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探究

2022-02-15 01:29
林区教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理念生长

(张家港市世茂小学,江苏 苏州 215600)

引言

所谓地形跑,是指让一排或者几排学生按照事先规定好的任意路线进行慢跑活动,是发展学生耐久力的一种良好手段,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地形跑路线并不固定,可以是圆形或方形,也可以是其他不规则图形。为增强地形跑教学的趣味性,练习时可加上一些有节奏的动感音乐。地形跑可以作为主教材,亦可在辅助练习时运用。目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尝试开展地形跑教学,由于教学措施运用不当,部分地形跑教学并未取得理想成效。“自然生长”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基于“自然生长”理念开展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是一种新尝试,值得深入探究。

一、“自然生长”理念的内涵

20世纪欧洲爆发了新教育运动,很多教育家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旨在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实践[1]。“自然生长”理念即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自然生长”理念倡导遵循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给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潜能,不仅注重学生的当前发展,更关注其未来发展。“自然生长”理念倡导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理想状态的经典论述,也是教育的应然追求[2]。这样的理念无论在当下,还是在遥远的未来,均不会过时。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这种差异,我们应尊重,应呵护,应积极秉持“自然生长”理念,护佑学生健康成长。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成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探究、思考、体验、发现,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自然生长”理念影响下,体育课堂必然会出现更多动态生成,体育教师应积极抓住这些课堂动态生成,引导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好发展。

二、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丰富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开展过地形跑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地形跑教学枯燥乏味。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地形跑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热身活动后,即要求学生围绕自然地形慢跑。在此过程中,有些教师或播放一些动感音乐,或大声为学生加油。虽然如此,整个过程中却仍毫无趣味可言,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对地形跑失去兴趣。

第二,缺乏“自然生长”理念的渗透。虽然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的地形跑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并未做到如此,他们只是利用自己的教师权威“号令”学生参与地形跑,而学生也仅是在体育教师引导下被动参与地形跑练习,并未得到“自然生长”。

“自然生长”理念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截然不同,它倡导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带给学生更多快乐。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地形跑教学中应有的放矢渗透“自然生长”理念。

三、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策略

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截至目前,国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尚属空白。本课题组通过长期实践研究认为,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细研“自然生长”理念,把握理念精髓

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而不在于“遮蔽”。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应赋予人所独具的超越性与实践性[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一线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强行灌输。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虽然短期看来较为有效,却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自然生长”理念与现代教育改革理念不谋而合,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有利于更好地推动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与进步,让课堂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自然生长”理念与地形跑教学有机融合,用“自然生长”理念指导地形跑教学,首先必须细研“自然生长”理念,把握其理念精髓:遵循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给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当前发展,更要关注其未来发展。该理念精髓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道理,如若无法真正理解与掌握,将难以将“自然生长”理念与地形跑教学真正有效、完美融合,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教师在正式进行地形跑教学之前,必须对“自然生长”理念反复研读、消化吸收。

(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认真做好教学设计

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欲取得理想成效,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例如,执教“地形跑”一课时,为确保课堂教学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同时体现“自然生长”理念,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在自然地形跑教学中科学渗透“自然生长”理念。(2)帮助学生适应各种地形跑,并且要跑得轻松、协调,学会运用正确呼吸方法。(3)提升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引导学生在“自然生长”理念下增强对跑的认识。(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上述教学目标将“自然生长”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制定完科学的教学目标后,教师还应在教学设计方面深下功夫,力争让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与教学目标契合。例如,执教“地形跑”一课时,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基于自然地形跑教学特点,将课堂教学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并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均不同程度地渗透“自然生长”理念。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设计为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三)科学把握教学过程,渗透“自然生长”理念

“自然生长”理念在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为提升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得到“自然生长”,整个教学过程应科学渗透“自然生长”理念:

1.在开始部分渗透“自然生长”理念

地形跑教学的开始部分主要包括课堂常规教学(如整队、报数、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等)和热身活动等。它是地形跑教学的开始亦是渗透“自然生长”理念的重要时机。例如,为让“自然生长”理念在地形跑教学的开始部分得到很好的渗透,教师在准备活动阶段设计了“栽树”热身操:让学生在限定的自然地形范围内围绕固定路线自然慢跑,当教师发出“栽树”信号后,学生立即五人一组,一人“挖坑”,两人“栽树”,一人“填土”,一人“浇水”。整个过程虽为徒手模仿,但同学们却“表演”得像模像样。为激发学生想象力,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栽树”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以往经验,自由做出各种“栽树”动作。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性地说道:“同学们在刚才的‘栽树’过程中表现得很棒,各组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现在你们栽下了希望的小树,未来它们一定会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这些小树一样,不畏风雨,始终秉持努力向上生长的期望,向阳而生,不断学习,最终学有所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师的总结与引导,会激励学生要像这些栽下的“小树”一样努力生长,努力学习,逐步成长为一名现代合格公民,不负所托,不负期望。

2.在基本部分渗透“自然生长”理念

体育课堂的基本部分是地形跑教学的主体部分,此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为让“自然生长”理念在地形跑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渗透,教师需要在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同时科学渗透“自然生长”理念,让“自然生长”理念的渗透和谐、自然。例如,教学“地形跑”一课时,在基本部分阶段,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地形跑路线和具体规则,然后亲身示范并讲解耐力跑技术动作要领。在音乐伴奏下,学生分小组依次基于自然地形进行各种形状的图形跑。跑动过程中,每小组组长手持印有本小组标志的红旗。小组分为污染治理小组、树木保护小组、垃圾清扫小组等,每小组均有自身固定的活动区域。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在地形跑过程中开展符合本小组特色的环保活动。例如,树木保护小组在地形跑过程中,小组长会随时发出树木保护的口令,然后本小组成员会立即行动起来,为树木除虫、打点滴、做树衣等。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学生均在跑步过程中完成相应任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形跑的趣味性,同时也让整个教学过程生动多彩。一轮地形跑结束后,教师要求各小组交换旗帜,再进行其他的地形跑活动。通过几轮地形跑,不仅完成了基本教学任务,亦让“自然生长”理念得以很好渗透。

3.在结束部分渗透“自然生长”理念

体育课堂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对本堂课进行小结。此时,如若教师精心设计、组织,同样可让“自然生长”理念得以有效渗透。例如,教学“地形跑”一课时,在结束部分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做“小草伸懒腰”的热身操:伴随轻柔的音乐,在阳光的照耀下,睡眼惺忪的小草们缓缓睁开双眼,但倦意并未褪去。有的小草不禁打起了哈欠,并拍拍小嘴。有的小草不禁伸起了懒腰,感觉非常舒服。此时,众小草中有一棵小草大声说道:“让我们一起来伸懒腰吧!”随着一声呼喊,小草们纷纷行动起来,自由地伸着懒腰。动作虽不一致,但却极具动感。通过这样的放松活动,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放松活动结束后,教师作总结:“本节地形跑课中,我们有的放矢渗透了‘自然生长’理念,即遵循生命成长规律,给大家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最大程度上挖掘你们的潜能。不仅注重大家的当前发展,更关注你们的未来发展。整节课中,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这一点让老师非常欣慰。希望课后及时复习耐力跑的动作要领,并自主体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结束部分科学渗透了“自然生长”理念,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了“自然生长”的真谛。

四、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的若干思考

为进一步提升“自然生长”理念的渗透成效和地形跑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践行过程中还应切实把握好如下两点问题:

(一)教师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完善“自然生长”理念渗透

教师在地形跑教学中渗透“自然生长”理念后,应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反思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以便在接下来的地形跑教学中更好地渗透“自然生长”理念。上述案例教师在“地形跑”一课时教学结束后,主要进行了如下反思与总结:(1)反思存在的不足:一是在教学之初并未明确向学生提出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教学目标,学生亦未明晰何谓“自然生长”理念(仅在课堂结尾处简单提及);二是课堂中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足,亦未对学生的地形跑学习表现及时进行评价;三是课堂中过分注重“自然生长”理念的渗透,忽视了教学重难点的解决。(2)总结经验:一是三个教学环节均不同程度地渗透了“自然生长”理念,让“自然生长”理念贯穿了课堂教学始终;二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表现,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是注重活泼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的良好状态。上述反思与总结务实且相对全面,为第二课时“自然生长”理念更好地渗透打下了坚实基础。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自然生长”理念后,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是必要的。

(二)教师之间积极交流,积累“自然生长”理念渗透经验

要改变教师行为首先要改变其思想,将教师原有的“主体”位置退还于学生,乐于做一名“看客”。当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参与教学,就会自然地遵从“小主人”的意愿[4]。以往,由于深受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习惯于采用学练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教师安排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练习,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极小,很难获得“自然生长”。践行“自然生长”理念后,教师在地形跑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而这一切均需时间的沉淀方能积累丰富经验。为不断积累在地形跑教学中的“自然生长”理念渗透经验,建议教师之间应积极进行交流,具体可选择如下路径:一是开展“自然生长”理念的线下交流活动。在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中渗透“自然生长”理念应以明确“自然生长”理念为基础,而现实中发现,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自然生长”理念并不了解,很多人虽知晓“自然生长”理念,但也多是一知半解。因此,建议体育教研组应定期或不定期利用工作之余时间,积极开展“自然生长”理念的线下交流活动。在线下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各抒己见,提出自身在地形跑教学中渗透“自然生长”理念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有益经验等。二是开展“自然生长”理念的线上交流活动。在开展线下交流活动的基础上,体育教研组亦可构建“自然生长”理念的微信交流群或QQ交流群,用于随时随地就“自然生长”理念在地形跑教学中的渗透经验进行交流。

结语

“自然生长”既是一种学习与生活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个性化体验[5]。地形跑是一项亲近自然的小学体育教学项目,在小学体育地形跑教学中渗透“自然生长”理念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建议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地形跑教学之前,应对“自然生长”理念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积极科学地在地形跑教学中渗透“自然生长”理念,让学生在“自然生长”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学习地形跑,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诚然,“自然生长”理念并非仅适用于地形跑教学,在小学体育的其他教学项目中同样适用。因此,为让“自然生长”理念更好地指导小学体育教学,未来仍需持续扩大研究范围。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理念生长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生长在春天》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