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 XIST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22-02-09 21:43佘春晖刘斌
关键词:失活免疫性染色体

佘春晖,刘斌

作者单位:26600 山东青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以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s)阳性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学特征往往提示肝内中小胆管有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包括 NK 细胞,B 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PBC好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 1∶9,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1]。

为了与只有一条X染色体男性之间的免疫平衡,女性会在发育中随机失活1条X染色体,其中的关键性元件就是——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XIST)。LncRNA XIST是X染色体失活的特异性转录本,与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的异常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2]。

刘斌团队探讨了 LncRNA XIST 在 PBC 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免疫细胞(NK 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中的差异,以及 LncRNA XIST 对 PBC患者Naïve CD4+T细胞增殖、分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健康对照者,PBC 患者外周血中的NK细胞和 CD4+T 淋巴细胞中 LncRNA XIST 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并且可以清晰的定位在细胞核上,而在B 细胞,CD8+T淋巴细胞中无明显差异。利用慢病毒干扰 PBC患者Naïve CD4+T细胞中LncRNA XIST 的表达发现,LncRNA XIST可以促进Naïve CD4+T细胞的增殖[(1.39±0.02)vs.(1.68±0.02),P<0.05]。通过Naïve CD4+T细胞与胆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发现,干扰LncRNA XIST的表达可以减少Naïve CD4+T细胞IFN-γ,IL-17,T-bet和RORγt的分泌,从而降低Th1和Th17的细胞比例[(5.88±1.18)vs.(2.64±0.79),P<0.01;(4.91±1.51)vs.(2.3±0.76),P<0.05)]。因此证明了LncRNA XIST 在 PBC 患者 Naïve CD4+T细胞中的高表达会刺激Naïve CD4+T细胞增殖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导致Th1和Th17比例升高,从而促使了PBC疾病的发生[3]。

评论

PBC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但是具体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Naïve CD4+T细胞通过分化成为Th1,Th2,Th17等效应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效应细胞分化的方向取决于细胞因子 IFN-γ,IL- 4和 IL-17等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Th1/Th17免疫平衡的异常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被多项研究证明,但是其具体作用通路以及靶点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以女性多见,比如PBC、SLE、PSS等,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其作用机制不明[4]。表观基因组学是对细胞遗传物质整套表现遗传修饰的研究。其最常见的例子之一就是女性个体中的 X 染色体失活,前期研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现了 XCI 的变异,包括SLE和PBC等。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异常表达的LncRNA XIS与X染色体上的基因逃避沉默具有相关性。对SLE患者外周血中的B细胞进一步分析发现,LncRNA XIST的异常表达可以通过影响X染色体的失活,导致SLE患者X染色体相关的基因——lr8基因发生沉默逃逸,从而促使SLE疾病的发生[5]。因此,LncRNA XIST在女性易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及确切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失活免疫性染色体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发现钠通道快速失活新机制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高温保护机制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进展
能忍的人寿命长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