,直观讲就是“向内演化”,宽泛讲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内卷走红的背后,人们在“鸡尾酒会效应”下只顾消解其表面意思,而忽视了它真正可怕之处:失去生活幸福感。

1.2 内卷学术演变史

内卷概念其实由来已久,它本是一个学术词汇,最早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被提出。后俄裔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发展定义了它,内卷被描述为一类文化模式达到某种最终形态后,既无法稳定也无法转变为新形态,而只不断在内部变得更复杂的现象。如后期哥特式建筑,雕琢纹样精益求精艺术风格却停止延展,即是无明显发展增长内部越发复杂的内卷状态。

内卷首次被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是在农业上。20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组织对印度尼西亚多学科考察、研究,其中人类学家格尔茨1963年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中指出,殖民地时代印尼的二元经济下,爪哇岛主要生产粮食,而荷兰殖民者主导的外岛进行更高效的出口工业。人口压力下爪哇岛不断农业精密化,大量填充劳动力提高亩产,但人均产出却没有增加,导致生活水平增长长期停滞,此过程被他概括为“农业内卷化”。

内卷最早引起中国学术界关注是历史学家黄宗智的两本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他借用“农业内卷化”分析中国小农经济劳动密集化状况:内卷的要旨在于单位土地上劳动投入的高度密集和单位劳动的边际报酬减少,近世以来还存在着“过密型商品化”,并把内卷描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

之后内卷便逐渐出现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如农业生产、国企生产、政治制度等,在制度、文化层面讨论社会变迁的演化、革命和内卷三种形态。而内卷犹如登山,在盘山路螺旋上升到某一高度后,就在半山腰不断绕圈而无法登顶。

1.3 内卷经济学基础

1.3.1 马尔萨斯在农业上的启迪

格尔茨和黄宗智的发现都印证了马尔萨斯在《人口论》里对农业生产的深刻洞见:农业生产严重依赖于一种长期来看不可增加的资本即农业土地。除非一个国家突然发现了一片无人耕种的新大陆,否则一国的农地禀赋总是大体固定的。因此,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每个农民可以用来生产的土地变少,土地变少意味着每个农民的产出就少,而这恰恰为内卷在研究“资源有限,欲望无限”问题的经济学领域奠定了基础。

马尔萨斯陷阱理论在人类经济史上得到印证。工业革命前,人类平均产出、收入和消费都徘徊在低水平的内卷“陷阱”里;发生大量人口屠灭时才暂时打破内卷使幸存者人均收入提高。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后人类才能彻底打破内卷。工业生产资料(机器)可随劳动力(工人)增多而增长以匹配,而且对土地等不可变投入依赖性低。生产机器的成本随科技进步下降,工人生产资料的配比增加,使工人平均产出长期上升。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和创新更重要,人口密度不再限制人均收入而能促进生产率提高。城市经济学研究表明,人口密度越高的城市生产率和人均收入也越高,这是城市化的人口集聚带来了经济溢出。此外,马尔萨斯的逻辑也能解释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穷国与富国在农业上的差距从经济效益看,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解放低效率部门的农民比提高亩产更重要,提高农均土地经营规模才能摆脱内卷陷阱。

1.3.2 消费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

内卷在经济学领域的根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而这两个理论无不是当今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

专业标准流程化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后工业化产品的附加值多现于创造过程中。流水线工人的工作被拆分破碎细化,在固定领域退化为“螺丝钉”,可随时廉价地被替换。通识专业化的教育,将人们培养成市场导向所需的劳动者。“螺丝钉”难以思考状态的根源,而且时刻产生被替换的恐慌。这就是“经济学之父”所谓“劳动分工”传导出的内卷。

马克思认为,资本制度下每个人都是被异化者,并预测了当今的内卷现状。生产者与产品的脱离,使上层越剥削,底层为了生存越愿意承受痛苦工作并对这“福报”习以为常。资本家在赋予工人劳动报酬的同时,被高级需求挖掘、满足、异化打造出奢侈享乐的精英形象,以此加大消费主义刺激,使工人觉得社会机制完善,只要拼命工作就会成功富有,个人欲望也可通过各种商品而实现,从而获得短暂满足感,却忽视了背后阶层地位的差别。马克思所谓“四种异化”就是这套游戏规则下产生内卷的经济学基础。

2 社会内卷的问题本质

2.1 宏观层面影响

2.1.1 国家方面

我国古代社会内卷最初闻名自历史学家杜赞奇描述的清代人口大爆炸。诸多因素使清朝在顺治到道光的两百年间,人口从七千万增长到四亿,自此形成大国基调。因清朝出现劳动力过剩,而以降低人力成本为目的的技术革新都被更廉价的劳动力所取代,使技术革新缺乏内生驱动力,导致大清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阶段,陷入内卷状态,最终自我锁死了社会发展,而这两百年间西方各国却已步入工业社会。

这一问题的本质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供需角度考量。上例中的内卷可狭义定义为:因宏观层面需求不足,供给侧个体为争夺稀缺资源,采用过度竞争策略,使供给端整体利益下滑的现象。其直接原因就是供需失衡: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劳作就业资源不足,迫使劳动个体过度竞争,竞相降低劳动价格而将高成本竞争者挤出市场。该经济无法通过技术革新使需求恢复增长,社会收益努力比下降最终损害经济效益。进一步分析供需失衡的原因,可分为周期性失衡与结构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是因自然规律周期、生产时滞周期、商品生命周期等客观存在而产生的周期性波动,与人类本性需求天然存在期限错配,而导致根本性资源不足。它与科技水平、生产方式相关。结构性失衡是因存在权力构架,资源向少数派权力资本聚集,形成幂律分布如“28定律”,即有大量人争抢少量剩余资源,而产生结构性资源不足。它与生产资料、产品分配等制度要素相关。在供需失衡的宏观环境下,大多数人不会退出竞争或反抗制度,而供需规模短期难以人为扩张,这就造成内卷的结果。

2.1.2 世界方面

现代世界内卷主要出现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高压力”国家或地区。该问题的本质可用“中等收入陷阱”来考量,它是指经济体人均GDP达世界中等水平后,因发展战略难以转变,使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而快速发展所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社会矛盾凸显的状态。涉及的典型国家有巴西、墨西哥等,他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列入中等收入国家,但至今仍未发展为发达国家,陷入宏观内卷竞争中。究其根本可见他们的共有特点:(1)收入差距大,他们的“基尼系数”均在0.4~0.5,属于国际惯例上贫富差距较大的范围。导致私人消费动力从而内需不足,使经济无法循环失去增长动力。(2)技术进步缓慢,资本积累到达瓶颈,他们没有政策支持更多人力财力投入到技术创新上,突破产业升级困难,限制了经济进步发展。(3)金融体系脆弱,对外部经济依赖性高。如20世纪日本房地产泡沫及阿根廷、马来西亚对外商投资有较高依赖度,使其金融体系不够独立,抗风险能力差。(4)劳动力转移困难,如户籍制度限制人才自由流动,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不利。(5)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如南美国家行政管理落后拖累其经济发展。我国虽尚未陷入该陷阱,但结合宏观现状类比,除因素(1)和因素(4)外还面临整体经济转型困难、发展增速减缓问题,使社会焦虑而造成内卷的结果。

2.2 微观层面影响

不同于学术内涵上对于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描述,在互联网的广泛语境下,内卷从微观层面衍生出含义偏差。对微观个体而言,内卷由一个宏观发展问题,解构成具体行为模式,即指学习工作生活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成本,却不能获得相应回报的无效努力状态,即出现了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消耗且停滞不前的问题。

2.2.1 职场方面

内卷问题涉及各行各业,尤其体现在高压下日趋普遍的996工作模式中,可视为“努力的通货膨胀”。先从生产者角度看,企业跟风烧钱在产量和营销上扩大投入,但有限资源下产品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又融资困难,鲜有新企业撑过3年。探其本质可用“规模报酬递减”分析,它指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因厂商生产规模过大难以有效协调各方面,而使生产效率降低。企业刚开始生产时,随着专业化程度提升,生产要素被合理使用,使边际产量收益提高,形成规模报酬递增;长期经营扩张后,受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限制,规模报酬保持不变;最后随投入规模增加,管理生产效率下降,便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此时企业如仍按原方式发展,就会陷入市场的内卷困局中。

再从消费者角度看,“打工人”被迫加班或选择公考,可借激励相容与纳什均衡原理解释。“激励相容”是把员工私利与企业公利绑在一起的管理制度。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工人反对工厂的奖金制度,因为如果给表现出色的工人发奖金,工人们就会为了多赚钱而拼命劳动,1人干3人的活则有2个工人失业,而奖金会逐步少于这2人工资之和;久而久之每个工人都不得不努力去干3个人的活,但工资水平并没有提升到3倍,工厂相对降低了用工成本。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写道“计件工资有一个趋势,就是在把个别工资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同时,把这个水平本身降低”。当群体中某个体通过增加劳动获得额外收益时,该群体的劳动就会贬值,致使整个群体利益受损。而如今那些大厂“社畜”就算没有额外财富红利,也会迫于就业升职空间不断收缩去加剧制度化内耗。他们有种惯性预期,如果不拼命比同事多加班就会被公司刁难、克扣工资、视作异类而淘汰。深陷“囚徒困境”中的他们,只会选择无意义的疯狂加班来寻求自身最优解即“纳什均衡”。但久之有人身体透支就开始上班摸鱼,成为加班时间才假装努力干活的“工贼”。恶性竞争延续,企业效率下降失去竞争力导致大量裁员,使总体效用降低,最终被内卷漩涡吞噬的打工人将为蝇头小利而陷入“负和博弈”。

2.2.2 教育方面

教育内卷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涉及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多个阶段,尤其在高考、重点高校等身份共鸣上受到社会多元关注,更体现在考生之间升学“被自愿竞争”上。例如,某省高考录取率不变,某学校开始补课,其他学校都跟着补课,所有学生被迫投入更多时间资源学习,使考分普遍上涨,最终全省分数线提高而被高校录取率无实质增长。该实例上演了一场教育“公地悲剧”, “自私的牧羊人”强迫学生超负荷学习,而同质化竞争在“租值耗散”作用下稀释了学生们努力的价值,最终导致高考环境更紧张,被录取率却不升反降,即产生“负外部性”。它从微观层面很好解释了,教育业曾经司空见惯的内卷病态本质上是种牺牲学生自由和家长金钱的、高成本低效率的资源浪费。

3 避免内卷的建议

3.1 宏观层面破局

宏观上,破局内卷就要跳出由诸多微观个体内卷所引发的整个社会为实现一个小目标却须付出同比更多人力物力的这种经济效率下降的轮回,势必会依靠政府调控。其实简单来讲就两条路:要么把蛋糕做大,要么把蛋糕分均。

要想做大蛋糕就须推动科技进步。由于人类需求是缺乏弹性且稳步增长的,每一轮经济周期繁荣的起点均因某项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了总体生产效率,增加了需求。如粮食增产经历人力对耕田、化学对化肥、生物对种子三个阶段技术革命才得以发展。在新科技进步到来前,全球将进入萧条期,需求端迅速衰退而供给侧相对刚性,内卷就会出现。克服周期性供需失调主要手段是抹平自然周期(农业技术)、减少生产时滞(新材料工艺能源)和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技术)。唯有依托科技进步从中长期提升国家竞争力,才能在贸易金融全球化使市场总规模增加的背景下,进行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从而摆脱靠人口红利支撑的低端产业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链话语权获取头部最具价值的部分,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内卷难题。我国目前政策到位:加大支持民营经济鼓励科创,强化知识产权、个人财产保护,高等教育体系去行政化改革、提升素质教育水平,进一步深化金融系统直投融资改革等。如今已在互联网、汽车、手机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取得良好成果,由此我国宏观内卷正在逐步瓦解。

因短期蛋糕增量变少,存量竞争下获得资源的门槛依旧很高,这就必须将蛋糕分得更均,即推动制度革新。我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市场分配制度。如推进税制改革(间接税变直接税),落实信息公开制度,高度执行扫黑除恶反贪,监管资本无序扩张、打击垄断,立法保障劳动者权利,教改给学生减负、粗化义务教育筛选节点(增加随机性),推进农村城市化改革等。这些更公平合理的分配手段,将缩小我国贫富收入差距,使微观个体更易累积资本从而靠聚集效应获取更多财富和权益,进而打破宏观内卷乱象。

3.2 微观层面破局

微观上,企业要避免陷入内卷效应要把握四个环节:(1)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用好用活技术创新平台,摆脱认知局限,开辟新视角新赛道以求规模报酬递增。(2)用好“互联网+”等多样化手段完善高科技流动链,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率。(3)加强顶层设计和机制优化,在细分维度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与适应力,对微创业务进行跟踪总结。(4)运营全方位宽层次的推送与激励机制拓展研究思维,及时申报发布系统内行业间的创新成果并对接。正所谓“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基层项目创新,推进创新实践水平、推广技术融合经验,使新旧动能深度转换,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来跳脱内卷死循环。

作为普通人的劳动者和学生,建议从两方面来避免内卷效应:(1)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观,以健康心态面对社会内卷。中华民族传承勤劳朴实的文化,使人攀比上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美好人生需要开阔心胸、放平心态,出人头地的人生赢家亦有难念的经,学会知足常乐而非迷失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不忘奋斗初心,在适当时间赚合适的钱实现生活幸福感最大化。(2)要想法改变现实处境,在自己擅长的优势领域使投入产出平衡,差异化竞争才是对抗内卷的终极方案。竞争帮助社会提高效率故内卷绝不是放弃思考前进、抵制努力奋斗、逃避压力困难的挡箭牌,我们应和自己对比站在更高层次不断向外突破去“外卷”。要跟国家政策做朋友、跟时间做朋友,培养学习新知识技能、接受新事物信息的习惯,沿正确发展道路持续发力,以耐心换惊喜。应理性对待物欲,不被算法操控视野;警惕消费陷阱,不被资本创造的需求掏空钱包和时间。人生漫漫应越走越宽而非越卷越深,不要被外界影响而急功近利,须选对差异化方法再努力获得价值效益,去更好地体验当下的快乐。

猜你喜欢
内卷化内卷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内卷不是便利贴,别在矫情中用过了头
身处活力时代,别拿“内卷”泄气(讨论)
大热WOB发型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党内民主探索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