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疏林沟一带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2022-02-09 13:36吴志鹏
现代盐化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盆系北西平均值

吴志鹏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

1 区内地质特征

疏林沟一带大地构造位于华南板块的西秦岭华力西—印支期褶皱带的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前陆盆地)。矿区位于西秦岭中带之南亚带西成矿田西延地段,成矿地质环境与西成矿田类似。成矿岩性主要为泥盆系灰岩、生物礁灰岩、砂板岩及砂岩等,控矿构造为北西向茶埠—沟脑里帚状构造的次级构造[1]。矿床类型初步认定为沉积再造型,与西成矿田内邓家山、页水河矿床相似。

1.1 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及第四系,泥盆系主要出露在中部及东北部,二叠系、三叠系仅在西南角少量出露,南部主要为大面积的白垩系。

泥盆系(D):主要岩性为板岩、砂岩、粉砂质板岩、粉砂岩,少量碳酸盐岩,岩石中可见腕足类、珊瑚化石。区内出露鱼池坝组(Dy)、母家坝组(Dm)、诸葛寺组(Dzh)、龙鳞桥组(Dl)、七固组(Dq)、大草滩组(Dd)。

二叠系(P):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岩性以砂板岩、砂岩为主。区内出露崖下组(Py)、毛羽沟组(Pmy)。

白垩系(K):由一套砖红色、紫红色比较松散的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及少量页岩组成。区内出露牛顶山组(Kn)、磨石沟组(Km)、车拉组(Kch)、管界组(Kg)。

第四系(Q):为零星分布的沙砾石层、黄土层。

1.2 构造

区域构造主要是茶埠—沟脑里帚状构造,属于砥柱式构造,砥柱由辐射状褶皱和压扭性断裂构成。帚状构造大致以碨子坝为转折端,向东收敛,向西北方向撒开。收敛部位由两条断裂组成,两条断裂的断面倾南、倾北均有,倾角均在70°以上。两条断裂之间为断裂带,断裂带上的岩石普遍碎裂,形成构造角砾岩,局部可见断层泥、擦痕和炭化现象。断裂带附近及其两侧岩层产状紊乱,常产生片理化,以至形成片岩,断裂带东窄(9~50 m)西宽(最宽处有100~300 m)。撒开部位总体为一向北西倾伏的复背斜,次级褶皱比较发育,多为短轴、轴面向北东倾斜的斜歪褶曲。在撒开部位最宽处形成比较开阔的褶皱,产生众多北西向展布的以张扭性为主的断裂,断面倾向北东,属喜山期复活的构造。北西向断裂与铅锌多金属矿关系密切,多为控矿构造[2-3]。

1.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为正沟花岗岩体,出露于矿区北东1 km处,此岩体为西秦岭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岩体出露约200.00 km2。侵入时期为印支期,主要在中泥盆统和中~上泥盆统地层中,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主要为侵入接触。围岩普遍受热力变质影响,产生约1 km宽的蚀变带,蚀变主要为角岩化和大理岩化,形成黑云母角岩,各种角岩化砂岩、板岩以及糖粒状大理岩[4]。

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1 1∶20万地球化学特征

经岷县幅1∶20万区化扫面(地球化学特征见表1),与西秦岭水系沉积物平均含量相比,相对富集元素(Kk1≥1.5)为Sb;相对贫化元素(Kk<0.9)为Mo、Cd、Au。与褶皱区地壳值相比,相对富集元素(Kk1≥1.5)为Sb、As、W、Pb;相对贫化元素(Kk<0.9)为Cu、Mo、Au。在泥盆系地层中,富集系数大于1的元素有Cu、Pb、Zn、Ag、Cd、Sb、Hg、As、Au等。其中,Cu、Pb、Zn、Cd等元素在地层中的含量比较均匀,分异作用不明显,后期成矿作用不显著,区域上仅局部富集。Sb、Hg、As、Au、Ag等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分异明显,为分异或强分异,富集或强富集元素,后期成矿作用显著,区域上出现大面积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场和高强度的异常群,如代家庄—兴化一带为Sb、Hg、As高强度富集地带。

表1 岷县幅地球化学特征统计

在代家庄—兴化一带圈出铅锌锑汞砷异常(异常编号HS-9),异常元素组合为Hg、As、Sb、Au、Pb、Zn、Ag、Cd、W、Mo等。其中,Sb异常,面积约为108.40 km2,平均值为283.55×10-6,最高值为993.61×10-6;Hg异常,面积约为108.40 km2,平均值为4 552×10-9,最高值为25 650×10-9;Pb异常,面积约为39.60 km2,平均值为42×10-6,最高值为78×10-6;Zn异常3个,其中,Zn-31面积约为5.80 km2,平均值为128×10-6,Zn-32面积约为17.00 km2,平均值为135.63×10-6,最高值为195×10-6;Zn-40面积约为12.80 km2,平均值为145×10-6,最高值为171×10-6;Ag异常,面积约为4.20 km2,平均值为127×10-9;As异常,面积约为93.60 km2,平均值为82.86×10-6,最高值为172.7×10-6;Au异常,面积约为24.20 km2,平均值为6.9×10-9,最高值为9.8×10-9;W异常,面积约为58.40 km2,平均值为5.35×10-6,最高值为7.70×10-6;Sb、Hg、As具内、中、外带,Pb、Zn、Au、W具中、外带;该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套合好,并与区调中金属量测量Cu、Pb、Zn异常,重砂异常吻合。经后续异常查证工作认为:异常由以铅、锌、银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体引起,具有寻找中型以上矿床的前景。

2.2 1∶5万异常特征

20万异常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浓缩,圈定出了HS-2综合异常,异常元素由Ag、Sn、Mn、As、Sb、Pb组成,主要异常元素为Sb、Pb、As、Ag。其中,Ag峰值为210×10-9,均值为150×10-9;As峰值为102.83×10-6,均值为47.76×10-6;Sb峰值为13.17×10-6,均值为6.82×10-6;Pb峰值为285.6×10-6,均值为84.3×10-6,As、Ag均具中、外浓度分带,Sb、Pb具内、中、外浓度分带,异常强度较高、规模较大。

2.3 1.0∶2.5万异常特征

2006年对普查区内及其东延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了1.0∶2.5万沟系法土壤测量查证,圈出3个综合异常。异常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于泥盆系龙鳞桥组第三岩性段(Dl3)地层中,其分布范围受区域北西向压性断裂带控制。各异常的元素组合基本相同,主要异常元素为Pb、Zn、Au、Ag,伴生元素为As、Hg、Sb、Mn等,Cu、Sn未出现异常。其中,Au峰值为210×10-9;As峰值为316×10-6;Sb峰值82.9×10-6;Hg峰值为1 148×10-9;Pb峰值276×10-6;Zn峰值为4 900×10-6,Zn、Au等峰值接近矿化。

异常元素具有简单的水平分带特征:内带元素为Au、Pb、Zn,外带元素为Zn、As、Sb、Hg、Ag等。各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套合较好,均具内、中、外浓度分带,是寻找多金属的有利地段。

2.4 1∶1万异常特征

综合异常Ht-5(见表2):异常元素组合为W、Hg、Zn、As、Sb、Mo,为一组高、中、低温元素组合,元素组合较复杂。该异常面积较小、套和好、峰值较高、浓集中心不明显,仅Hg具内、中、外带。

表2 Ht-5异常特征统计

综合异常Ht-7(见表3):异常元素组合为Au、As、Pb、Sb、Zn、Hg、W、Mo,为一组高、中、低温元素组合,复杂。该异常面积大、套和好、峰值较高、浓集中心明显,Au、As、Pb、Sb、Hg具内、中、外带。经探槽揭露发现铅锌矿(化)体,岩性为构造角砾岩、灰岩、碎裂灰岩,围岩蚀变主要有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少量高岭土化、轻微绢云母化等。

表3 Ht-7异常特征统计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3.1 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

疏林沟铅锌矿通过化探方法发现,在Ⅱ、Ⅲ级异常查证工作中,其异常元素主要为Pb、Zn、Ag、As等,是一组中低温热液元素组合。矿床的元素建造为Pb-Zn-Ag(Au)-As。

3.2 找矿标志

(1)地层标志:泥盆系龙鳞桥组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中有铅锌矿化。

(2)构造标志:主要为北西-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及次生断裂多形成构造蚀变带,矿化蚀变强烈,形成铅锌矿化体。

(3)地球化学标志:本矿区是通过对区化异常和区内化探异常的逐级查证发现的。Pb、Zn、Ag、As、Hg等主异常元素异常强度高、浓度分带清晰、套合好,找矿指示意义明显。

(4)蚀变标志:区内与多金属矿化体成因密切的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地表黄铁矿化氧化形成的红褐色褐铁矿化蚀变带为找矿的直接标志。

猜你喜欢
盆系北西平均值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四川盆地奉节地区上古生界古隆起特征及地质意义
川西地区中部存在泥盆系—石炭系吗?
——一个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推论
由时变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平均值原理
云南麻栗坡新厂冲-西畴兴街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川西北地区ST3井泥盆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与北沙牛杂交效果研究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
《北西2》瞄准华语爱情片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