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关系研究

2022-02-10 07:26罗辉李晖王思月罗有文梅世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月龄检出率

罗辉 李晖 王思月 罗有文 梅世伟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州 511440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维生素D缺乏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风险[1-2]。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是维生素D发挥其生物活性的中间代谢产物,其水平是衡量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3]。贫血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范围内约有2.73亿(43%)6~59月龄婴幼儿贫血[4]。中国儿童营养发展报告统计:我国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突出,其中以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5]。近年来维生素D与贫血的关系引起学者的关注,对儿童青少年[6]、成年人[7]、60岁以上老年人群[8]的研究发现,贫血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维生素D缺乏增加贫血发生的风险。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了解婴幼儿25(OH)D和血红蛋白水平,探讨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关系,为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贫血预防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调查2018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常规健康体检的6~36月龄婴幼儿共8 530名,其中男4 935名,女3 595名。剔除标准: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身体发育异常或畸形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本研究在调查前征得所有婴幼儿法定监护人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方法

2.1、调查和查体 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收集婴幼儿的出生日期、性别、身高、体质量、既往病史等资料,检查身体骨骼发育情况等。

2.2、样本采集及检测 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静置20 min,血清经离心分离后置-8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i2000SR,雅培公司)。采集静脉血2 ml于抗凝管中,及时摇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BC-5390CRP,迈瑞生物公司)测定血红蛋白。严格按照试剂盒及仪器操作说明对样本进行检测。

3、评价标准

血清25(OH)D水平<50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在50~75 nmol/L范围内为维生素D不足,>75 nmol/L时为维生素D充足,>374 nmol/L为维生素D中毒[9]。贫血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贫血诊断标准,6~59月龄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 g/L诊断为贫血[10]。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χ2趋势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不同性别、月龄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

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为(81.05±25.41)nmol/L,不同性别婴幼儿的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率为7.68%(655/8 530),不足率为37.47%(3 196/8 530),未发现维生素D中毒个案。不同性别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随月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月龄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率及不足率随月龄的增长而升高(χ2趋势=143.200,P<0.001)。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月龄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

2、不同性别、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及贫血检出率比较

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为(118.68±10.30)g/L,不同性别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婴幼儿贫血检出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月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检出率随月龄的增长而降低(χ2趋势=446.532,P<0.001)。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及贫血检出率比较

3、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检出率比较

维生素D缺乏组或不足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84,P<0.001)。维生素D缺乏组或不足组贫血检出率均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99,P<0.001)。见表3。对血清25(OH)D与血红蛋白进一步作相关分析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149,P<0.001)。

表3 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检出率比较

讨 论

1、婴幼儿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

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维生素D缺乏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风险[1-2]。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更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发人群。本研究结果发现广州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率和不足率为45.15%,低于王昭蓉[11]报道的南通市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率和不足率,表明广州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南通市好,可能是由于广州市较南通市纬度低、阳光照射更充足,经皮肤产生的内源性维生素D较多,广州市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家长相对更重视婴幼儿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补充。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婴幼儿25(OH)D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可能与性别关系不大。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随月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维生素D缺乏率、不足率随月龄增长而升高。这可能与理论指导有关,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鱼肝油等维生素D相关制剂,以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2]。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加,身体快速生长发育,对维生素D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另外婴幼儿喂养方式的改变、辅食添加不及时和营养搭配不合理、阳光照射时间不足,都可能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出现了随着月龄增长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变差。

2、6~12月龄婴儿血红蛋白水平最低、贫血检出率最高

本研究发现6~12月龄婴儿血红蛋白水平最低、贫血检出率最高,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增长逐渐升高,其贫血检出率随月龄增长逐渐降低,这与国内学者研究报道一致[13-14]。这种变化可能与辅食添加不及时和营养搭配不合理有关,婴儿出生6个月以内母乳基本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6个月以后母乳提供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已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15],婴儿出生6个月后若未及时添加辅食,可能影响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导致贫血的发生。

3、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能与婴幼儿贫血有关

国外研究表明贫血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本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充足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婴幼儿贫血检出率均高于充足者,血清25(OH)D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这与郭旺源等[16]研究发现类似,提示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有关,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体内血红蛋白生成,导致婴幼儿体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增加婴幼儿贫血发生的风险。维生素D缺乏与贫血关系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有以下几个机制:(1)维生素D对红细胞前体细胞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诱导人类红系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从而会影响红细胞的合成[17]。(2)维生素D可能通过直接增强组织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m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来影响红细胞生成[18]。(3)也有研究认为,维生素D通过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和铁调素的生产影响铁代谢。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上调铁调素的量,导致贫血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9]。因此正常水平的维生素D可能是内源性或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的必要条件。

本研究发现,广州地区6~36月龄婴幼儿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者贫血检出率高于维生素D充足者,血清25(OH)D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应加强各级医务人员、家长的健康教育,适时添加辅食,科学合理营养膳食,重视户外活动时间,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以及其他营养素,改善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减少贫血发生,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月龄检出率
初产月龄对奶牛泌乳性能及长寿性的影响分析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