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老区到初心之地,杨茶生志愿者团队在沪为民义务服务30年

2022-02-10 08:28策划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
至爱 2022年1期
关键词:窗纱小杨热线

策划|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

文、图|赵丽霞

杨茶生志愿队

活跃在上海大街小巷的杨茶生志愿者团队从革命老区江西走来,为民服务30年如一日,他们雷锋般的故事和魅力被新华社报道之后,感动了2021年“两会”的全国代表和政协委员,大家称赞“小杨热线”这种因小见大、持之以恒的勇气和毅力,呼唤新时代互帮互助的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换窗纱,唤亮了老百姓的心

2021年春节前夕,凌云街道杨茶生志愿者团队(以下简称“杨茶生志愿队”)为梅陇十村的独居、孤寡老人,烈士军属和困难家庭免费换窗纱,并开展“门窗体检”和水电检修服务。2021年,杨茶生志愿队打算为理工一村的困难人群带去更优质的服务。

杨茶生志愿队设有政治指导员的岗位,队长杨茶生表示“为人民服务”是这支队伍的唯一宗旨。他们的口号是:有困难找小杨,小杨就在你身边!

“口号变成了口碑!”凌云街道发展办主任李桂花这样评价这支志愿者队伍。

杨茶生说:“有很多老人家中纱窗都很脏,有一次我换纱窗的时候,纱窗厚得跟布一样,家里不仅透不了气,甚至一点阳光都照不进来,换了新窗纱后家里不用在大白天开灯了!”多年来,杨茶生志愿队深入小区,帮孤寡、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换窗纱服务,他们把这个服务叫作“换新风”活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2年里,为了让上海居民宅在家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杨茶生志愿队把“换新风”当成最重要的任务,徐汇区、闵行区、宝山区……只要有社区居委会召唤,那里就有杨茶生志愿队奋战的身 影。

这两年上海台风刮得比较厉害,“门窗体检”也成为这支队伍服务的重要项目。为了路人和车辆的安全,队员们克服心理上的“恐高”,系着安全绳进行高空作业。杨茶生志愿队政治指导员杨训,有一次在疾风骤雨下拆除高空危物,全身上下淋个透!

为了支持杨茶生志愿队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团队得到了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和资 助。

不仅仅是“技术+公益”

“哎呀,不得了了呀,救救我的儿子吧!”杨茶生听到呼叫声,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冲出店铺,一个年轻妇女在呼救。“大姐,出什么事儿了?我来帮你!”“我煤气灶上煮着饭,门被我关上了,儿子在里面,钥匙忘在家里了!”“几楼?哪间房?”杨茶生操起工具冲出去,爬上窗户破窗而入,迅速关掉煤气阀,抱起哭喊的孩子,打开房门,“没事儿了”。妇女要掏钱感谢,杨茶生说:“谁家没有点儿难事、急事?应该的。”回到店里,媳妇对杨茶生说:“看你急急忙忙跑出去救人我好担心,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类似这样的场景发生了好多次,与技术、手艺无关,完全靠人品与体力,杨茶生30年来做了不计其数!

“技术+公益”是杨茶生志愿队主体纲领,因团队的主体成员都是靠技术养家糊口的,技术是他们立足于世的根本。上海静安区有一对90多岁的老红军夫妇,家中有一个家具的抽屉已经两年多打不开了,放在里面的东西拿不出来。找了许多家店铺都无人愿意来修,老红军就给上海电视台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通过电视台找到杨茶生。杨茶生按照电视台告知的地址,带着团队成员一起来到老红军家,一样样把家具修复。

社会上有人说杨茶生只会小修小补……对此,杨茶生说:“不是我小杨没有本事接装修工程的大单子,是占上海总人口三分之一的老年人群的主要需求是什么?就是‘小修小补’呀!所以,我们杨茶生志愿队把‘技术+公益’作为团队主体纲领,把‘小修小补’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

“小杨热线”成为紧系百姓的“民生线”

杨茶生是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在沪的流动党员。从在上海经营门窗服务,到打造“小杨热线”志愿服务品牌,服务品牌惠及上海的各个角落,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徐汇区凌云街道十分重视志愿者工作,对杨茶生志愿队经常给予支持和指导,团队两次获评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杨茶生被上海市民亲切地称为“小区雷锋,外来徐虎”,近年来,他的事迹被拍成了微电影《小杨热线》,受到广泛好评。杨茶生先后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被全国老龄办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江西省优秀党员”“江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么多荣誉,杨茶生只是说,这一切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而且,他把所有荣誉称号所得的奖金反哺于公 益。

2015年,“小杨热线”的团队壮大了,杨茶生想将上海手艺人联合起来,萌生成立“杨茶生学雷锋联盟店”的想法: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作为一名党员,有义务带动更多的热心人,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加盟“杨茶生学雷锋联盟店”是有条件的:用诚信、用良心为人民服务;规定每个店每月必须要做几件好事;店面门口要设免费充电、免费借伞……尽管有这样的门槛,在上海仍然有超百人踊跃报名参加。目前已在全市建立了10个门店和46个志愿服务点,做到统一服务宗旨、统一免费服务项目。现在加盟“小杨热线"的专业队伍有了装修企业的全套工种,在为有需求的用户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也让志愿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30年来,杨茶生服务群众的路,从带着全家人干,到率领志愿团队干,走过了“邻里相帮”“小黑板”“小杨热线”3个阶段,现在他特别希望以凌云街道为基地,以华东理工大学师生为智群,建立“小杨热线”为民服务的云平台,用现代科技打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涓涓细流汇入大海,雷锋精神生生不息。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杨茶生和他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至少服务了近4万群众,免费为居民修理门窗、马桶、家具达到6万多件,义务服务时间近12万小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灿烂的阳光下,人们期待杨茶生和他的志愿团队持续发展、更上层 楼!

猜你喜欢
窗纱小杨热线
在『缺憾 』中寻找美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月夜吟
微光
清平乐·风鬟雨鬓
苏建平的诗
小杨的外卖
小杨的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