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2-02-06 23:25杨慧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据库互联网+管理工作

□赵 亮 杨慧峰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现代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为各大行业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与应用技术。但从“互联网+”大环境下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对学生信息搜集片面化、学生管理决策主观化、对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管理结果反馈不及时等,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职院院校的健康长期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高职院校管理进行联动,探索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的手段,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促进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信息搜集片面化。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例大于1∶20,更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例远超过1∶30的可怕比率。在如此失调的师生比率中,从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教师人数更是少之又少,与稀少的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数量相比,这些教师所从事的业务量远超自身工作负荷,学生管理工作内容跨度大、处理时间不定、问题解决流程复杂等诸多问题,导致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很大。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就会导致对学生管理的信息采集工作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以学校的评优管理制定法则为例,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评优选择采用学生成绩与课内外活动按照一定比例折算然后相加求和的方式进行选举,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在除学习外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习成绩的占比高达80%~90%,课内外活动仅占到总数的10%~20%,且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对于学习方面职级依照学生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一次性判定,忽略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以及学习态度的转变。由此可见,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更加看中学生们最终取得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巨大收获及学习态度的转变。

(二)学生管理决策主观化。在进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事情,不断进行拍板方案,作出决策。工作人员面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决策并加以解决,正确的决策可以令学生工作的开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决策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在对每一项事情作出决策之前,都离不开对各方信息进行资源汇总并归纳分析,此时有关资源的数量及质量会对最终决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制定决策前采取各种方式手段尽可能多地去寻找和事件有关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决策,传统的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管理模式由于受限于管理理念及落后的数据处理手段,在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决策时,具有一定的主观意向及片面性。仍旧以学生评优为例,几乎所有学生都能了解评优的具体细则,这说明了高职院校在评优规则方面就可以实现公平公开公正。进一步调研可知,教师对教学的难点判断会根据自身经验及班级整体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故根据教师自身的经验与标准对所有班级的重点进行决策,容易导致最终决策的失衡或伴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三)现有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科学的管理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对人员的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细化管理。科学的管理方式建立在对院校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有关部门的分析结果显示,每年对高职院校设备费的投入都要比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相应专业的设备费多出0.5~2倍,但是在对高职院校的走访调研中发现,各类高职院校对于此类互联网电子服务设备及“互联网+”资源应用的利用率呈现很低的水平。在具体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为学生们配备了非常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各专业知识数据库、各种学习网站的链接、学习软件的下载安装及教程链接、各类数据库的学校账号资源。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上述庞大的知识学习数据库的使用少之甚少,大多数学生只是按照学校教师的要求,完成既定的课后作业或者进行相对应的网络教学视频的学习,很少有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述数据库对自身知识的厚度加以补充。上述情况可知,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们对上述知识数据库的应用,加强学生对网络学习方式的认知度及利用率。

(四)管理结果反馈滞后性。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要想做好对学生们的管理工作,就要及时掌握学生对于各项事情的反应,及时观察学生们的各项反常行为并加以引导,从而做到高效准确地完成学校有关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及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通过教师对知识的不间断讲授,从而保证授课的系统性及完整性,以及课堂的流畅程度。但是这种授课模式也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致使教师们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们对讲授知识的接受程度。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教学更多的是由教师和学生们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来完成,故师生之间的互动状态是否良好决定了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接纳是否有效。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们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得知,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认为实习教师没有给到自己很好的指导,并且由于生活补助过少,导致学生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获得很好的保障,最终沦落成廉价劳动力。因为学生与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与学校、学生与学校三方之间互相均没有很好的信息交流,导致三方对信息的接收程度差别较大,从而导致问题产生后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与解决,致使问题滞留。

二、“互联网+”大环境下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互联网+”环境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基于“互联网+”的大环境,对高职院校的经营发展和日常管理都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所以高职院校也应紧跟时代背景,逐步推广学习内容数字化及学习方式数字化,将网络知识数据库作为日常学习的一种补充,“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及数据支撑。学校也可以通过后台的大数据智能分析,统计出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模块、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在不同的知识内容上所花费的时间长短,再通过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学生们的真实学习情况,并根据数据调整学校的自选课程,让学生们真正的热爱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有用技能。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对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方式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量化,以数据的形式进行量化输出,为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数据来源,并实现数据库的实时共享,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实时性的信息数据支持。同时,可以通过各项反馈信息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以及相对应的指导方法,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学习之风的盛行。

(二)注重学生管理的过程评估。通过“互联网+”庞大的数据资源,对有关参考文献资料进行信息收集,与自身学校的固有特色进行融合,形成适用于本学校的针对学生的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及管理原则,并进行相关备选指标的预设。邀请行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对管理体系进行分析评价,逐步建立良好的管理评价体系指标。在学生管理展开的过程中,以学生本身为评价主体,通过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时长、知识讨论开展次数、知识讨论开展时长、知识讨论结果分析、学习方法效果分析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及评估,并对各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学习数据进行存档,输入至学生评价数据库、教师评价数据库等各个数据库当中,作为日后对每名学生进行分析时的原始数据材料。在不断的数据积累中,通过教师将阶段分析数据结果反馈到学生受众,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从而使学生们能够根据结果进行相对应的学习调整,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三)更新管理模式,以互联网为端口加强与就业的契合度。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校园内部的管理,更应该立足当下,展望长远,对学生们的未来的职业规划、就业处境等诸多问题进行思考。高职院校应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并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对外发布校园宣讲会的相关信息,同时依托于网络,与社会上多家具有很好匹配度的企业签订战略合作计划,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们谋求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并通过企业年年对签约毕业生的反馈,形成各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质量,利用数据处理,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们的优势及劣势。保证未来的学生们能够保有原有的技术优势,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对未来学生的管理,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们的竞争力。

三、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储备基地,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有关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社会各界享有很高的关注度,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契机。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可以从强化网络环境建设提升管理效率、重视学生管理的过程评估、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效力,使得高职院校能够为社会孵化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在专业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数据库互联网+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