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质量的审视与提高

2022-02-09 08:09宫金涛周德来
冰雪运动 2022年6期
关键词:滑冰教练员俱乐部

宫金涛,周德来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体育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1 引言

速度滑冰是一项比拼速度的冰上运动,对于滑冰者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1]。在我国,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在冬季项目中取得过较好的成绩[2],群众基础相对其他运动更加深厚,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许多青少年甚至是儿童都已经通过体育俱乐部或者学校体育接触到了速度滑冰项目。随着国家“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规划的实施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文化不断普及[3],速度滑冰的大众参与度不断提高,目前不仅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了速度滑冰课程,社会上的速滑俱乐部数量也持续增加。作为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速度滑冰能够增强身体的灵活度,强健体魄,培养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北方地区,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进行速度滑冰运动的诸多益处,将孩子送往专门的培训班、俱乐部等机构接受专业的训练。

速滑俱乐部作为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迅速增长的冰雪产业项目之一,吸引了许多曾经的速度滑冰专业运动员前去任职,他们在俱乐部中指导速滑课程,传授运动技巧和相关运动生理知识。速滑俱乐部作为大众体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发展好速滑俱乐部,尤其是重视速滑俱乐部的初级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播速滑文化和技能,符合我国体教融合的发展方向。同时,速滑俱乐部有助于发现具有运动天赋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竞技速滑提供好苗子,努力为国争光[4]。然而,尽管速滑俱乐部发展迅速、数量繁多,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若干发展瓶颈问题,俱乐部的全面优化还存在极大空间。本文通过对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的优化提供思考的方向和建议。

2 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速滑俱乐部主要开设在我国北方地区,在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居多,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速滑运动群众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速滑俱乐部的初级教学师资多是由退役运动员担任,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传统陆地训练与冰上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初级生源多为年龄在3~12岁的少年儿童,身体发育尚不完全,对于速滑训练中的安全性和教练的专业程度要求很高。

2.1 师资力量方面

速滑俱乐部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冰雪运动教学模式。在其他国家,对于速滑俱乐部各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包括俱乐部的运营、教学等多方面内容。例如,美国的速滑俱乐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质,教练在速滑俱乐部中起到核心作用。首先在教练的数量上,美国速滑俱乐部中的教练多为团队形式,由1名主教练和多名教练助理组成,其中对于主教练的级别要求较高,助理教练根据主教练所拟定的训练计划具体指导训练。另外在教练的资质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所有俱乐部的教学都需要具备专业的速滑能力、相关的医疗资质、优秀的教学水平等条件。汪宇峰[5]等研究了美国速滑俱乐部的运营现状,认为美国速滑俱乐部的模式相对成熟,在制度体系上更加完善,教练员除了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之外,还接受过专业化的教学培训及具备运动生理学等相关知识。在我国,速滑俱乐部相对于专业运动队伍师资力量而言还比较薄弱,俱乐部师资多为退役运动员或是年纪较轻的现役运动员,且兼职比例较大。尽管教练员具备较高的速滑技术,但是有一部分人缺乏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对学习者的整体指导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我国,目前速滑运动启蒙的重要途径是参加体育俱乐部。由于初级的速滑参与者多数年龄较小,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因此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运动保护,这对于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练员也应具有较多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曾经的勤学苦练已经无法培养出真正具有高运动水平和强健体魄的选手,训练需要更加注重科学方法。谷梦婷[6]等通过对高校滑冰社团的研究,发现了即便是依托于北京体育大学这样的专业高校,滑冰社团依然存在教学组织不够规范的问题。我国速滑俱乐部的教练员多数具有较强的速滑业务能力,但是在理论知识方面相对薄弱。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教练员培养与考核机制,我国速滑俱乐部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此外,速滑俱乐部教练员分工不明确,比如专项教练、体能教练等角色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划分。

2.2 教学模式方面

由于速滑俱乐部具有营利目的,因此在生源选择上基本没有太大的限制,这就造成了俱乐部成员的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在初级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好坏和个人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国内速滑俱乐部教练员多数采用集体训练的方式,尽管已经初步具有因材施教的意识,能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但是受制于场地、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落实效果不佳。另外,由于速滑俱乐部是近年来才蓬勃发展的行业,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具备建设智慧冰场、实现多媒体检测等现代化的条件。此外,教练员讲授的内容往往自成体系,行业内没有统一标准,也导致一些学员因为各种因素转换俱乐部之后,学习内容难以衔接。

速滑教学是实战与理论、陆地训练与冰上训练、体能训练与技巧训练等多方面结合的有机统一体。速滑俱乐部的教练员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资金不足、俱乐部管理形式制约等,采取的教学手段通常较为单一,主要以实战课为主,缺乏系统化、统一性的理论讲解。韩国研究学者金允万[7]提出,韩国的速滑运动员技术一流不仅与科学的运动装备有关,还与系统化的训练有关。正因重视运动教学和教练员管理,才使得韩国速滑俱乐部训练的效果较好。同时,该研究者也对速滑教学俱乐部教学中教练员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了系统阐述:教练员不仅要为滑冰者提供速滑技术方面的指导,还要对他们的身体、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把握,以提供更好的教学。当前,国内速滑俱乐部实际教学中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陆地训练、冰上训练、力量训练等模块的划分和比重还有一定的不足。在科技手段运用上还存在较大短板,例如难以使用科学手段监测参与者的身体机能数据,教练员对于学生的状态把握基本凭借经验,不够符合科学训练的要求。初级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别较大,教练员需要善于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进行指导,比如分组训练、以赛促学等。但是由于俱乐部与专业运动队不同,其具有营利目的,有时一节初级训练课中人数过多,教练员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俱乐部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仅仅采用手把手教学、语言说教、肢体示范等传统方式,不易引发学生对自身技术动作的感悟,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3 教练员培训体系方面

国内速滑俱乐部普遍缺乏对教练员的系统培训,在考核方面各个俱乐部之间也存在不同的标准。部分俱乐部每一学期教练员都不同,采取“谁有空谁来带”的模式。尽管从一方面来说这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同的教练员具有不同的教学观念,初级学生正处于建立运动规范、学习运动知识的重要时期,频繁变更教学方式对于初级学生而言弊大于利。因此,教练员需要接受完整系统的培训,除了专项技术能力外,运动理论知识、与孩子和家长的沟通等多方面内容也需要纳入教练员的培训体系中。教练员要不断跟随时代的步伐,在训练理念、运动装备等方面都要了解当前最新的趋势,而不能只是将自己的教练所教的内容代代相传,这样不利于俱乐部教学的创新发展。另外,初级学生在速滑训练中还不具备强竞技性,主要应以开发潜能、培养兴趣为主,这对于运动员出身的教练员来说必须要通过培训完成观念的转变。通过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劳逸结合,而不是用对待专业运动员的方式来对待初级学员,这就更加强调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频率方面,目前国内速滑俱乐部的教练员培训频率很不固定,有的每月1次,有的半年2次,整体上没有规范,培训后的考核也不到位,使培训成了参与即可的形式主义。但实际上,速滑俱乐部教练员的培训非常重要,据调查,教练员培训考核制度更加完善的俱乐部通常招生人数也更多,向专业队伍输送的后备人才比例也较大。由此可以看出,教练员培训体系是否完善与速滑俱乐部教学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

3 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

3.1 加大投资支持力度以吸引优秀师资

优秀的师资是俱乐部生存发展的根本,俱乐部运营管理者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吸纳优秀的师资参与到俱乐部教学中去。对于有经验、有能力的教练员要给予足够重视,对于有活力、有潜力的年轻教练员要提供更多积累经验的机会。要对教练员的专业能力、教学经验、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等进行全面重视,提高教练员准入门槛,坚决杜绝不具备教练员能力者参与训练指导,注意及时引进国外的先进师资。另外,要完善优秀师资“以老带新”制度,鼓励有经验的教练员分享教学经验,鼓励年轻教练员虚心学习,不断增加实践实操比重。不仅要关注专项技术教练员,速滑俱乐部也要在器材师、营养师等岗位人才方面进行优化保障,全方位提升俱乐部的教学质量。

3.2 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速滑俱乐部要引导教练员加强学习,注意教学理论知识和手段上的更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在速度滑冰教学模式方面,国内已有诸多理论的研究,可以作为提升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质量的有力借鉴。例如,杨光[8]提出教练员可以在教学中使用诱导法,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速度运动的认识,还能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速滑技术水平。汲昌霖[9]对照韩国速滑联盟机制中存在的激励失效现象,指出在中国速滑俱乐部的教学中,社会、教练员和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要融合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而非照搬照抄速滑高水平国家的经验。由于俱乐部课程的重复性相对于高校或者专业运动队来说较强,对此杨莉[10]认为循环式教学模式的内容创新速度慢,课程练习密度大,从而导致学员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吸收效果不好。因此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优化,将实践课、理论课、比赛课、网络教学等合成有机的统一体。韩冬梅[11]结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分析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速滑教学中的运用,认为使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方法上,李萍[12]认为游戏比赛法在速滑教学中具有优势,由于初级学生年纪普遍较小,游戏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对挖掘潜能、培养兴趣非常重要。吴金文[13]总结了速滑教学的多种方法,比如诱导法、快乐教学法等,提出在速滑俱乐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有利于提高速滑学习效率。总之,游戏化教学、提高教学的科技化程度、分组分层教学、阶段性评价等多元化的手段都应当纳入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的体系中,进而提升教学活力。

3.3 重视教练员培训和速滑项目宣传

常态化的教练员培训能够促进速滑俱乐部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政府应当为速滑俱乐部培训创造更多的机会,如组织国家优秀运动员和优秀教练员面向速滑俱乐部开展授课,在经验和理论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教练员培训要做到岗位知识、工作能力、思想素质的有机统一,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任慧莹[14]等通过分析比较中国和加拿大教练员的培训情况后发现,加拿大的教练员培训体系更加完整,分工明确、培训经费充足、考核更加全面,而中国教练员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差。因此要充分重视建立完整的教练员培训体系,使教练员具有充足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并通过逐级晋升和大量考核提高其综合素质。

健全内部培养机制的同时,速滑俱乐部也要重视速滑项目的对外宣传。叶云和张一鸣[15]对安徽省少儿速滑俱乐部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家长是影响速滑俱乐部生源的重要因素。一些家长缺乏对于速滑运动的全面认识,导致优秀的速滑苗子难以接受到正规的培训。因此,对速滑项目的宣传是速滑俱乐部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积极的宣传能够让初级学员的家长充分认识到进行速滑运动的益处,这有助于为我国的速滑事业提供后备力量。

4 结语

我国速滑俱乐部的发展前景广阔,在冰雪文化宣传和冰雪运动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速滑俱乐部模式的兴起不仅给大众提供了参与速滑运动的机会,也有助于后备力量的培养,但当前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中尚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练员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各种问题。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发挥导向引领作用,帮助速滑俱乐部提高发展规格和层次;速滑俱乐部应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健全培训与考核体系,强化教练员的指导能力;积极向专业运动队和先进国家学习,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中;加强速滑项目外部宣传,扩大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以此倒逼教学质量的优化。在此格局下,北方地区可以利用环境优势做好示范,带头提升速滑俱乐部初级教学的质量,为我国速滑事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滑冰教练员俱乐部
奥运会滑冰
“雨课堂”平台用于滑冰课的初步实践
小老鼠滑冰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小兔毛毛 学滑冰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