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关系分析

2022-02-08 13:43
技术与市场 2022年1期
关键词:财务收支责任检查

管 俊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财务部,陕西 西安 710038)

1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相似性

1.1 产生的根本原因相似

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经营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二者都是基于受托责任关系展开工作。尽管归属于不同的审计类型,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规范经营管理活动,实现审计目的。

1.2 工作基础相似

二者在进行实际工作时都是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如凭证、账簿、报表等。但财务收支审计是基础,除此之外,经济责任审计还需要关注董事会所制定的经营目标以及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等,因此范围较为宽泛。

1.3 审计程序相似

审计程序是指为完成审计工作所需的审计步骤。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实施审计过程大体上都需要经历计划、实施、报告、反馈等几个阶段。

1.4 监管原则相似

二者在执行过程中,都必须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保持中性、不偏不倚,审计人员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始终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要求进行审计,确保高质量完成审计工作。

2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差异性

2.1 审计对象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是被审计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相关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对本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实施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对企业主要领导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根据审计结果责令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督促落实。

2.2 审计内容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在于资产、负债、权益、损益类项目,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虚假列报;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核实主要领导人任期内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财务收支活动的规范性,以及有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等。

2.3 审计结果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是按照财经法规相关规定,针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情况进行的审计,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改善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责任审计在于通过对企业主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对各项经济指标分析后来评价其经营业绩。

3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之间的关系

3.1 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财务收支审计

财报使用者可以通过阅读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来了解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对一家企业进行评价的基础;经济责任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将外延进一步扩大,最终明确企业主要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3.2 财务收支审计为经济责任审计奠定了基础

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审计人员较多;而只有在领导干部任届期满离任时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由企业内审或政府审计机关人员进行,人员相对较少。为了统筹调动审计资源,推进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共享,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利用以前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问题核查是否整改。此外,二者都需检查企业有无贪污腐败现象,都需关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在实际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进入现场之前,要求领导干部提供任期述职报告,一方面有利于明确领导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审计人员后续核实检查的资料依据。

综上所述,财务收支与经责审计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二者有效联合起来,可节约审计资源,实现审计目的。

4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效联合的路径

4.1 将审计计划纳入到全年计划当中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任期的责任审计,时间不固定,如果被审计单位年初在制定全年的审计计划时,能够提前将例外的经责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一起列入到当年的工作当中,一旦出现领导干部任期期满需要进行审计时,便能合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政治巡察等多种形式,通过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抓住审计重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

4.2 领导干部要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领导干部任期期满,要重视对其工作的交接,同时对任期内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追溯;继任领导在此基础上要正确对待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深刻剖析根源,汲取教训,确保整改工作的全面落实。

4.3 拓展延伸审计内容

要加深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两者的扩展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将两者进行有效联合。财务收支审计是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期间的收支情况进行核实,若能将其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融入到经责审计当中,则能够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实质性问题,加强资金管理,保证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可结合被审计单位的收支管理实际,从以下几方面,将财务收支审计内容有效融入到经济责任审计当中。

1)资金管理。①审查其授权审批制度。②有无坐支、挪用等行为。③监盘现金。④抽查大额现金收支。⑤获取银行信用报告、已开立账户清单及银行对账单,实施函证程序,未收到回函则通过检查支持性文件来实施替代程序。

2)往来款项管理。①检查有无往来款项同时挂账情况。②分析账龄并实施函证,未函证的账款检查相关支持性文件。③对于预付账款,一是检查有无贷方余额;二是对于分期付款项目,检查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明确支付时间交付工程款;三是分析预付账款的款项性质,对于长账龄的款项要分析未核销的原因,并依据会计政策确定坏账损失的金额。

3)资产管理。①实地盘点,是否存在盘盈盘亏,注意职责分离、实物资产保管转态,是否存在毁损报废资产。②检查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是否存在权属不清现象。③获取相关文件,检查是否按照规定计提折旧、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应付职工薪酬管理。①检查应付职工薪酬与相应的成本费用是否存在勾稽关系。②取得被审计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的工资表,按照工资标准对照员工花名册进行抽样分析。③检查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计提与发放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要求。④对于年终奖关注是否存在跨期问题,是否需要调整。

5)费用支出管理。①检查款项性质,对于异常项目,关注本期变动较大的原因,追踪至原始单据,检查原始单据是否足以支撑经济业务。②检查大额支出是否符合公司审批权限、是否存在超支现象。③对费用支出实施截止测试,检查其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对于重大跨期项目的应作必要调整。

6)收入管理。①了解企业销售模式,结合销售模式审查分析收入政策确认的原则。②进行细节测试,对大额客户检查相应合同及发票、出库单、入库单等附件,判断业务是否真实发生。③实施截止测试,确认是否存在重大的收入跨期情况。④对毛利率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针对发生的异常情况做进一步核查确认,同时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⑤关注开票日、记账日和发货日,检查三者是否归属于同一适当会计期间是营业收入截止测试的关键所在;结合应收账款,对重要客户进行函证处理。⑥对于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关联交易,了解商业实质、关注价格是否公允,并检查相应的支持性文件。

7)营业外收支管理。①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政府补助相关文件,检查原始凭证,结合相关科目逐笔核查审计。②检查罚没支出、捐赠支出等罚款文件等,检查文件的内容是否真实发生。③检查固定资产报废等是否取得相关报废文件,文件是否经过相应层级的授权审批。

8)基建工程管理。①检查工程项目、规模是否经授权批准。②检查项目立项审批、合同执行、验收转固等环节是否完整准确。③关注招投标可行性研究等相关手续是否健全。④实地考察在建工程,现场观察是否达到使用状态,是否有正在施工的迹象,工程外观是否与其描述基本一致。⑤结合固定资产,了解转固政策,检查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是否及时转入固定资产。

5 相关建议与要求

1)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会对审计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防范风险,企业急需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团队。但目前企业的实际是部分审计工作者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审计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提高,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既要充分利用审计线索,对每个审计问题都必须搞清来龙去脉,又要不放掉任何蛛丝马迹,对发现的一切线索都要做到纵向审计到底,横向审计到边,把问题查深查透。提高合规意识,专业审慎执业,不断地提升整个团队的业务能力,使每一个审计人员都拥有一定的责任意识与学习意识,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够更加高效高质量地进行审计工作。

2)在大数据日益发展的同时,只有改善传统的审计手段才能事半功倍,审计工作必须要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要改变以往以人力为主的审计方式,采用现代的审计手段以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例如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技术等,可以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对企业信息进行优化分析,以便更好地做出评判,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3)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完善的内控体系可以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企业重大风险,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也是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审计工作与内部控制及其他监督检查形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落实工作任务。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能够针对重点审计领域快速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推动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财务收支责任检查
企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解析
新财务制度下的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研究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探析
Playjng with ch & sh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