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2-02-14 07:19郑秀娇尹汉萍广东省广州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成功密码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风三全育人育人

◎郑秀娇 刘 晖 尹汉萍 (广东省广州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风即学校内整体的学习风气,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要广泛系统地去研究学习,详细全面地去考察求教,谨慎周密地去研究思考,踏实认真地去学习实践。高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良好和积极的学习风气可以直接有效地培养具有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以及坚实可靠的学科理论、扎实的专业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路径探索, 既为加强学风体系建设创新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指明了工作路径。

一、高校学风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风是高校优良学习生活之风、教学科研传统之风和踏实严谨治学之风的集中体现。良好学风有利于落实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我国高校高质量健康发展、有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高校学风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学风建设的全员育人不足

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育人机制。良好学风的创造是各主体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四位一体”中,高校教学和管理部门发挥学风建设的主导作用。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性措施和手段不够,缺乏对教学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学风建设缺乏良好的顶层设计,出现效果不佳的现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和育人、讲授专业知识、传道及解惑,在学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课件老旧无创新、上课形式死板甚至出现照读课件等教学敷衍现象。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是学风建设最重要的主体,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对象,但是在部分学生身上存在上课学习态度不端正、课上睡觉、窃窃私语、沉迷网络、上课迟到早退甚至逃课旷课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学风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另外,学风建设各主体之间又缺乏协同配合和有效交流沟通,各部门主体之间容易形成仅做部门内部事务的思想,互相推诿扯皮,不能将学风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学风建设的全程育人不足

全程育人,是指让每个学生从大一进入校门到大四毕业,不论双休日、节假日还是寒暑假,学校都要精心安排各项教育活动,起到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效果。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并需要长期坚持的循序渐进的工作,必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大学以本科教育为根本,四年的本科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本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从入学到毕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学生展现出的特点和面临的困惑都不一样。要想形成良好的学风建设真正使学生受益,必须重视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举措。但是由于部分高校还往往只重视大一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和大四毕业生的诚信就业教育及文明离校教育,对于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缺乏有效的措施,白白浪费提升专业能力的黄金成长期。其次,不重视学风建设过程中的考核评价,没有形成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课堂监督、考核量化容易流于形式主义,考核后续工作简化没有起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学的积极作用。

(三)学风建设的全方位育人不足

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载体;包括学生综合测评,各类奖、助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优秀学生评选,入党入团,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类组织性活动,也包括宿舍、图书馆、自习室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场所建设都具有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以上资源载体,可以使学风建设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活力,使良好的学习风气潜移默化地入脑、入眼、入心。部分高校未切实结合各类教育创新载体开展学风建设,单纯注重枯燥的课堂教学,不注重开展启发式、自主式学习教育,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学风建设成效低下。除此之外,未能充分利用校园内各场所领域的育人功能。除课堂外,还忽视了班级、宿舍的积极建设。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宿舍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每天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宿舍成员一般是4~6人,个人空间相对较小。宿舍内沉迷网络游戏、闲聊八卦、追剧的现象普遍,舍友之间会互相影响。宿舍环境吵闹,爱学习的同学会和玩闹的舍友显得格格不入,久而久之会使舍友间产生误会和矛盾,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还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使班级和宿舍的建设很难推动,导致学风建设全方位育人出现不足之处。

二、影响大学生良好学风养成的主要因素

1.学生思想意识松懈

高考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努力准备很长时间。为了迎接高考,学生的精力全部用在备战高考上,精神紧绷不敢有丝毫松懈;更有班主任、任课老师的长时间督促与陪伴,还有非常严格的课堂纪律与作息制度进行约束,手机被严格限制使用,学习效率相对较高,学习成效显著。而对于顺利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高考已是过去式,不管是否达到预期,心中的目标已经完成。大学生活更加开放、自由和包容。大学课堂是大班授课,任课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脱离了家长和教师的陪伴与督促,加之学习目标的缺失,手机的自由使用导致大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乃至出现对大学生活不适应、攀比、迷茫、甚至厌学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所学专业并非高考填报志愿的首选,此时会出现两种现象;第一种是努力学习,以便达到转专业的条件;第二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专业不感兴趣,对学业和生活比较迷茫,没有做职业规划。部分学生在高等数学、专业化学、专业物理等科目考试期间会出现焦虑情绪、作弊和成绩不及格的现象,给学风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

2.教师授课特征的变化

中学阶段各科目的授课老师、时间、地点都较为固定,教学内容以阶段性教材为主,考试内容也在教材范围之内。而在大学,授课教师的教学时间虽相对固定,但有时候同一门课程就可能至少有一到两位老师上课。由于所学课程较多,同一门课程一周内以安排1~2节课居多,上课地点也比较分散,需要课前仔细查看课表寻找教室。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参考但不局限于教材,更多的是增加了专业前沿的理论以及课程实习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更加密切,小组合作更加突出,需要学生善于总结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举一反三。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加强学风建设的路径探索

1.充分发挥学风建设主体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学校党委要充分重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制定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方案,做好高校学风建设顶层设计,学风建设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而要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齐抓共管,这样才能使学风建设向纵深推进。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监督教学的责任,优化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奖惩机制。教师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主力军,直接面对学生群体,更要严谨治学、态度端正。实时更新教学课件、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打造轻松活跃的高质量课堂,给予学生学业和科研论文指导,帮助学生对本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要做既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要成为涵养德行的“人师”,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辅导员要对学生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广大教师要严而有爱、宽严有度,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道德修养,积极主动地向身边的前辈和优秀教师学习,借鉴优秀案例,活学活用,以自身模范行为积极影响和带动每位学生。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增长知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和课堂的主体,是学风建设最重要的对象。学习是学生在大学生涯的主要任务,学习能力是进入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能力。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全方位了解所学专业的学科背景、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本专业。珍惜校园学习时光,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制订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整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潜心学习,认真实践,切实提高和充实自己。

2.重视各阶段差异,构建完善的全程育人体系

学风建设应该贯穿大学四年各阶段,并结合各阶段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大一主要是入学适应和习惯养成的阶段,要加强校规校纪、校史校情、激发专业兴趣等教育,可通过召开年级会、主题班会、邀请专家讲课、学生手册考试、师生见面会、新老生交流会、诚信教育、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校对于良好学风的重视,了解专业基本情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大二是专业基础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经过一年的学习会有部分学生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此时就要对他们进行重点关注,开展学业帮扶。做好奖、助学金评比考核工作,表扬品学兼优的受助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的同时要发挥榜样的教育引领带动作用。开展好班干部、学生党员等朋辈帮扶,设立学业帮扶小组,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来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大三是专业能力提升期,要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专业实践等活动来查漏补缺、以赛促学。大四是为顺利毕业,走向社会的重要时期,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避免眼高手低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号召学生积极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除此以外,也要特别关注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家庭贫困以及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业情况,因为这部分学生无法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人际关系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要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他们顺利毕业。

3.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打造全方位育人平台

首先,课堂学习仍是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抓好课堂上课纪律。可以进一步合理设置手机袋、引导学生上课手机关机、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提高上课抬头率,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挖掘隐性教育中存在的育人元素,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打造传统的具有学科特色的知识文化节,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开展学科知识竞赛,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充分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主动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充分利用学院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正能量的学习先进事迹。对想要考研的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开展考研动员会、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对于考上的学生也要广泛宣传,以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影响和带动他们。

其次,打造“一站式”的学生社区,以学生宿舍为发展主体打造一个集学习型、服务型、成长型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大学生社区,增强宿舍学习氛围,开展文明宿舍评比、优秀班集体评比等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

再次,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通过专业实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注重学生实际需求与发展,增强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

除此之外,要注意突出学校党建工作对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通过组织丰富的“三会一课”、开展各类主题明确的党、团活动等途径来有效加强学风建设。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书记应该发挥“工匠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做好党员培养工作;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优秀分子,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到身边的同学,打通学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四、结束语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主体之间通力合作。只有在学风建设上把握好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内涵,才能确保学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实现学生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体系,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学风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学风就是质量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