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制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路径分析

2022-02-15 16:18孟祥宇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化工管理 2022年34期
关键词:制药产教校企

孟祥宇(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的主要就业方向大多数都在本地企业,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制药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输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肩负着培养符合地方制药企业和市场所需求高质量人才的重任,所培养的人才能否胜任目标职业岗位对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制药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把握企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需求,发挥企业作用,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合作,共同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综合能力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 产教融合产生的背景

早在2017年12月05日,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就发表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以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和深化产教融合为主要目标,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在2019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以建设新时代职业教育为目的,共同颁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也叫做“双高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与“双高计划”是国家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所进行的大力创新。其中“双高计划”要求,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建设中大力提高校企合作力度,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和地方企业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在此基础上,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逐渐开始重视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连接与配合,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为学生更好地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1-2]。

2 协同育人发展对于高职制药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协同育人发展对于高职制药技术专业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本身方面;二是对地方制药企业方面。

2.1 高等职业院校方面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本身来说,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是为我国制药企业输出人才的主要途径。但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刻,制药企业作为社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由于不了解社会具体需要与企业要求的人才标准,一些高校培养人才还是停留在过去的培养模式中,产教合作协同育人发展能够增加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连接,帮助高等职业院校了解企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革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社会需要、符合企业要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综合型技能人才,这样更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建设,符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

2.2 地方制药企业方面

对于地方制药企业来说,所需要的人才大部分都来自于当地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出来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的需要,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有不利影响的。协同育人模式的创建和发展,帮助了企业更好了解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对企业切实需要的人才能够及时传达给高职院校,避免了高等职院校制药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的需要而造成学生就业难、但企业却急需人才的尴尬情况。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校企协同合作培育人才的模式,不仅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大有裨益,同时也更有利于企业吸收优质人才发展自身,创造更高经济效益,同时建设地方经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事业建设与发展。

3 我国高职制药技术专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 高职制药技术专业协同发展现状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演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技程度日新月异,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我国正在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源投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努力加强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合作已经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必要选择,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学校与企业相互连接方面越来越深刻,对企业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有效率,在国家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下,正在有更多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基础下的校企合作协同模式。虽然在近些年校企协同模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在现阶段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3.2 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校企对接不紧密、合作内容单一、激励机制不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建设。

3.2.1 校企对接不紧密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协同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学校和企业作为育人的双重主体,学生不仅仅是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学徒。而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协同育人的发展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仍然不紧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范围和学习方向仍然不够明确。校企对接不紧密主要还体现在信息和资源方面的连接不够深化,在信息方面,学校还不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明确需求,而企业也没有及时地将自身的诉求传递给高等职业院校,导致虽然在协同育人模式下,但学校培养出来的制药技术人才仍然达不到企业的真正需求。在资源对接上,由于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对企业的成效见效较慢,需要在人才毕业之后才能被企业吸收进入开始工作,因此一些地方企业对协同育人合作的热情不高,也不够积极,并不愿意提供相应的资源协助学校培育制药技术专业人才,这是影响校企协同育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3.2.2 合作内容单一

在当前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治疗技术专业都开展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划,但是在发展程度,协同合作机制仍然处于初级合作的状态。尤其是在学生的培育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向较为单一,内容不够完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停留在订单培养、实习就业、创建校内校外基地的初级层次,对人才培养的核心,例如实践课程、高级理论课程、人才资源利用合作等方面没有展开深度的探讨和研究。合作内容单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与制药企业开展校企协同模式上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

3.2.3 培养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职院校制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过去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对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较粗放,只注重技术的过度练习和掌握,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培养模式令制药专业的部分学生出现基础知识面窄、技能单一、职业精神和素养十分薄弱、综合素质低下等问题。同时,校企双方虽然秉持着协同合作的态度,在学校培养人才的各个方面如: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但同时也有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缺乏协同性和系统性,导致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始终停留在初级层面。在对制药专业十分重要的社会制药企业实践过程方面,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的培养,在进行企业实习时只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而学校对学生实习的评价上则多处于价值评价的阶段,而不是以企业给出的专业评价作为学生实践质量的评定[3]。

3.2.4“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需提高

在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急需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但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双师队伍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教师队伍中,教师普遍存在学历结构较低、专业科研能力不达标、素质不高等问题。在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瞬息万变的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需要的教师既要有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的老师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以及研究生,与企业方面接触较少,实践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办法给予学生在实践方面科学有效的指导。

4 基于产教融合的制药技术专业协同育人的发展路径

4.1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在开展校企协同合作的过程中,要加深校企合作必要性的认识,要找准校企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双高计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原则,指导明确对高等职业院校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要致力于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人才技能培养的弊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既要保证制药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又要保证培养其良好人格和高尚的职业素养,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结,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目标和学习方向[4]。

4.2 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的测评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高职院校要通过完善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水平,帮助学生快速地适应目标工作程序,加快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过度,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加学生的工作效率,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4.3 共商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要展开企业之间深度合作,把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起与企业深入探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相关制药企业的资金与设备资源 人力资源的支持,要从企业调动高级专业制药技术人才,对在校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和教学,强化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团队,要大力吸纳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教师人才,从而为学生更好的教学提供师资力量。

5 结语

产教结合下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高职教育发展政策。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综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与企业相互合作,加强与企业的连接,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制药产教校企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