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2022-02-10 17:29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周口市分校徐炜
河南农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蛴螬叶面中耕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周口市分校 徐炜

套种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智慧的结晶。麦套花生是豫东、豫北等黄河流域花生产区生产上采用的主要栽培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小麦和花生生长的时间差、空间差,来增加产品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升效益,实现花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麦套花生栽培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省时、高产、高效、生态等诸多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爱。豫东地区麦套花生的麦田一般不预留套播花生行,小麦行距一般在22 cm 以上。一般用人工播种耧播种。

一、品种选择

(一)花生品种选择

麦套花生栽培方式在花生品种选择上应突出早熟、中熟、抗虫抗病强、优质高产等特点,将综合性能强的花生专用优良品种作为首选栽培品种。

(二)小麦品种的选择

麦套花生栽培方式在小麦品种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早熟、矮杆、抗异性强的小麦优良品种。

二、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

(一)种子质量

按照国家颁布的正在实行的行业技术标准要求,花生原种和一级良种的净度均要在98%以上,发芽率也不得低于75%。生产上花生原种纯度不得低于99%,一级良种的纯度不得低于96%。豫东地区花生种子的含水量不得高于10%。

(二)种子处理

花生种子剥壳前要注意晒种2~3 d,播种前15 天左右开始剥去外壳果皮,剥壳后种子分级粒选,选用一级、二级花生仁作种。播种前用“高巧+多菌灵”或博翔一号丹拌种,每套药剂拌种15~18 kg。

三、播种

(一)花生播种时期的确定

麦套花生播种时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类施策。对于普通畦田、肥力在中上等的地块,花生套种最适宜播种时期为5 月15—25 日;对于肥力中等以下的地块,花生套种最适宜播种时期为5 月10—20 日。除此之外,播种还要根据气候、温度、墒情等变化,在适宜播种时期内科学提前或者延后。

(二)播种密度

麦套花生播种密度也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果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可以分两种类型考虑。对于上等肥力普通畦麦田,一般每隔2 行小麦播种1 行花生,中、大果品种每667 m2播种1.2 万~1.3 万株,小果品种可每667 m2播种1.3 万~1.56 万株。对于中等肥力普通畦麦田,麦套种花生可采用宽窄行种植,中、大果品种每667 m2播种1.6 万~1.7 万株,选用珍珠豆型或小果品种,每667 m2播种1.7 万~1.86 万株。

四、配方施肥

(一)配方施肥的原则

1.统筹配方施肥。施肥要把小麦和花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对土壤中营养成分进行系统检测,依据各个时期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求进行科学配方,合理施肥。

2.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必须施用经高温且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一般作为底肥在小麦播种前施用。

3.平衡施肥,避免盲目过量施肥。

(二)施肥数量和方法

地块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氮、磷、钾施肥配方为:每667 m2小麦底施尿素18 kg,14%过磷酸钙60 kg,硫酸钾或氯化钾15 kg;小麦拔节期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花生始花期每667 m2追施尿素7.5~10 kg,过磷酸钙30 kg;中后期应注意化学调控,防止花生旺长。

中等以下肥力地块,氮、磷、钾施肥配方为:每667 m2小麦底施尿素15 kg、14%过磷酸钙 60 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 kg;小麦拔节期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花生始花期每667 m2追施过磷酸钙20 kg;中后期根据田间长势酌情补充速效氮肥、磷肥和微肥。

五、田间管理

(一)中耕灭茬

麦套花生在麦收后是否中耕灭茬,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麦收后雨水较少、气温偏高、土壤不板结,可以不灭茬;如果麦收后雨水较多、气温低、应及时中耕灭茬,以麦收后5~7 d 灭茬为宜。第1 次中耕灭茬易浅些,灭茬除草时,避免损伤幼苗;第2 次中耕结合追施氮肥深锄;第3 次中耕在花生始花期至果针入土前,结合追施磷肥或钙肥。

(二)浇水管理

麦套花生播种前后应浇好小麦灌浆水。花生花针期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但灌水不宜过多;花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一般雨水较多,应及早修复和清理田间排灌系统,以防雨季发生涝灾。

(三)化学调控促稳长

当花生主茎高35~40 cm 时,应及时喷施烯唑醇700~800 倍液、花生大宝1000~1500 倍液或康普2 号100~200 ml 兑水15~30 kg,于晴天下午叶面喷施,连喷2 次,间隔7~10 d,可兼顾防徒长和防叶部病害蔓延。徒长严重的地块,可用壮饱安(每667 m2使用20 g)、多效唑(每667 m2使用40~80 g),于晴天下午4时后喷施,收获时株高控制在45~50 cm。

六、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麦套花生的病虫害防治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突出生态控制,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如天敌等)控害,要本着安全、经济、优质、有效的原则,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

(一)麦套花生病害的防治

1.叶斑病的防治。在花生始花后,每667 m2叶面喷施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醚菌脂、肟菌酯、代森锰锌等)和微肥(钼酸铵、硼酸钠等)混合液40~50 kg,每隔10~15 d 喷施1 次,连喷3 次。不同种类杀菌剂和不同种类微肥要交替使用,避免重复。

2.白绢病的防治。每667 m2大田用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10~15 g、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淋灌(每穴100~200 mL)或喷淋根部外,交替施用2~3 次,隔7~15 d 喷淋1 次,注意喷匀淋足。

3.病毒病的防治。麦套花生要及时防治蚜虫、叶蝉、蓟马等害虫,杜绝病毒来源。田间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水剂200~400 倍液叶面喷雾,7~10 d 喷施1 次,连喷2~3 次,每667 m2用药液40~50 kg。

(二)麦套花生虫害的防治

1.蛴螬的防治。蛴螬是花生栽培中最常见的虫害之一,且危害巨大,必须加强防治。一是药物防治,可在6 月底或7 月初,全田喷洒辛硫磷800~1000 倍液,或每667 m2用40%辛硫磷0.15 kg拌细砂土15 kg,全田撒施,具有明显的杀死蛴螬虫卵效果。二是生物防治,可以在花生田周边每667 m2均匀点种蓖麻20~30 株,使产卵的金龟甲(蛴螬的成虫)取食蓖麻叶后中毒死亡。三是加强中耕,中耕能明显减轻中后期蛴螬为害。

2.红蜘蛛、蚜虫的防治。在花生生产中,红蜘蛛、蚜虫发生较多。当红蜘蛛发生时,即有螨植株达到5%,选用杀螨类药剂如螨立净、唑螨酯、石硫合剂等进行防治;蚜虫一般发生在花生苗期,当百株有蚜250头左右时,用30%蚜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10%高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 倍液等,进行叶面喷雾,效果较佳。

(三)麦套花生草害的防治

1.麦田化学除草。所有麦田除草剂应在冬前施用完毕,春节后应禁止施用各种类型除草剂。禁止使用残效期较长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包括含甲磺隆、氯磺隆、胺苯磺隆等有效成分的除草剂。麦田除草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短的化学除草剂。

2.花生田除草。花生田除草应选用茎叶处理型除草剂,又称芽后除草剂。常用的花生田苗后除草剂有盖草能、苯达松、拿捕净、灭草灵、精稳杀得等。用药应选在高温晴天时,防除效果好,阴天和低温时药效较差。

七、叶面喷肥

花生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可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每667 m2使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2 袋兑水喷雾,每隔7 d 喷施1 次,连喷2~3 次,以达到护根保叶、抗病增产的目的。

八、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能够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应在大部分荚果成熟时及时收获,以防伏果、芽果、烂果等。收获后要及时合理晾晒,预防黄曲霉毒素对花生荚果和籽仁的侵染。

猜你喜欢
蛴螬叶面中耕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秋 吟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宝应用技术研究
为什么落叶大多数是背面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