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传统能源企业转型路径

2022-02-15 16:18罗金陈星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化工管理 2022年34期
关键词:能源转型传统

罗金,陈星(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资源和能源被不断的开采且消耗量急剧增加,生态环境受到了危害。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理念正被世界各国人民大力推崇。在“低碳发展”背景下,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传统能源企业应做好低碳转型的准备工作,低碳转型是传统能源企业将要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1 低碳的内涵

低碳的涵义是指排放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消耗量持续攀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之持续增长,而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及生态问题进一步恶化。在环境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低碳”一词由此而生,2003年,英国最先在其能源白皮书中提到“低碳经济”,此后,“低碳”理念及低碳发展模式在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迅速推广,主要包括低排放、高产出的“低碳经济”,低消耗、低开支的“低碳生活”以及低碳发展的“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其中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涵义,是指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量以及更低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来获取更高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标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还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了我国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低碳生活是指一种提倡节能、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该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是新型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实践。低碳生活引领人们践行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低碳生活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大多数学者对低碳城市的定义是基于宏观经济的角度,忽略了城市空间作为一个区域,具有整体性、独立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对低碳城市的定义,可以立足于区域的角度。如果把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低碳区域,那么低碳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这个空间区域内,通过调节能源结构、发展低碳先进技术、改变生产消费方式等来降低该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碳捕捉、碳中和等技术来实现该城市区域的低碳浓度及零碳目标[1]。

2 当前传统能源企业面临的形势

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来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能源总体来说相对富足,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因此,我国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我国能源占比为煤炭92%、石油2.9%、天然气0.2%、水电4.7%,这种能源占比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耗为煤炭销量过大,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消耗量比重较小。此外,我国煤炭储备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储备主要分布在东、西、中部及东南海地区,能源的消耗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的分布与耗用地域差别较大。

2.1 生态环境压力

由于地球的生态资源是有限的,传统能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一定的制约,并且,随着全球低碳化的发展,出于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会使得传统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愈来愈多因素的影响。传统能源企业的生产活动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严重危害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一些污染物将直接或间接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从目前形势来看,传统能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或将迎来全面治理。

2.2 产能过剩压力

传统能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由于传统能源企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加快推动传统能源企业发展,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然而,传统能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做到精细化管理,生产的产品超出了社会的需求,使得企业所销售的产品价格较低[2]。

2.3 能源透支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我国能源消耗处于透支状态,能源的生产总量小于其消耗量,并且能源消耗总量逐年上升。我国清洁能源消耗量也逐渐增多,在能源总消耗量的占比越来越大,说明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再适用于如今推崇低碳环保的时代。

2.4 技术创新压力

能源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需要以来大量的技术创新,先进的能源技术能够帮助企业节省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缓解我国能源透支压力。同时,先进的能源技术还能够减少碳排放,是实现传统能源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当前来看,我国在某些技术创新上具备一定的能力,但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还有进步空间。

3 传统能源企业低碳转型的优劣势

3.1 传统能源企业低碳转型优势

3.1.1 政策导向优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第75届联大上第一次提出“双碳”目标,“双碳”目标对我国能源行业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求能源行业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导向,转变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切实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另一方面,要求能源行业以绿色和低碳为导向,从不同能源品种、从产业链上中下游、从产供储运销各环节,全方位推进减污降碳,壮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3.1.2 行业背景优势

传统能源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基本具备了雄厚的资金、大批的能源领域人才、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独特的企业文化等,传统能源企业的经济实力及核心竞争力均位于国内领先地位。以石油企业为例,石油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石油企业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重点工作之一,利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石油的有效利用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充分重视节能环保的工作要求,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三废”回收治理等新型环保工艺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使石油行业的能耗水平以及碳排放大幅度下降。除了石油企业,火电企业、煤炭企业等均在其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行业优势,这为传统能源企业低碳转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基础。

3.2 传统能源企业低碳转型劣势

3.2.1 新旧能源结构转换风险

从目前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电、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然并长期在能源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促进传统能源结构向多元化能源结构的转化,然而这个转换过程并不是短期的,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升1%可能需要花上10~20年。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的大幅度提高仍然困难重重,传统能源企业实现低碳转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其次,风电、水电、光电等新能源相较于传统能源在品质、质量等物理性质上存在瑕疵,且新能源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当气候出现异常时,新能源会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此外,能源企业在采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之前需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会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成本。

3.2.2 企业经营成本提高

由于国际社会对低碳生活的推崇,使得传统能源市场受到了来自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威胁,为适应能源市场变化,传统能源企业可能会付出更高的经营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碳税的实施、环境保护税的提高将会导致能源企业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第二,能源企业为实施能源低碳转型将引进大量的节能技术,同时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开拓新能源市场,这将直接导致传统能源企业的成本上升;第三,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能源企业还将投入更高的环境治理资金。此外,能源企业低碳转型付出的成本与其转型后获得的收益应有所平衡,能源企业转型所付出的成本将间接传导给终端消费者,因此,转型的成本最终还是要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4 低碳视角下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实施策略

4.1 发展新清洁能源

低碳视角下传统能源企业应重视新清洁能源的发展,主要包括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以及以核能、氢能为主的新能源。其次,在低碳视角下传统能源企业应构建新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与拥有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的企业进行业务外包、合作研发、混合经营,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企业能源供应总量的比重,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此外,传统能源企业还应注重新清洁能源的长远发展,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尝试与推进,实现该产业的多元化[3]。

4.2 重视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

当前,我国能源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较低,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的投入甚少。随着国际社会对低碳的大力推崇,节能环保理念将植入社会生活、企业营商等各个领域,传统能源企业应转变其营商思路,引进科研人才,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加大低碳产品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力度,进而提高企业的低碳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3 构建含有低碳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

目前,能源企业对低碳视角下新型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对企业的绩效管理仅仅停留在财务数字的管理与核算上,忽略了对资源控制、节能环保的思考。这导致传统能源企业在绿色资源保护、配置和使用管理方面不够谨慎,对污染物排放治理这一方面不够重视,因此,传统能源企业应该构建适用于当前“低碳”这个大背景下的绩效评价体系,优化传统能源企业的绩效管理。

4.4 加大对低碳转型的宣传力度

在应对转型发展上,能源企业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国家对低碳发展的硬性要求使得有些传统能源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失去信心,悲观地认为行业情景不好,应该退出能源领域,殊不知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能源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除了领导层对低碳转型的悲观思想,部分企业职工还存在“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认为企业转型是领导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对工作的懒散、懈怠,对企业政策、路线的漠不关心。对此,应加大对低碳转型的教育宣传力度,让传统能源企业充分认清其所面临的机遇和自身拥有的条件优势,为低碳转型发展早做打算,同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企业职工认识的低碳转型人人有责,在思想上高度凝聚推动企业顺利转型。

4.5 采用智能化能源体系

加快智能化能源体系建设,实现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改造,进而推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供应端和需求端的能源信息,使各类能源得到高效配置,带动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效衔接。建立绿色数字中心,持续推进数字中心节能改造,提高数字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推进能源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4]。

4.6 加大融资力度

为实现低碳转型,能源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低碳技术开发,加大融资力度是推动能源企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出路。然而,低碳技术的研发还处于萌芽阶段,能源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具有长期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进而导致传统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的难度较高,因此,传统能源企业应加大融资力度,在逐步放宽的能源投融资环境下,积极创新投融资方式,为低碳转型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5 结语

本文基于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低碳发展模式,结合传统能源企业低碳转型面临政策导向、行业背景、能源结构等表现出的优势或不足,提出了传统能源企业实施低碳转型可采用新清洁能源、重视节能环保技术研发、构建智能化能源系统等应对措施。

猜你喜欢
能源转型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老传统当传承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