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2-02-09 07:09赵泽仙
三晋基层治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义利观命运共同体

赵泽仙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贵州 毕节 5517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刻洞悉国内外局势、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度关切全人类前途命运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理念聚焦当今人类前途命运的时代追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全球问题的探索和解答,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197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意识、政治智慧、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简单继承,而是立足于当前时代背景,在理论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化和超越。

一、倡导建构全球化平等交往的国际社会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世界各国无论贫富、大小、强弱都要平等交往,打破了中国古代以地缘为基础的交往模式和等级观念浓厚的交往观念。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2〕5-6这种新型国际交往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关交往理念的历史性超越,为全球治理和国际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在国际社会中积极推动构建以经济合作、政治互信、文化互容为路径,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周边、多边、大国、发展中国家等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树立“中国式”的新型交往观。2014年3月,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3〕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种矛盾相互叠加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平等尊重、和谐包容的态度,坚守自己的立场,呼吁各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多边主义,倡导构建平等交往的国际社会新秩序。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打破了传统的狭隘交往思想,从内容、领域、范围、广度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的发展之路,为世界各国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倡导坚持新时代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在古代中国,以儒家重义轻利为主流的传统义利观认为,“社会是人群组合而成的集合体,每个人自由在群体中才能生存、发展,群体高于个人,个人利益应服从于集体利益”〔4〕220。这样的义利观蕴含着义利结合的辩证统一思想,但也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差别。认为每个人只有恪守己责、安分守己、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才能维系群体的稳定和实现身份的价值。儒家的这种群体意识和等级观念明显具有传统义利观的阶级性,尤其是宋明理学提倡的“存天理,去人欲”将重义轻利的思想推向了极端,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义”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实际,提出了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义利观”,强调要正确看待“义”和“利”的关系,要将“义”放在“利”的前面,而不是只以追求利益为目的。这是一种新型的道德观,对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有重要意义。如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秉持什么样的义利观,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地位,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向何处走、如何走的问题”〔5〕53。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非洲国家时,首次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义利观的内涵,即“真、实、亲、诚”。他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在尊重非洲国家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加强团结合作,同时愿意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争取义利共赢,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在此后多个国际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正确的义利观进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的阐释,义利观的内容也逐渐得到完善和充实,主要是指在对外交往中,要坚持“义”,即“要以道义、仁义、正义、情义、信义等作为检验外交活动的尺度,不做不义之事;同时,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并不是说不能追求利益,而是要追求符合‘义’的利益,要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尊重和保护他国利益,寻找将本国利益和他国利益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力求实现惠及世界人民的大利”〔5〕54。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义利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主张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人类共同利益、各国利益、人民利益连在一起,旨在摒弃冷战产生的零和博弈思维,倡导合作共赢、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方案,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对传统义利观的超越式解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未来国际地位和作用的战略谋划,对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和国家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倡导构建新时代全球人类自由联合体新理论

纵观历史,我国传统文化多在一定地域或领域内注重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汉代开始,中国逐渐呈现出吸收借鉴、包容互惠的良好氛围,儒家文化注重从诸子百家、道家、佛家思想中吸取优秀成分。即便经历朝代更迭,这种良好氛围也一直延续。封建社会晚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关起门来发展自己,忽视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结果造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衰落,逐渐落后于西方文明,拉开了中西文化发展的距离。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国际视野关切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破了过去国与国之间单线联系、封闭孤立、沟通不畅的旧模式,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是关乎全世界人类共同命运和发展的思想战略。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始终秉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社会发展理念,呼吁树立全人类共命运的大局意识,着力建设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友好关系,努力消解不稳定因素对整个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和包容中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中巴、中越、中哈、中印、中韩等双边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东盟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多边命运共同体。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演讲时指出:“亚太各经济体利益交融,命运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个动态平衡的链条中,每个经济体的发展都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连锁反应。我们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以自身发展带动他人发展,以协调联动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传导正能量,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6〕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阐述了各经济体休戚与共、共生共存的重要性,同时体现了大国领导人真诚希望各经济体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当前,中国共产党与160多个国家56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价值理念,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因此,中国将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这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和承载体,继续扩大遍布全球的“朋友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彼此交流和合作中共商大计、共谋发展,推动各国各民族文明不断进步。

四、倡导建立全球性共同发展的生态新体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视天人为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历代思想家所倡导的“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天人并生”等思想,都把宇宙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万物无不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要尊重和爱护天地间的一切生命,强调人与自然相互协调,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4〕10。这种生态思想体现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观念,但是掩盖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方面,把人与天地万物均视为宇宙总体的一部分,过多地强调自然界与人类具有共同的规律,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然界与人类历史各自的特殊规律,忽视了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斗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关怀,在价值理念和认知方式上实现了两者的高度切合,都主张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尊重和呵护自然,并以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全面发展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7〕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观立足于新时代,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审视人类社会,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构筑绿色发展、清洁美丽的全球生态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并将其作为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力、不断深入,取得了积极的进步和发展。这体现了我们在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方式,在尊重、融入、顺应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衡与统一,形成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共存的正循环。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着人类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形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构筑新的生态体系,致力于建设一个美丽清洁的世界,它内含一种新的全球生态文明发展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单方面强调融入自然的超越。

五、倡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民本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坚持“民为邦本”的平等理念,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我国历史上的社会秩序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其产生土壤是中国等级观念浓厚的传统社会,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平等观念缺乏公民权利的内容,只是一种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爱民、重民、保民、利民观。

习近平总书记深受中华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固本邦宁”思想的影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改革”。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具有鲜明的平等性和与时俱进性,与中华传统文化中“亲亲尊尊”平等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宏观层面而言,以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就微观层面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包含的平等,是指全方位、多层次的平等,包括权利平等、教育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人格平等等观念,只有每个人真正享有各个方面的平等,才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发挥主人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天下、畅怀古今,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以“人类”为单元的世界观和以“人类福祉”为价值取向的平等观,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打上阶级烙印的平等观的超越。他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7〕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背景下,它与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强调民主,国家的大小事务交由人民作主,这就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公民权力”的局限性。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着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将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为各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更大的可能。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8〕拥有深厚的政治智慧、伦理意蕴、治国理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支撑。新时代,我们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因优势,立足国内外发展实际,科学把握和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意蕴和国际价值,做到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传承,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猜你喜欢
义利观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命运秀
孔子义利观内涵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儒家义利观及其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