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推进“双碳”目标建设实践路径研究

2022-02-14 01:42
低碳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碳能源绿色

郝 玮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0 引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蕴含着有关生态哲学方面的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思维和方法,对于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向世界做出庄严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又可称为“双碳”目标建设计划。其中,“碳达峰”指的是在2030年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排放量逐年回落,这是碳排放量由增到降的重要转折。“碳中和”指的就是净零排放,人类进行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通过土壤固碳、海洋固碳、森林固碳等方式实现正负抵消。推进“双碳”目标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做出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计远虑,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1 推进“双碳”目标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支撑了近百年来全球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但化石能源本身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再加之人类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对其的巨大消耗,传统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走向枯竭。依我国国情而言,虽然煤炭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我国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长期来看,受勘探、赋存、运输等各方面的制约,我国能够被有效开发利用的煤炭资源量明显不足。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过快消耗、环境严重破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推进“双碳”目标建设可以破解化石资源日益枯竭及其引起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

1.2 聚焦科技创新顺应发展趋势,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人类凭借传统化石能源进行工业化建设,创造物质财富,过度的损耗使生态环境承受强大的压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关键领域[2]。实现“双碳”目标,科技支撑是关键和基础。从能源供应端看,科技可以攻破绿色低碳技术难关,实现资源“多能互补”,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构建清洁能源供应系统;从能源消费端看,可以聚焦科技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推动传统能源工业革新;从人为固碳端看,去除二氧化碳,需要借助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及封存等技术。我国现阶段的绿色低碳科技水平尚不能有效支撑能源的快速转型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承诺,因此,为尽快打破技术壁垒对我国推行“双碳”目标建设的限制,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1.3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已经发生转变,发展重点聚焦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传统化石能源的燃烧利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排放出温室气体、有害气体以及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幸福指数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改善高碳的能源结构,优化高能耗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减污降碳,积极保护环境,实现绿水青山,促进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协同增效,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4 自觉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着自然界,而且还相互影响[3]。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自觉主动担当大国责任,宣布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努力给其他国家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节能、降碳、减排思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呼吁世界各国应保持互联互通,积极实践探索,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并肩共谋生态文明建设。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双碳”目标建设的内在耦合性

2.1 理论内容的相融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涉及的个人、自然和社会等元素具有内在统一性,共同构成了生态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首先,自然界的存在具有客观规律性,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提到人类的血、肉、头脑都是存在于自然界的[4]。其次,人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劳动工具使用等方式实现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环境产生问题的社会制度根源。“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5]。”马克思早就预见了资本会为了追求无限增殖,无限制利用自然,破坏生态,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最终加速生态危机的爆发。我国推进“双碳”目标建设充分发挥了人类在节能减排、绿色降碳中的主观能动性,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2.2 教育价值的一致性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发展是“和谐—失衡—新的和谐”的历史过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历史时期,人类本身对大自然具有固有的、天然的依赖性,这就使得二者之间保持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按下了加速键,矛盾冲突随之凸显,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资源极其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会找到新的平衡点,真正实现共生、共存、共融。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质变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我国推进“双碳”目标建设在教育价值层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3 社会实践的同向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是简单的哲学思想、机械的理论教条,它以社会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为依据,以自身的科学性理论为指导,以回归现实、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就是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提出改变世界的方向和原则,其中蕴含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不仅唤起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使人们付诸了实际行动。现今,针对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问题和现状,应当坚持“生态为民”先进理念,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推进“双碳”目标建设的实践路径

3.1 观念先行,倡导正确生态文明理念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双碳”目标建设既与技术突破、生产转型、政策引导有关,也与文化发展、观念更新有关。在推进“双碳”目标建设的过程中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习近平总书记也贴切地指出,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1)推进“双碳”目标建设不可脱离实际。近年来,国内能源消耗总量仍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在2021年达到了52.4亿t标准煤,与2020年相比,增长率为5.2%。传统化石能源在稳定能源供给中仍发挥重要作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进行“双碳”目标建设,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2)推进“双碳”目标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合理有序推进“双碳”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更为精准地减污降碳。推进“双碳”目标建设,要以新举措、新方法应对绿色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既要敢于出招、善于应招,又要实事求是、稳扎稳打。

3.2 创新引领,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实现“双碳”目标建设是立足“三新一高”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需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引擎,加大经济发展绿色转型驱动的“油门”,推动整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过去的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突破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

(1)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建设。调查研究显示,农业在全球人为碳排放中的贡献约为15%,与工业贡献水平相当。积极助力“双碳”目标建设,现代农业绝不能置身事外,应该勇于担当,利用碳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地下,或者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农田农林土壤固碳等方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着重建设绿色工业支撑国家“双碳”目标建设。首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其次,实现产业联动,形成绿色转型合力,加快构建上中下游绿色产业链。最后,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建立绿色发展管理数据库系统。

(3)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支持国家“双碳”目标建设。首先,加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进而形成共同推进“双碳”目标建设的政策合力。其次,鼓励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加快完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方式,提高绿色项目融资效率。最后,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功能,提升对绿色经济活动的风险保障能力。

3.3 统筹协调,加强法律监管制度建设

推进“双碳”目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全面依法治国总体要求下通盘谋划,充分运用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并加强顶层设计,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贯穿“双碳”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各环节、各领域,发挥法律监管制度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1)制定和完善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各项法律法规。为更好地推进“双碳”目标建设,要在碳排放、碳交易领域建设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既要从严制定碳排放主体的违法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量,又要压实相应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政绩考核评价以及责任追究。

(2)推进“双碳”目标建设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严格执法方面,设立专门机构,明确执法主体,严格执法程序;在公正司法方面,正确处理碳排放、碳交易范畴的争议,厘清碳排放、碳交易领域的纠纷,公正裁判碳排放、碳交易方面的案件,保障人民群众诉诸司法的权利。

(3)增强全民守法意识,形成推进“双碳”目标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生态环境保护凝聚国民共识,关乎公共利益,具有公共属性,实现“双碳”目标建设是“国之大者”、是公共事业,需要全社会携手同心、共同参与。

3.4 凝聚合力,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绿色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要顺应世界潮流发展大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双碳”目标建设。

(1)形成全球共识,共谋世界发展。在面对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挑战下,世界各国应保持紧迫感,加强国际合作和融资的意愿,共同应对气候方面的全球性挑战。中国政府始终对环境议题保持高度重视,在“双碳”目标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例呈下降趋势(图1)。在未来,中国政府会继续落实好节能减排降碳的国家战略。

图1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比例

(2)围绕气候变化,开展国际合作。“双碳”建设关乎全球能源变革以及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深化在法制以及科技层面上的国际合作。只有各国共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主动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才能够尽早解决世界碳排放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4 结语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通过分析生产劳动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阐释了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对国家推行“双碳”目标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建设导向。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宏观视野下推进“双碳”目标建设,可以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消费的内生动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双碳能源绿色
绿色低碳
“双碳”背景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性研究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