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及多层螺旋CT在细微和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2022-02-07 12:18
甘肃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隐匿性磁共振螺旋

梁 涛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99)

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是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指的是患者在受伤以后经X线片检查但是无法显影,且不具备典型临床表现,该病症具有极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可逐渐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表现,且可能诱发气胸以及血胸等并发症,若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地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残疾风险以及死亡风险[1]。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对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患者的重视度极高,为提升此类骨折患者的临床检出率,减少疾病误诊和漏诊的情况,临床上通常采用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对该病症进行诊断。磁共振成像具有多种优势,主要包括(1)绝对安全。没有辐射,对人体不会产生损伤,抵抗力较差的儿童和老人均可采用磁共振检查。(2)信息丰富:通过多序列、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方法掌握更多信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干、脊髓等病变的定性研究有明显优势。(3)图像清晰。多方位大视野成像,更加清晰地观察解剖结构及肿块的细微特点[2]。本研究主要分析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于细微和隐匿性骨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特抽选2019年5月—2020年8月部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以供今后临床疾病诊断方式选择作参考,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8月。依据患者的性别,男性例数占51例,女性例数占29例。年龄范围:年龄上限值为66岁,年龄下限值为27岁,年龄平均值(49.06±0.87)岁;病程范围:病程最长为7 d,病程最短为5 h,病程平均值(4.98±0.26)d。依据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患者占35例,占比为43.75%;重物砸伤患者占22例,占比为27.50%,高处坠伤患者占23例,占比为28.75%;依据临床诊断结果,鼻骨骨折患者占12例,占比为15.00%;髋关节骨折患者占14例,占比为17.50%;肩关节骨折患者占10例,占比为12.50%;髌骨骨折患者占17例,占比为21.25%;腕关节骨折患者占13例,占比为16.25%;足骨骨折患者占8例,占比为10.00%;踝关节骨折患者占6例,占比为7.50%。上述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入选标准: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隐匿性骨折的患者;精神状态、沟通交流能力正常的患者;经过X线片检查未发现骨折症状但是局部有不同程度肿胀感、疼痛感存在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性骨折的患者;有膝关节疾病史的患者;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处于妊娠期的女性患者;合并神经系统障碍的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分别为上述80例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详细检查方法如下。

多层螺旋CT检查: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开展检查,调整仪器参数为120 kV和110 mA,控制扫描层距在2.5 mm以下,获取相关数据以后通过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摄影以及多平面重建等操作开展相关处理,由两名以上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影像科医生阅片。

磁共振成像检查:利用磁共振系统为患者开展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T1WI、T2WI以及STIR序列参数进行调节。T1WI序列中,调整TR为500 ms,调整TE为15 ms;T2WI序列中,调整TR为3 600 ms,调整TE为97 ms;STIR序列中,TR调整为2 200 ms,TE调整为90 ms,调整T1为150 ms。分别开展冠状面扫描、横断面扫描以及矢状面扫描,调整矩阵为320×320,调整层厚为0.5 cm,调整间距为0.1 cm左右。由2名以上具备丰富临床诊断经验的医生阅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细微和隐匿性骨折的疾病检出情况。

多层螺旋CT检查提示受伤部位有骨皮质不连续情况或者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情况存在即可判定为骨折。

磁共振成像检查中,T1WI有不规则线状低信号或者条线状低信号存在;T2WI有高信号影存在。符合上述特征即可判定为骨折。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时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采用均数±标准差代表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代表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若数据间相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实验结果

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同多层螺旋CT检查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种检查措施的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情况 [例(%)]

3 讨论

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假阴性情况,此类患者实施常规X线检查常难以检出疾病,多数患者为骨折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出现局部肿胀和疼痛状况才发现疾病[3]。因疾病缺乏典型的骨折特征,且骨折断裂不彻底,导致常规X线检查难以检出疾病,提升疾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若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地诊治,随着病程延长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提升了临床治疗难度,降低了疾病治疗效果,且可提升疾病致残风险,加重患者精神及身体上的痛苦感[4]。

隐匿性骨折是指在骨折的早期,通过查体和一般的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骨折,但是确实有骨折存在,经过1~2周可在局部发现骨折的情况,将其称作为隐匿性骨折。隐匿性骨折是比较轻微的骨折,骨折断端没有移位,相对稳定,只有在骨折断端出现相应的坏死和吸收以后,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隐匿性骨折只需要相应的制动、固定、休息来让骨折愈合,预后都很好,不会产生明显的后遗症,但是如果隐匿性骨折没有注意,继续运动、活动而造成损伤,会加重骨折移位,产生后遗症。对于比较严重的损伤,若早期未发现骨折,一定要想到有隐匿性骨折的可能性,需采取相应的制动来预防。隐匿性骨折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主要以活动受限、局部疼痛等作为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常应用X线诊断,但X线对于隐匿骨折难以发现,故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较多后遗症,如软骨疼痛、软骨缺损等,部分患者还存在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隐匿性骨折而言,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能够有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完善,其卓越的成像技术、丰富的图像信息,有效提高了临床影像学诊断水平,具有非创伤性、无痛苦性、便捷性等优点。虽然多层螺旋CT对该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但是由于多层螺旋CT检查的分辨率不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符合率较低,因此,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不及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可观。而在磁共振成像诊断中,通过采用多序列成像显示患者病灶部位,能清晰观察患者周围组织病变,还能观察患者病变位置,对周围组织侵犯。磁共振成像检查一方面可多序列、多层面、多方位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成为患者的理想诊断方式;另一方面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对于隐匿性骨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磁共振成像通过多序列成像对隐匿性骨折提供了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能有效避免伪影,提高检出率,与其他诊断方式进行比较,优势较多,能显著提高检出率,预防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诊断骨折的方法较多,但是由于细微和隐匿性骨折具有特殊性,仅通过常规X线检查无法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对疾病治疗方案制定以及预后改善而言均存在严重不良影响[5-6]。多层螺旋CT为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诊断方式,是在单层螺旋C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检查措施,相比较于单层螺旋CT而言,其可利用多排检测器同时采集多层投影数据,减少扫描时间的同时,扩大每次扫描的覆盖范围,且可以提升Z轴的分辨率,以确保为疾病临床诊断提供优质的三维重建图像[7]。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根据患者身体长轴连续性、均匀性的旋转方向,以保证扫描数据准确且全面[8];与此同时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借助VR显示技术提升空间立体感,利用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现重叠区域复杂的结构,提升显影率,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有利参考依据。但是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微小及隐匿性骨折的过程中,若存在缺乏特质的骨皮质部位或者特异性低下的骨小梁部位,其检出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9]。

磁共振成像是随着医疗水平提升而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的影像学检查措施,同多层螺旋CT以及X线检查相比,其分辨率更高,可以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清晰度较高的影像学图像[10]。该项检查措施可对人体各部位展开多角度、多平面分析及成像,将全面的影像学信息提供给临床医务人员,以供其分析及了解受检者的情况,便于后续诊治方案的制定[11]。磁共振成像可以准确分辨出软组织病变情况,且复杂结构不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也可以快速找出病变部位,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开展评估,为疾病治疗争取时间,促进疾病预后改善。除此之外,磁共振成像扫描所获参数均可以成像,具有极高的显影率,有效降低疾病误诊率和漏诊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的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提示在细微和隐匿性骨折临床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可以准确检出疾病。究其原因,多层螺旋CT检查虽然可以反映人体内多种系统和脏器解剖关系,且对于结构重叠以及需要开展三维重建的复杂结构成像效果良好,但是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患者通常存在显著的骨皮质中断现象,且内部骨小梁断裂,促使骨髓有局部出血或者局部水肿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多层螺旋CT检查的疾病检出率,提升疾病漏诊率。相比较于多层螺旋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细微的解剖结构,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学数据,向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细微和隐匿性骨折提供良好条件,为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医务人员可以及时明确患者的病情,并且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阻滞病情发展的同时,促进预后改善。除此之外,磁共振成像通过T1WI和T2WI不断改变来确诊疾病,若T1WI显示骨皮质呈不规则线状,T2WI显示高信号,即可确诊疾病,该项检查措施具有无创、可反复开展等优势,且检查结果不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对病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细微和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隐匿性磁共振螺旋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旋风“螺旋丸”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奇妙的螺旋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