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策略分析

2022-02-06 13:09刘旭东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救援消防标准化

刘旭东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 呼和浩特市支队 土默特左旗大队,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100)

技术永远都是时代中的决胜武器,现阶段的信息通信技术在全球被广泛关注,而物联网产业也变成了国家新型战略性产业中的具体内容,这也说明了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价值,在引领未来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前提之下,也必将在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标准化领域中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及影响。

1 消防信息通信运行概述及管理特性

(1)消防信息通信运行概述。以科技创新发展为核心,实现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应用,是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标准化在消防安全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据对于消防安全领域特性,进而建立起一个更加完善的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标准化构架体系,加强消防物联网的结构示意图设计,以及消防信息通信运行在灭火和应急救援过程中的远程控制、火警自动报警系统等具体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为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在消防安全领域中的实际性应用发展提供具体的研究参考数据。基于此,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与消防安全领域工作之间的技术结合也必将是具有重要性意义的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2)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特性。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信息通信运行从最初的抽象化概念逐渐变成一项深入人类日常生活、智能家居与医疗以及数字化物流与消防安全等多个领域中的关键性技术依靠。关于物联网的基本概述就是字面理解中的物质相互连接网络,而其具体定义为通过RFID射频识别预计红外传感等设备,根据网络协议实现物质与网络间彼此的链接与数据交换,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管理网络在具体物质方面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持续运用起来。

信息通信运行能够对各种开放协议进行兼容处理,其体系结构主要有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感知层主要负责外界信息智能感知;网络层主要负责信息在转发与传递方面的具体实现,网络层能够将感知层在外界所获得的具体信息向远端传输,远端进而对数据进行智能的分析与处理,为具体决策提供有利支持;最后的应用层则是直接实现于实际使用方面的,对信息通信技术所涉及到的具体行业需求,实现智能化管理目标。

通信网络属于信息通信技术当中的首要关键性技术依托。对于信息通信技术而言,网络环境和通信技术是实现感知信息协同传递的唯一途径,其中的关键设备则是需要实现一个高速的宽带通信网络以及更多的IP地址,因为信息通信技术所需要的是IPv6技术,所以当下的IPv4则很难满足具体的技术需求。此外一点,复杂的数据分析与汇总计算可以通过像云计算、超级计算机这样的新型技术进行处理工作,对于这样技术的深入研究目前也依旧在不断进行当中。在信息通信技术中,无线触感技术通过具体传感器进行实时感知,随后将收集到的检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数据信息传递到终端平台。在此过程中,无线网络同时还需要有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智能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的合力技术支持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具体的工作流程。

2 消防信息通信运行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

科技进步为物联网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实际应用中提供了广泛的应用优势条件,同时也推进了消防物联网发展在城市消防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各种感知设备在灭火和应急救援现场中的应用;大量现场信息视频的设备感知采集等都是信息通信技术在消防安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中的网络层将现场信息等传输到消防救援指挥中心,结合平台对于现场信息的整理与辅助决策,制定处置方案,对现场救援力量、救援装备进行部署和优化。

物联网在消防安全领域中的实际技术运用,必然会将整体的救援工作带领到一个更为智能化与高效化的趋向形势,对于各种感知设备与装备技术的科学合理运用,也将使得具体的救援过程向着逐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方向所发展。同时,对于灭火和应急救援现场的情势信息实时传送到指挥中心,进而为应急决策提供针对性的实际参考,也有助于救援调度以及具体决策方案的最大程度优化选择,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进一步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威胁与经济财产损失。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应该以城市为中心,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传输实现对于市区内各个建筑内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消防数据一体化管理,根据检测速度和提前预警来实现监控方面的高效和精准,保证各个建筑物的绝对安全性,进而大大提高城市对于火灾的预防能力与抵抗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物联网智能消防都是依靠无线信息的传输,火警控制情况采集以及建筑物消防安全设施状态等方面,向具体的消防部门进行及时的信息供应。在信息通信技术中,“互动对话”功能是为火灾救援争取珍贵时间的关键。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中的消防远程监控技术系统、终端设施、信息平台、探测设备以及火警按钮等组成的相应开发,通过无线网络对于信息的传输,第一时间让消防救援人员了解到火灾的具体情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应急救援判断。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专用于感知火情的,信息通信技术同样是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的具体信息,因此,只要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础之上稍加改动就可以实现信息通信技术的实现与消防安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建立物联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可以在日常的消防设施维保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相关的部门人员能够随时了解具体的消防设施的使用性是否良好,是否有及时更换的具体需要,并且将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信息数据及时向终端设备汇报传输,以确保日常消防设备在维修管理上的万无一失。将传感器安装在消防车上,对消防车可进行实时了解,其中包含具体的行驶路线、速度、位置等详细信息。而等消防车到达救援现场的时候,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则是提供具体的出水量信息和泡沫量数据,为整体的救援任务提供科学的数据保障和力量部署支持。

在实际的灭火和应急救援现场,参与其中的消防救援人员往往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在救援过程当中对于救援人员自身也要有及时、准确的了解。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特性,为救援人员佩带一个小型的随身数据传感器,专门用于收集每个人的心电、心率以及体温、脉搏等身体数据,对救援人员进行生命的实时监测,清晰地了解救援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与实际情况,确保现场救援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

3 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策略

3.1 重视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的信息化运用

消防信息通信运行应当加强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消防安全建设应当加大成本投入,并且根据消防安全工作的特点构建通信网络,配备相关的通信设施扩展通信网络可涉及的范围,以此作为前提将通信设施的配置进行升级,为后续提升通信网络的功能性创造良好的条件。通信网络的优化是确保消防安全工作业务展开效果的保障,其具体内容包括软件平台服务、通讯效果保障、火灾预警预防等等,属于消防科技研发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通信网络的构建模式去完善体系,消防安全工作的体系构成主要在三个方面,即火灾处理、灾情检测、紧急救援等等。这三个方面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利用信息共享机制作为核心展开,必要的情报交流是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管理指挥的技术手段。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具有高精尖的技术特点,通过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可以有效扩展通讯范围以及通讯效果,降低灾情造成的信号干扰影响,实现各人员之间的无障碍指挥,是切实可行提升消防安全工作质量的科学方法。

此外,在消防安全监管中,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在经费投入上,要充分考虑消防安全建设,建立各种必要的消防防火通讯网络和通讯设施,加强消防通讯系统、设施以及与消防网络有关的区域的规划,发展科技能力、开发业务能力和系统平台提供服务的能力。把消防信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建立火灾预警、火灾监测评估、火灾应急救援等信息共享分析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应急指挥、公共安全服务等相关技术,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3.2 推进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是一场技术革命,它在当今时代中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应用,如果不能有效地与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相结合,就不可能真正体现其现实价值。各级消防救援机构应结合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遵循“构建、应用、加强”的流程,使信息化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建设一套覆盖全市的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保证信息系统高效运行。消防安全工作的全面展开需要加强指挥中心的建设工作,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到现有的工作机制当中,根据通讯模式的不同以及工作需求进行联动,构建软件平台进行数据共享服务,要改变消防单位的设置格局,将指挥调度中心与应急单位互联互通,特殊情况下针对于紧急救援还需要加强指挥调度中心与当地消防单位的联系,建立起一套全方位信息化的指挥体系,以“一网五库”作为发展方向进行深化,强调提升指挥体系的多角度出发、信息化展开,确保灾情发生可以第一时间协同各单位做出反应,制定合理预案并提供专人合作,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整体质量,实现“单位分类,共同应急”的新合作模式。

3.3 构建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标准化责任制度

(1)明确消防救援机构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由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对本系统内的消防安全负责,能整合各种相关信息,对当前的消防形势有明确的认识,平时注重对消防工作指导和监督。除消防救援机构外,各行业主管部门必须把消防业务知识纳入本部门的教育培训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有关问题上与消防救援机构密切配合,如:在可能影响当地消防救援机构灭火救援工作的情况下,要事先通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部门也负有重要的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职责,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很多建筑在消防技术设计上不合格,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依法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建筑要坚决禁止投入使用。

(2)明确各单位相关安全责任。应明确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及居民区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对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定期主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打击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消除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开展内部检测和维修,使消防通道畅通,并在通道内放置消防标志,引导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通行。一般情况下,企业消防监督职能包括领导责任、岗位责任和经济责任三个方面。领导责任制是关键,岗位责任制是基础,经济责任制是核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为了真正做到权责一致,必须将企业的权、责、利有效地结合起来,明确消防安全方面的责任,让压力递增。

(3)强化各级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各地区的消防单位应当做好考核工作,根据单位负责区域与部门责任的不同,考核工作的展开要以实际角度出发,确保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合理性。以考核结果作为评审依据,对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员实行奖惩机制,成绩优异者应当提拔职位,并且调整薪资待遇。而成绩不合格者要根据单位情况进行分析,要求负责人员做好反思与总结,必要情况下可以选择职位任免。奖惩机制的应用是对各部门负责人员的约束,促使负责人员自觉地去做好本职工作与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对于消防信息通信运行管理方面,各单位、各部门、各人员若是无法明确岗位职责的义务与责任划分,就无法构建强而有力的协作关系。

综合来看,消防信息通信运行标准化建设要根据现阶段的单位分配作为角度出发,在过程中涉及到组织机构的责任分配,以消防单位的级别作为指导方向,将消防信息通信运行标准化建设根据责任所属去进行覆盖,例如市、区县、乡镇等等,根据责任主体不同要从横向上进行调整。消防信息通信运行标准化建设要协同地区发展,以城市建设速度作为标准跟进。消防信息通信运行标准化建设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作为支撑,其与住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治安等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应严格按照职能分工,明确各自在消防信息通信运行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消防信息通信运行标准化建设的最大价值,避免或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4 结论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信息通信技术的各种应用发展现状分析,全力开展信息通信技术在消防安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与未来的科技创新,是全面提升公共消防安全防御能力与整体体系管理水平的实现途径。因此可见,抓住机遇构建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实际基础的公共消防安全防控体系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具体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内容。

猜你喜欢
救援消防标准化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标准化简述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3D打印大救援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救援行动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