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给学生减负

2022-02-09 03:40朱林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8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生语文

朱林杰

(宣城市郎溪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安徽宣城 242100)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减负,其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负是小学教学育中必须要进行的教学改革之路,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减负方面,不仅要减少学生作业,还要注意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成就感。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学生科学素养、独立思考、创新、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能有绝对的话语权,要让学生自由地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真实需要,从而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由于受自身的教育经历所限,往往无法在实际实施中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大量的情境问题,但许多问题缺乏启发性和针对性,致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二)僵化的语文教学模式缺少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发生了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然而,很多小学语文老师由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或是觉得自己的教学方式不需要发生变化,仍旧采用以前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教学上的改革,致使学生无法快速地接受新事物的变化,进而无法掌握新的语文知识。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不能一味地照搬旧的教学方式,要在教学上有所创新,在新旧知识更替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自身语文教学水平。[1]

(三)注重教科书而忽视课外拓展

小学生在智力发育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就需要小学老师、父母的指导,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但在以往的小学教育中,很多小学老师过分强调学校对小学生的测试,注意力集中在学校的考试上,只注重教材,对小学生课外语文知识缺乏指导。课外的语文知识对学生的语文教学同样重要,可以让小学生学到很多以前从未接触的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减负”活动的意义

(一)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但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情况,而且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和训练活动,导致学生的课上课下的时间就会被大量的作业给占用,在这种压力下不但无法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反而会让小学生产生一种畏惧,从而影响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而在课堂上应用“减负”的理念,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玩耍,把学和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为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语文这一实践性的课程。[2]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里,由于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到实际活动中去,从而影响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课堂上应用“减负”的理念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在教学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学生减负的对策

(一)在教学内容中设计“生活”

1.营造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营造生活情境,挖掘日常生活中有关语文的素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平台。生动的教学环境能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实现对生活“语文化”的认识,使小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有心人。[3]

例如,在讲授《祖父的园子》时,作者用生动的文字描写在童年时“我”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跟着祖父在园子里栽花种草、种白菜等,进而激发学生对园子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视频,并用优美的音乐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去过类似的园子?园子里都有什么?语文教师要及时改变观念,创新讲课方式,将抽象的语言转成生活中的画面,使学生深入语文课堂之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养成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小学生对此却常常熟视无睹,或者知之甚少。基于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创新观念,强化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授《牧场之国》时,因为小学生不熟悉荷兰的风景,理解这篇文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拉近小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假期出去旅游时会遇到导游讲解知识,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导游队伍,分别是“荷兰草原”和“荷兰水景”,看看哪组导游队伍介绍荷兰风景更能吸引游客的兴趣。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小学生都会踊跃参加,有的讲解荷兰风景的照片,有的大声朗诵荷兰风景的特色,课堂氛围比较活跃,让小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

(二)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营造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丰富有趣的学习空间,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续地体会到语文的迷人之处,并能使其自觉地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减负的效果。

比如,小学语文老师在讲授《落花生》的时候,就可以把情境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上。在备课时,可以将重要的知识和材料有效地结合起来,做成PPT或者短片,比如“我”和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花生”的情境。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按照教学内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耐心、认真地倾听,并及时参加小组讨论,提出探究意见,但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然后,老师根据各个小组在讨论中发现的错误和遗漏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灵活的课堂气氛中打破时空的局限,真正地进入到课本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好地吸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科学性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减负活动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质量。在实施减负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松鼠》的时候,要想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松鼠的形态、外貌等,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松鼠的图片,并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课外知识的讲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单纯地讲解语文课文,学生对于这篇课文内容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耗时,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教师通过播放与文本内容相符的多个场景,使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四)创新作业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测验主要是以笔试为主,老师往往会安排大量的作业,并采用“大撒网”的策略来避免科目考试内容的疏漏。然而,这种方法与教学实践背道而驰,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从而影响其个性发展。基于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创新语文作业形式,布置开放式作业,设计学生特长、提高学生能力的作业,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4]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的“减负”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减负教学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要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用多元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让老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引导者,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在课堂上,有效的提问也可帮助学生把握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而把消极的学习转变成积极的学习。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设置巧妙的问题,设计特定的情境。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确保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独立思考,这就是“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

(六)把握教学节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顺利进行,使其达到真正的减负效果,必须把握好教学的步调,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心理压力,提高其小学语文水平。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系统地进行教学,把握好“激进”和“缓和”的比率,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既不会对学生的身体和生理造成压力,也能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得到优化,使教学的节奏和方法更能适应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同时,在小学阶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征和学习方式,合理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节奏,使学生不至于觉得枯燥无味,也不会使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效果。

例如,在“将相和”教学中,在明确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差异性,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在课文结束后及时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例如,老师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提出一些问题:在这篇课文中,分别讲述了蔺相如和谁的故事?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请罪?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给予科学的评价,以提高小学生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活动的自信心,并能起到指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问法既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的心理负担,又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关键,真正地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效果,从而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减负”的教学目标。

(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自由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推行有助“减负增效”的模式,清楚界定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导角色。教师应改变教学态度,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从而充分展示小学课堂语文教学减负增效协同效应的好处。参与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分配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身上,让他们在阅读和思考上更加灵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在向学生教授《赶路》的内容时,要从作者那里了解浪费时间的遗憾,澄清作者对未来的疑虑和困难,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短暂的,要珍惜和把握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从这个起点开始,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让学生试着计算8000多天的年数。为什么时间很短?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历来熟悉本文的内容。为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教师应为学生安排这样的教学作业,让他们阅读:比如描述本文中的平行、模仿和比喻方法,感受时间的流逝。然后结合人生经历,告诉我为什么时间这么匆忙。最后在研究了这篇文章之后,你发现了什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向学生提问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有效地拓展学生对问题的认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草稿中写答案。在跟进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听取其他学生的回应,并与他们的回应做出比较,使学生及时发现一些思维偏差,纠正错误。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加深对本文重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足。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认知。在这节小学语文课中,教师让学生充分表达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有效地分析和学习课文,为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减负”又“增效”环境下,学生在快乐地学习,不断地成长,强化自身综合素养。

结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实现学生的“减负”,就是要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及负担,把闲暇时光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经验,从而达到以生为本的目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教学艺术,不断地优化、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