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增生性回肠炎的临床诊治

2022-02-09 16:24岳云龙关喜冬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肥育传染肠炎

岳云龙,关喜冬

1.图们市农业农村局,吉林图们 133100;2.图们市石岘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图们 133100

养猪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猪增生性回肠炎病例发生,需要饲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日常的观察工作,掌握好发病原因,熟悉临床症状,了解诊断方法,才能做好该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工作。

1 发病原因

猪增生性回肠炎,又称之为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等,是由细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属于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病于保育猪或生长肥育猪[1]。该病传染较快,带来的危害与损失较大。一般情况下,多发于猪场,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猪场环境较差,忽视日常的消毒、通风、灭菌;第二,猪场饲养混乱,未能做好隔离饲养,且数量较多,增加感染的概率。比如刚开始发病于保育猪与肥育猪,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与分开饲养,就会波及到成年母猪身上,进而出现大规模发病;第三,饲料转换方式不当,饲养人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且养殖水平较低,与专业人员的互动交流较少,导致患病频率与数量不断增加;第四,养殖人员缺乏预防观念,忽视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导致影响范围较广。比如在保育猪或生长肥育猪的养殖前期,没有严格遵循检疫要求,未及时接种疫苗。喂养中营养不均衡,忽视生长过程的监管等;第五,病猪与带毒猪,是猪增生性回肠炎的主要传染源,即使是亚临床感染的病猪,也会经过粪便进行传染。且养殖场内部的水源、饲料、用具、环境,以及饲养人员的衣物,都会成为该病菌的传播渠道,最终引发疫情;第六,各种应激和不良饲养管理,也会引发猪增生性回肠炎的发生。包括热应激、冷应激、饲养密度过大、混群、水源质量低、饲料受到污染等,或者部分饲料添加剂。包括连续使用的产房、保育舍,都可能存在着该病菌,从而引发大规模感染。

2 临床症状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患有增生性回肠炎的病猪,几乎为保育猪或生长肥育猪。其临床症状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第一,急性型。多发于4~6月的保育猪,尤其是较为肥胖的幼猪。最初为排泄血水状粪便,食欲下降,体温较低,随后会立即死亡;第二,慢性型。患病猪的体温较低,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佳且明显减退,背部毛皮杂乱粗硬,站立时间较少,经常躺卧于地面,眼神黯淡无光,眼角分泌物较多[2]。机体消瘦速度较快,虚弱乏力,与正常猪差异较大。此外,病猪的粪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暗色的水样便,呈沥青色水泥样,还混杂着血丝。部分病猪还伴随着腹泻症状,导致机体越来越消瘦,最终出现死亡;第三,亚临床型。多发于生长育肥猪,病猪排泄稀软或水样状粪便,但肤色正常,无其它明显症状。随着病猪的生长,会发现其生长发育十分缓慢,与正常猪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该病菌主要侵害病猪的回肠上皮细胞,待与上皮细胞融合后,就会形成液泡,逐步进入病猪的体内,然后与能量、氨基酸等融合繁殖,最终引发病猪死亡。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猪增生性回肠炎的侵袭力很强,且死亡率非常高,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诊断方法

在病死猪的病变部位剖检时,发现病猪的可见回肠与部分小肠黏膜,出现明显的增厚现象,且存在着明显的出血或坏死,小肠的上皮细胞也出现了明显的增生,整个肠系膜出现了肿胀,肠腔内部有胀气以及分泌物,部分肠腔出现了积水[3]。部分病死猪的小肠末端,还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增生现象,以及凝固性坏死,肠腔内部有大量的血液,粪便呈沥青色、黑色水样状。结合病猪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剖检,以及对各生长阶段的活猪进行抽血检查,最终排除了其他疾病,确定为增生性回肠炎。在临床诊断时,一定要做到严谨、科学,防止出现误诊或漏诊,从而引发死亡,最终为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猪增生性回肠炎与猪痢疾非常相似,因此就需要进行精准判断与排除。且诊断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否则将会导致病猪的肠黏膜严重损伤,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由于不同临床症状的病猪,其回肠段肠壁的病理变化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为诊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实际诊断中,也需要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进行慢性、急性、隐性感染的判断,然后诊断确定。可以先根据病猪的粪便进行判断,接下来观察回肠结段肠黏膜的病理变化,然后采用血清学进行检查,可以使用EILSA制备的细菌作为抗原,检查病猪血清中和抗体,最后确诊。此外,还需要采用病原学进行检查,并且与数据库进行对比核实,确保诊断结果的精准性。

4 防治措施

当保育猪或生长肥育猪患有增生性回肠炎之后,就会出现大规模的传染,虽然死亡率较低,但是猪群普遍会出现腹泻,机体日益消瘦。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就会引发死亡。因此就需要从预防与治疗两个角度入手,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保障保育猪或生长肥育猪茁壮生长,为养猪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首先,在预防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猪增生性回肠炎,多发于断奶后和肥育猪阶段,尤其是月龄在2~3个月的肥育猪,发病率高。此外,该病具有冬春季节高发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有半个月的潜伏期,因此无法及时发现与诊治,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这时就要高度重视前期预防工作,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降低该病的发病概率;第二,养殖人员需要对该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做好分类。如急性型、慢性型、亚健康型三种,每种的症状不同,预防治疗方法不同,都需要养殖人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向专业人员请教经验与方法,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第三,该病的感染与传播,与猪场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养殖人员,就需要定期进行猪圈的打扫、通风、消毒,保持猪圈卫生干净整洁,为保育猪与肥育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虽然病猪体内的细胞对于一般的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但是对于季铵盐和含碘消毒液比较敏感,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消毒剂,做好消毒工作。此外,还要将不同时期的猪进行分开饲养,从而降低感染概率,保障幼猪茁壮生长。如果条件允许,需要在猪圈建设中加大资金投入,实现现代化养殖,做好防疫工作。主要是因为猪增生性回肠炎容易发病在温差大、湿度高、卫生条件差的养殖场,因此在预防中,就必须从源头切断与阻隔,防止该病的发生。该病菌会在病猪的排泄物、猪舍角落、饲料等中生存14 d以上。但是干燥的环境不宜生存,可以使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杀菌,时长为0.5 h左右;第四,一旦发现患病猪,就要立即将其隔离饲养,并且进行粪便清理、杀菌消毒,降低传染率。然后仔细观察发病猪的症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饲养管理、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快速帮助病猪康复;第五,养殖人员要根据幼猪的生长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健预防策略,严格控制好各种应激因素,有效控制该病的感染与传播;第六,该病在啮齿类动物中,也会繁殖与传播,因此养殖人员还要做好灭鼠工作,有效切断该病的传播源头,降低感染概率;第七,在预防中,还要进行后备种猪的慎重选择。

其次,在治疗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症状不明显的养殖猪,可以在饮水中加入20 g泰万菌素和绿益态,主要以增强抵抗力为主,连续饮用14 d左右,就可以快速恢复正常,防止该病继续传染;第二,对于慢性患病保育猪,在饲料中加入泰乐菌素和肠泰,饮水中加入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根据病猪的生长情况进行用量的控制,连续服用14 d左右,促使病猪快速康复。而慢性患病的肥育猪,需要在饲料中加入泰乐菌素、肠泰和回速壮。一方面提高病猪的抵抗力,促使其快速康复,另一方面是为了提供充足的生长营养,防止其过度消瘦。在饮水中,同样加入阿莫西林,连续服用14 d左右,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第三,对于腹泻严重的保育猪或肥育猪,需要交替使用恩诺沙星注射液和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采用后海穴注射方式。恩诺沙星的用量为2.5 mL/kg,环丙沙星的用量为5 mL/kg,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4 d左右,需要一边注射,一边观察病猪的变化,必要时延长注射时间;第四,对于出血性腹泻严重的病猪,需要注射止血敏,采用颈部肌肉注射方式,每头猪的用量约为5~10 mL,每天2次,连续注射3 d左右;第五,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大规模传染,还需在饮水、饲料中加入泰万菌素、阿莫西林,连续服用7 d左右,配合药物治疗方式;第六,不同生长时期的病猪,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药物用量也不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病猪的生长情况进行科学制定。在疾病治疗的同时,还要补充微量元素,强化营养,才能提高病猪的抵抗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猪增生性回肠炎,是一种多发于保育猪与肥育猪身上的肠道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率与传染率高的特点。如果一旦发病,没有及时诊断与治疗,就会导致病猪死亡,给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对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方案,降低发病与感染概率,促使病猪快速康复,为养殖人员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推动我国养猪业的高速发展。

猜你喜欢
肥育传染肠炎
肉牛育肥技术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传染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羔羊肥育技术
肠炎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