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22-02-07 12:18张霞霞
甘肃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

张霞霞

(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甘肃 平凉7 440000)

肺炎支原体是细菌和病毒间最小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伤害方式包括免疫损伤、直接侵害[1],常见于小儿群体。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医学上称之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则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所导致的呼吸道感染病症的表现。在生活环境质量较差的地方,每年秋冬季节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发生率都有上升之势[2]。由于发育尚不成熟的小孩对季节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平时防护不周就会引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如果医治不及时便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头痛厌食等病症,同时伴有一定的脏器损害,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问题。由于患者普遍幼小,对身体不适很难表述清楚,年轻的父母又缺乏经验,因此出现上述情形需及时就医治疗,防止预后不良[3]。一般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与患儿免疫力低下相关性较大,临床治疗多采用抗生素为主,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较为广泛。本次探究中所用的红霉素是常规抗菌药物青霉素的一种替代药品,其由于造价低廉,与青霉素作用相当,因而在临床应用较广;使用的阿奇霉素也是广谱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的一种。为探讨2种药物方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4],特选取医院诊治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患作为探究对象,在合理护理措施的加持下,观察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力,现就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7月31日在甘肃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探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列法将患儿分配为探究组与对照组,2组病患各25例。探究组中男患儿13例,女患儿12例,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11岁,平均年龄为(6.28±3.43)岁,病程最短为2 d,最长为14 d,平均病程为(6.28±2.23)d;对照组中男患儿12例,女患儿13例,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为(6.47±3.27)岁,病程最短为2 d,最长为16 d,平均病程为(6.40±2.19)d;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体重等)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

选入标准:①临床症状、体征指标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②均经X胸透、实验室检查并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③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无过敏反应;④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无缺;⑤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合并症。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发的肺炎;②合并有血液免疫系统疾病;③存在中枢系统问题等交流障碍者[5];④存在不利于本次研究的其他情况。对于本次探究纳入的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入院后为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检查,同时给予体温控制、止咳化痰,以保证患儿呼吸道畅通[6],行平喘、雾化、抗过敏、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探究组25例患儿采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具体步骤为:先予以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药品名称: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规格:0.25 g万单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 021678;生产厂家:大连美罗大药厂),2次/d,单次20~30 mg/kg,连续滴注5~6 d;治疗过程中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变化及体征指标数值,待患儿症状缓解后,停药4 d,再改为阿奇霉素(药品名称:注射用阿奇霉素;规格:0.125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68127;生产厂家: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射治疗,1次/d,单次5~10 mg/kg,连续治疗3 d,停4 d,再用药3 d。对照组患儿只进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单次20~30 mg/kg,1次/d,连续治疗5~6 d,停4 d,再注射治疗3 d。治疗期间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记录方式相同。治疗总疗程均为3~4周。

2组患儿因年龄较小、认知和感知能力差等因素,会影响对病情症状表述的准确性,所以要加强护理干预措施:①临床症状及体征监测。患儿年龄小主诉能力弱,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神色、呼吸、瞳孔等症状变化,定时或不定时询问患儿的自身感觉;对高烧患儿,每隔1 h测量1次体温,协助患儿家属做好物理降温或者遵照医嘱进行药物降温。综合评估患儿整体病情状况,设计合理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根据体征变化随时加以调整。②心理护理。针对患儿对静脉输液穿刺、吃药等的胆怯害怕心理,气喘难受的多变情绪,以及爱哭闹不配合医护治疗的小脾气,护理人员不光要有耐心和爱心,还应掌握一定的逗孩子开心的小技巧,以达到分散他的注意力,激发其不怕苦痛的勇气和自信心。同时对患儿家属也要做好心理抚慰,减少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儿的负面影响,使家属和患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互相鼓励,战胜疾病。③健康宣教。向患儿家属讲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知识,如引发原因、危害性、日常应注意什么,以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借此机会教育患儿出院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勤锻炼,强壮体魄等。④强化护理操作流程。对用药的剂量、频次、浓度、滴速等精准把握,做到每种药物都要三查七对,不出错、不出纰漏等,并且动作温柔、语言和蔼,充满爱意又激人向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疗效:将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进行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指标选择发热缓解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同时统计2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长。

1.4 判断标准

基于其治疗后的症状表现及《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选择》[7]相关规定对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判。成功治愈:临床不良症状完全消失,各项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减缓,各项生理指标有一定恢复,胸部X线片显示大部分阴影消失;基本无效:临床症状维持原样或有恶化趋向,肺部炎症情况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成功治愈例数+有所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探究所采集的数据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疗程结束后进行比对数据发现,探究组25例患儿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0%),在效果数据方面差异显著,本次实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指标对比

在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方面,探究组25例患儿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显著,本次实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指标对比(d)

3 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在治疗上一般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因受凉、淋雨等引发的轻度支原体肺炎患儿,并不需要特别治疗,一段时间后会自行康愈。对于情形严重的则要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多为临床首选之药。但是选用单一药物治疗往往会给患者的肠胃造成较大的刺激,并且效果欠佳[8],因此联合用药便成为当下医者尝试的新选择,而且成果斐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抗生素药物也在随着致病菌的变异而升级迭代,临床使用也愈加频繁,由于肺炎支原体的特殊性,像万古霉素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新一代红霉素、阿奇霉素这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两者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更佳。因为这两种药物均具有半衰期长、抗菌谱广的特点,其安全性与耐受性均较高,临床中常用作支原体衣原体引发的感染治疗。

治疗期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患儿体质娇弱、免疫功能低、依从性差等特点,一是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增进护患亲密关系,建立信任度,帮助护理操作顺利完成;二是通过心理护理可消除患儿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影响,有助于遵医行为落实;三是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加强患儿病情监测,可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有利于优化护理计划。通过健康宣教和药物流程护理,可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9],提升患儿服药、打针的依从性,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探究组25例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对照组76.00%,且差异比较符合统计学要求(P<0.05)。临床症状改善指标方面,探究组在咳嗽停止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对比意义(P<0.05)。表明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同时合理恰当的护理干预作用也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使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能够提升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辅助护理干预更能减少治疗时间,提升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