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的书学思想“尚古”

2022-02-09 06:16张玳腙
书画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书学结体二王

文_张玳腙

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赵孟是元代的书法、国画等艺术领域的领导者。在书法方面,他提出了“复古”的书学思想,是想通过“与古为徒”一改当时书法艺术的萎靡之态。赵孟推崇“二王”,同时对复兴篆、隶、章草等书体有积极贡献。他的“复古”书学思想也影响了元代的书法发展。

元代是历史上由蒙古族统治的朝代,民族矛盾比较突出,当时的统治者主要将民族统治问题和政策的改革作为统治内容[1]。以赵孟为代表的汉族文人士大夫虽身受官职,但并无实权,政治上被异族钳制。其入仕的抱负难以实现,遂利用文化艺术来延续传统典范,加上元人推行一定的汉化政策,元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外族的掌权而被隔断。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赵孟担起了文艺复古的重任,为其复古思想打下了基础。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的书法风格特征,让元代文人书法一开始并不知道该怎么发展,加上元代的书法根基并不牢固,也让赵孟产生了先学习古人技法的想法。由于特殊的身份以及自身过硬的知识与才华,赵孟被朝廷起用且受到了皇帝的宠爱。但因为民族歧视和排挤,他并不能施展远大的抱负,由此转向书画艺术,提出复古的书学思想,让正统文化血脉得到传承。

其实,在南宋,书法的发展就逐渐式微,北宋苏、黄、米、蔡之后就没再出现过与其并肩的书家。李嗣真曾经说道:“今之驰骛,去圣逾远,徒识方圆,而迷点画,亦犹庄生之叹盲者,《易·象》之谈日中,终不见矣。”加上宋的灭亡,书法的发展更是跌落谷底。赵孟《论书》诗中说:“书法不传今已久,诸君毛颖向谁陈。”赵孟在其书法作品《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图1)中就将“二王”的风格(以王羲之风格居多)融会贯通,此作与《兰亭序》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也可以看出赵孟复古的决心。

图1 赵孟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局部)

在书法上,他早期学习宋高宗,中年学习钟繇、“二王”,后又学李北海、柳公权,可谓集晋、唐之大成者。这也是他产生尚古思想的原因之一。其作品中尤其体现出对“二王”风神的追摹。元至大三年(1310)九月,赵孟应诏赴京,途中将独孤僧(天台人淳明)所赠《定武本兰亭》反复赏玩,先后写了十三条跋文,即流传后世的著名的《兰亭十三跋》。明宋濂称赵孟“留心字学甚勤,羲献帖凡临数百过”,当是不争的事实。赵孟在中国书法史上位列“颜、柳、欧、赵”楷书四大家,《元史》说赵孟“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字名天下”。他的篆书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元代胡汲仲甚至称颂赵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砚北杂志》)

二、复古的内容与形式

时代的发展。“千古不变”的是笔法,“因时相传”的是结体。右军字的结体就顺应了社会发展。如果只是单纯地纠结笔法而不去考究结体,就会像齐梁人,虽将古法传承得很好,但结字一直停滞不前,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图2 赵孟杜甫《秋兴八首》(局部)

字体相传,古法不可失传。在强调“因时相传”的同时,更要知道结体之本在古法、在自然,切不可舍本逐末。赵孟在此借古说今,欲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其在《印史》序言中云:“余尝观近世士大夫图书印章。一是以新奇相矜。鼎、彝、壶、爵之制,迁就对偶之文,水月、木石、花鸟之象,盖不遗余巧也。其异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无二三焉。”赵孟复古的书学思想是以重法为基础的,其推崇“二王”,在魏晋法帖上反复题跋表明心志,同时为复兴篆、隶、章草而不遗余力。赵孟正是以晋唐为范式学习古法,成就了其在元代艺术领袖的地位。当然赵孟的复古不仅体现在书法方面,其在绘画、篆刻等领域皆倡导复古。从书法的形式表现来看,赵孟在承袭古法的基础上可谓诸体兼擅,尤其在行草、楷书方面成就突出。其书风雍容秀逸,以古为新。他的书法作品《杜甫〈秋兴八首〉》中“二王”的味道尤为浓重,有王羲之的险峻之势,也有王献之的沉稳外拓之气。赵氏作品在当时就得到极大的推崇和传播。到了元代中后期,由其学生辈为主体的赵氏书家群,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赵孟论书,特别重视用笔之笔法以及结体的掌握。他在《兰亭十三跋》中云:“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正是赵孟在思想上的复古主张与书法实践中的成就,引领了元代的艺术审美追求,篆、隶、楷、行、草诸体在元代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图3 赵孟苏轼《赤壁赋》(局部)

总之,在南宋时期,书法衰微。在元代蒙古族统治的历史背景下,前朝皇家后裔赵孟顺应了时代的呼唤,掀起了书法界的复古浪潮。在其复古思想的统领下,元代书学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以赵氏为代表的元代书家因此彪炳中华民族的书法史,历近千年而不衰。赵孟一变宋人书风,在元初卓然为大家。其论书表现出明显崇尚魏晋的思想,尤标举王羲之的倾向。他对笔法与结字关系的论述,对书画笔致相通的意见,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猜你喜欢
书学结体二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五代书法与中国书学的唐宋转型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王献之完善了“二王”书法体系
朱熹书法伦理思想之形成与嬗变刍议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浅说汉代书法教育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
上图馆藏《范司马公词翰》赏析——兼述范钦为人处世及书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