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022-02-06 05:22李威
辽宁自然资源 2022年5期
关键词:集约节约用地

李威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32)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战略目标,是当前必须重视并有效落实的。明确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制定出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土地节约利用的有效措施,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

1.做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可以实现对耕地的有效保护目标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耕地的使用与利用率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对推动社会经济长远平稳发展这一目标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2.做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省投资

“节约、集约”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地资源在城市化建设中的使用量,推动城市化建设朝着集中布局、合理开发利用方向前行,在保障城镇居民基础生活设施及社会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城市化建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3.做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加强对土地的管理[1]

“节约、集约”土地利用目标的实现,会促使相关部门重视土地利用科学布局及利用率的提高,进而制定出确实有效的土地规划与对策,将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4.做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被科学合理配置,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标,将在最大程度上抑制土地滥占滥用等现实问题的发生,推动土地资源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利用不合理、低效浪费等问题突出

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一些城市在规划时只注重城市土地面积扩大,思想上没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观念,进而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还有一部分经济发展速度慢,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不多,城市税收、城市基础建设维护与建设资金不足,导致一些地区将经济创收重心放在土地出让金上[2]。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后期管理与跟踪调查不重视,导致土地低效利用、大量浪费等用地问题突出。

此外,在土地资源的分配利用上,相关规划部门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土地容积率、利用率及效益率都不高,以致大量的闲置土地、批而未用的土地在城市中出现,土地浪费问题严重。

2.缺乏高效的规划和控制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和利用不到位,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在项目用地方面,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受传统的土地管理思想的影响较大,缺乏对土地资源规划重要性的认识,使得项目制约土地规划现象仍然存在。

3.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紧随时代发展步伐,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目前,我国建设用地的实际需求量大大地高于实际供给量,尤其是我国产业结构发生调整的主要时期内,这种土地供需矛盾更加凸显,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深远,从此可以看出,这种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土地供需矛盾将会逐渐加剧并且将长期存在。

三、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

1.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充分实现

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充分实现,需要各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制定并编制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将科学性、节约性、集约性、合理性特点充分体现。对已完成规划的土地资源,做好细化土地用途工作,科学进行用地布局,实现土地横向与纵向全面利用开发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具有紧密联系,所以,还要重视将土地利用总规划的全局控制及统筹协调效能全面、充分发挥,将城市发展规划、行业整体规划、产业建设规划等所有相关规划和土地资源整体利用的规划实现有效衔接,推动城市化建设发展朝着国家预定方向前进。当地政府不仅要重视当地的用地指标计划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还要重视强化土地规划的可执行性与可操作性。

此外,将法律法规作用重视发挥,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在被利用时的法律效力,强化土地资源规划的法定刚性,避免土地资源规划任意性、随意性等现象存在,确保土地规划的稳定性[3]。

2.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督检查,有效落实土地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督检查,有效落实土地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就必须重视将其形成系统化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监督检查工作。

首先,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前的审批核查工作。行业发展性质、投资使用规模是否符合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是必须要审核的第一步;第二步要对土地规划中建筑物的建筑系数、投资强度以及容积率等相关用地指标,按照核定要求进行核查,务必使土地资源使用情况与审批要求相符。

其次,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程监督工作。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土地资源的使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被有效利用。因此,在审核工作完成后,要积极督促建设单位完成相关手续及时开工建设,并做好全程监督准备。若在监督中发现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审核要求正确使用土地,要立刻责令整改,若其不改正,立刻下达停止建设通知书;若建设不达标,经过综合全面分析后,对剩余土地予以收回,避免土地资源闲置。

最后,要将监督执法力度及追责力度加大,在最大限度上杜绝一切土地资源利用违法行为发生。

3.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将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作用充分发挥

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将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作用充分发挥,需要当地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配置、开发及管理,使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确保土地资源供需合法性,降低并杜绝违规用地、滥占滥用、越级越权批地等现象发生,做好土地资源市场的供需调控。

另外,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建立土地资源储备制度,可以使当地政府根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市场上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情况有充分认识,进而做好土地资源的投放规划,科学合理安排规划土地。最后,因政府加大对土地资源市场的调控力度,也可以有效制止土地被倒卖、私下交易情况发生,实现土地公正性使用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明确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后,才能根据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确实有效的改革与完善措施,才能使土地资源发挥其最大作用推动社会经济长远稳定发展。所以,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必须重视并积极落实有关措施规划。

猜你喜欢
集约节约用地
节约
节约
基于GIS的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佛山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
节约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芝加哥大数据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启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SEM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