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金融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2-02-06 14:46嵇双青
上海商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借贷金融机构

嵇双青

一、现状数据

2019年,据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可知,2019年金融运行呈良好发展态势。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增长较快,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748.9亿元,比年初增加440.5亿元,增长13.3%。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001.5亿元,比年初增加429.5亿元,增长16.7%。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大幅增加,实现盈利97.8亿元,同比增盈30.4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不断增长。

官方网站数据显示:证券市场较快发展。2019年末拥有上市公司33家,股票37只,累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426亿元。由近几年的数据对比后可知:资本市场日益完善。2726家企业完成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拓展多层次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实现各类债券融资440亿元。

二、现存问题及其分析

1.问题

潍坊市民间借贷市场融资比重依然较大,民间借贷的借贷流程规范化、信息同步等还存在较大问题,如信息失真、信息虚假、信息不匹配等。这反映出了,信息发布监管不到位、更新不及时。

如今,很多农户不再考虑向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等国家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而是转向手续简单、利息低甚至无息的非正规金融渠道和民间借贷组织。农户本身的贷款需求因缺乏有效供给,有时难以实现。

农业保险种类少、产品稀缺、农户的保险意识不强、自主购买保险的能力不够,如寿光市平均每三百户农户,仅有19户可自主保险。另外,十余户因无满足其保险需求的保险产品而选择不投保。这一现象将农业金融保险市场的发展逼近了“死胡同”。农业金融保险的创新也步履维艰。

人们对金融制度、政策产品的了解程度很低,有很少一部分居民可以按照最新金融政策和市场变动购买金融产品。大部分居民对金融市场存疑,这源于金融市场混乱虚假金融产品较多,致使金融市场失信程度较高。

2.分析

金融知识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大多数人对金融未知。故人们无意识将剩余货币投放到金融产品中,进行货币升值,大多数人还停留在银行存款利息进行货币升值的方式。

金融商品市场混乱,人们对市场不信任,当市场走势较好,人们也只愿抱有观望态度,不愿真正投资。

政府对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大众无法意识到金融商品对货币升值的作用和效益。

金融机构对大众对金融产品认知不重视,使其金融产品无法推广,大众不了解其商品更不可能进行购买。金融机构无法在金融产品领域获得可观的收入,也就不愿为其投入宣传资金,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对于农业金融保险市场而言,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远大于现有供应。当农户无法得到心仪的金融产品,或得到的金融产品不满足其要求,就会降低购买力度。

农业金融保险产品风险大、回报率低、收益率低。金融机构不愿开发此类商品,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致使农业金融市场难以发展。

农业金融保险市场难以发展,导致各金融机构不愿将资金投入该区域进行开发。致使农业金融保险萎缩式发展。而城市居民对基金产品的热爱,致使整个金融产业相互争夺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导致金融市场的资源利用无法得到帕累托效率。

小型金融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如同智猪博弈。如若大型金融机构率先进行开辟领域,大部分耗资会在开辟的过程中。而小型金融机构只需要及时抱住“大腿”就可以坐享其成。若大型金融机构不愿率先开辟市场,而小型金融机构又无开辟市场的力量,则农业金融市场仍然无法得到创新。

三、建议及措施

1.拉近群众生活,将金融服务融入生活

拓展线上服务,如掌上营业厅领域拓宽,线上缴费服务升级,线上金融资讯等拓宽掌上营业厅的领域,链接政府金融门户上网站,整合各类银行贷款机构网站,使其更加便民利民。升级线上缴费服务机制,扩大缴费项目的包容性。增加线上金融资讯与咨询项目,让大众对新型金融产品与金融政策有更好的了解,起到推广宣传效果,扩大受众群体。

开创新型金融产品及其运营模式,将不符合当下经济发展或初级金融产品淘汰,及时根据当下经济发展状况更新金融产品与其动态。将惠民理念渗入金融产品中,扩大受众群体层次。刺激大众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以内需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增加政府监管力度,开展监管会议、抽查监管、不定时监管审查制度,保障民众利益,杜绝坑害现象。

大型金融机构设立的监事会或监事程序应由政府审查并核实,同时放宽审查标准。政府应大力审查小型金融机构和个人民间借贷组织的借贷程序与标准,严格审核,对不符规范、不合理、违法违规借贷现象严惩。引导民间借贷机构和小型金融机构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挂牌经营。整治“坑蒙拐骗”类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浑水摸鱼行为。为现有正规新型金融机构清理道路,排除发展障碍。

2.更新线上金融产品买卖的销售模式

在线上买卖渠道规范化前提下,增强其营销性与产品信息真实性。加大金融产品推广,带动金融行业的发展,维护第三产业的经济结构平衡,使产业间相互带动力得以实现。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按规模分设金融监管机构,分开管理、分别制定金融监管制度,分级管理、层级式筛查。避免因为失信现象使大众对金融产品的认知产生误解和不信任。

促进保险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增强农户的保险意识和自主保险能力。开办保险讲座,宣传新型利民保险产品。增强农户对保险金融产品的信任。

推进各机构对农业金融投资类产品、金融保险类产品的创新与开发。前期,拉动居民投资,为农业保险产业开辟道路,扩大农业保险金融市场补贴,推动农业保险金融市场资金运转。后期,规范创新保险产品、金融产品上市要求。推进农业金融市场升级,更新农业金融项目,在政府支持下增设农业金融产品,便于农户借贷,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用政府的行政力量使金融机构间构成“囚徒困境”,仿照巴菲特“囚徒困境”构建博弈环境,以限定份额奖励机制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引导,迫使金融机构在农业金融市场开辟道路。

整顿金融行业整体“瘸腿”式发展现象。对热门金融产品领域进行强力监管和推动,把控人们金融产品在市场的投放量,规范上市程序和流程,对其内容进行筛查,防止浑水摸鱼,整治金融市场混乱,避免“哈丁悲剧”的产生。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借贷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产品与完善金融市场探讨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