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邓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征

2022-02-16 05:14刘炼
艺术评鉴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艺术特征

刘炼

摘要:在当今学术界,对邓白的研究多集中于陶瓷与工艺美术,鲜少涉及工笔花鸟画。邓白的工笔花鸟画,题材多元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布局宏大而多变,设色艳而不俗,以形写神,雅俗共赏,有一股清雅隽秀的书卷气,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邓白  工笔花鸟画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1-0038-04

邓白(1906—2003),号白叟,别字曙光,广东东莞县人。新中国成立后,邓白在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美术学院)任教46年。他一生涉猎广泛,除了绘画之外,在陶瓷艺术、中国美术史论、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更有一部分研究,填补了历史空白。邓白绘画成就最高的是工笔花鸟画。20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有“北于南陈”之称,其中的“南陈”指陈之佛。邓白跟随陈之佛30多年,是继承和开拓陈之佛画风的中坚力量和重要的传承者。花鸟画代表作有《四时春》《罗岗春雪》《岭南丹荔》等,其中《四时春》挂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本文主要从邓白工笔花鸟画的题材、布局、设色以及风格四个方面分析邓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表现特征,希冀能抛砖引玉,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

一、题材的多元性与地域性

邓白工笔花鸟画的选材普遍而宽泛。针对作品题材分析,其画作中不仅有奇花异草、珍禽,也有闲花野卉、草虫和蔬果。

所绘花卉有桐花、荷花、月季、梨花、竹、菊花、桂花、木棉花、梅花、牡丹、秋葵、芙蓉、红叶、杜鹃、芦苇、玉兰、紫薇、柳树、紫荆、桃花、凤凰花等。

所绘翎毛草虫有喜鹊、鸽子、山鹧、乌鸦、野鹭、燕子、母鸡、小鸡、蝉、蜜蜂、蚱蜢、蜻蜓、螳螂等。

所绘蔬果有棉花、荔枝、黄麻、稻谷等。

在花卉类中,邓白喜欢创作一种以时节为主体的作品,如《秋汀野鹭图》《瑶台艳雪图》《梅花图》《江南春图》《不染图》《拒霜图》《荔枝蝉鸣图》等;他还喜欢将不同时节的花卉集于一幕,譬如《报喜图》《四时春》。

鄧白是一位从民国走进新中国的画家。邓白花鸟画的题材大都生机勃勃、寓意吉祥、春意浓浓、岁月静好,既抒发了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新社会、新生活的赞美。以《和平之春》为例,画中10只和平鸽,每一只都各具形态,营造出安静而和平的意境,寓意和平美好。又如作于1961年的《报喜图》,作品既活泼生动又春意盎然,借喜鹊之喜表达了内心对祖国无限美好的赞美之情。

邓白的画作中,鸟类出现的次数较多,种类也较丰富,表现的技法也较完美。它们或栖息于树枝上,或立于山石之上,或展翅高飞,或觅食休憩于草丛之间,刻画惟妙惟肖。《邓白全集》第10卷《绘画·篆刻》中收录了邓白大量鸟谱写生稿,谱中记录了几百种鸟类,并且对鸟的种类、鸟的各部位颜色、名称和特征都有详细说明,也体现了邓白对鸟类的偏爱。

此外,同为岭南画家,邓白与清末广东最重要的画家“二居”(居巢、居廉)在题材上有相似之处。“二居”的花鸟画作品,非历代花鸟画家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主要题材的传统,而是将岭南地区人们所熟知的主要花卉、瓜果搬上画坛。在邓白的工笔花鸟画中,也有为数众多的岭南时卉与佳果,如紫荆、凤凰花、荔枝等。在《邓白画集》中,描绘岭南风物的画作有《岭南春讯》《岭南丹荔图》《荔枝图》《丹荔鸣蝉图》《荔子图》《紫荆双喜》《紫荆图》《凤凰木》《水稻》《玉兰双鹊》《玉兰图》等。岭南风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飘香四季。邓白抓住家乡风物的特点,将岭南情趣纳入书画的审美意蕴,亲切有味,既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也反映出邓白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二、布局宏大而多变

布局,就是构图,传统称为章法。邓白非常重视布局,他认为布局不仅是一个位置问题,它直接左右作品的质量。

从形式上来看,邓白的工笔花鸟画主要有轴、横幅、镜片、册页等,而且以大尺幅作品为主,大部分长或者宽超过1米,甚至达2米。这也是他工笔花鸟画的一大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多呈现大尺幅的全景花鸟画构图方式,同时巧妙运用画面要素,层次分明,组织有序,体现出严整的秩序感和装饰性,达到了“密不杂乱,疏不空虚”的艺术境界。他在《中国画论初探》一文中写道:

“大幅布局,懂得了开合这个道理,就能掌握整个画面结构。起处敢于开,开则放,放则有气势,气势足方可贯串全体,多而不乱,密而不塞,虚而不空。到了结处,要善于合,合则收,收得有余无尽,然后达到画尽意在。”

以1961年的《四时春》连屏为例,横式构图,长达544厘米,宽277厘米,是一幅工笔重彩的绢画,画成后裁开五幅装裱。此幅作品融入了我国不同节气的景色,画中满绘鸽子、牡丹、木棉花、梅花、芙蓉和竹子等物,用笔精致,用色鲜艳,集四季花卉虫鸟于一幕,给人目不暇接的感觉。如此大幅作品,构图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感觉。但他却很巧妙地把四季景物融合在一起,画面处理得整体和谐,主次分明。

又如《棉麻丰收图》,画幅中左下角有一块小土坡,一只母鸡和五只小鸡在棉花与黄麻下觅食,右上角四只蜜蜂飞舞,正中间有两只蜜蜂飞向棉花花卉。左下角的山坡、母鸡、小鸡等是棉麻的配景,衬托的主体花卉棉花、黄麻。这幅画很注重主次关系布局,既没有“宾主不分”,也没有“喧宾夺主”,同时,营造出分明的空间感。画面井然有序。

1948年的《梅花图》轴,梅花采用的是传统的折枝构图形式,注重画面的疏密聚散,参差错落。画幅下方梅花主枝干一波三折之势向上生长,下方小枝干与其穿插,层次分明。此图最特别之处在于,画的上方抄录了大篇幅诗文,大面积的题诗占据画面中心位置。书法与梅花交相辉映,布局奇特。

三、设色艳而不俗

“随类赋彩”是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设色的特点。花鸟画用色彩传达美。邓白的老师陈之佛曾说:

“过去中国画家曾说‘设色忌枯,忌火,忌俗,忌主辅不分,交错凌乱;忌深浅模糊,平淡无味’,说要‘艳而不失之俗,淡而不失之枯’‘用重色要不至恶俗,用轻色要不至浅薄’‘淡逸而不入于轻浮,沉厚而不流于鄙滞’。”

邓白的色彩处理,前期(1949年前)与后期(1949年后)变化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艺术思想与社会环境的改变。前期色彩尚清淡、雅洁,比如《秋汀野鹭图》《桐花山鹧图》《梅花图》等;新中国成立之后,祖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邓白改变了画风,画面明快、开朗,颜色运用丰富大胆,有着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气息,比如《四时春》《报喜图》《万紫千红图》《江南春图》《白头偕老图》等。

总体来说,邓白的设色既继承了宋代院体画工笔重彩的特点,又有民间美术的图式元素与色彩运用。他的作品(以后期作品为多)大多绚丽多彩,对比强烈,装饰趣味较重;整体色彩的搭配都十分协调和谐,看上去非常舒服,这与他的艺术经历息息相关。1928年,邓白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跟随陈之佛习图案学。20世纪50—60年代,邓白前后三次参与了壁画的临摹工作。同时,邓白是抢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先行者,他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国内外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如《剪纸初探》《民间蓝印花布特点》《敦煌艺术简介》《论民间青花瓷器》《丰富多彩的浙江省民间工艺美术》等文章。邓白在工艺美术基础教学中也非常重视中国画、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图案等传统艺术的学习。学图案的背景、临摹敦煌壁画和研究过陶瓷纹饰纹样等民间工艺,使邓白对色彩的处理与把握非常娴熟。

要艳而不俗,必须降低色彩饱和度,重视色彩主次关系,讲究设色变化。比如作于1962年的《万紫千红图》,画中绘牡丹、菊花、月季、芙蓉、梅花等花卉,红、黄、青、绿、粉、紫以及山石水墨等各种颜色,层次分明,五彩缤纷却不落俗套,既有传统文人画的雅致又有民间艺术的气息。作于1961年的《四时春》联屏,民间年画鲜艳的色彩、饱满的构图以及吉祥如意的寓意等特征都在画中得到体现,大大增强了其作品的形式感和丰富性。

此外,作为一名工笔花鸟画家,邓白对于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他个人的深入思考。邓白注重写生,强调物象的真实性,他所描绘的禽鸟和花卉,在画面的色彩处理上首先讲究真实性,但他作品中的色彩又不是抄自然色,而是在真实的色彩上加入艺术手法,使作品色彩既新鲜又有雅度。1984年的《不染图》最能说明这一特点。荷花设色安静沉着,画面形成精密的气氛,静如太古的意境。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花鸟清雅淡润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自我心境的色彩,“高标岂肯随流俗,洗尽铅华远益香。”

四、清雅隽秀的书卷气息

書法、绘画、诗词三者相结合,是中国文人画的特征。邓白创作了许多旧体诗,有《韬光室诗选》。从体裁上来看,有五古、七古、七绝、五律、七律等,词牌名有《浣溪沙》《西江月》《浪淘沙》《满庭芳》等;从题材上来看,主要有题画诗与词,诗词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如《题画梅》七绝二首、《题<柳汀白鹭图>》《题<竹下琴弦图>》《题<不染图>》等。邓白深厚的传统文学修养可从这些诗作中略见一斑。他尤其喜欢将自己写的诗词题于画上,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在一起,画中有诗,书画相通,诗书画印相互契合,将所表达的志趣充分诠释,体现了文人特有的书卷气息。

如1945年的《薄雾疏篁图》轴,此图笔法纤细,薄薄的一层雾有一种含蓄的朦胧美,体现出清雅幽深的审美情趣。这与我国古代文人画所追求的意境如出一辙。画中题跋:“惨竹倚天寒,伤雾飞相顾。且借一枝栖,争悔凌云悟。乙酉冬邓白写于渝州”,诗画巧妙融合,意境古雅。

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画题,邓白尤钟情于梅。在《邓白画集》中,以梅花为主题的有将近十幅,他还写过以梅花为题的诗词,如《浣溪沙·孤山探梅》等。作于1948年的《梅花图》轴,上录有朱熹《梅花赋》一首、朱熹和苏轼韵《梅花诗》三首,此图所绘梅花,或绽放,或含苞,两只小鸟栖息枝上,设色典雅,意韵清淡。作于1982年《今年花比去年红图》镜片,红梅枝繁花茂,错落有致,色调饱满,虚实相间,文人的笔情墨趣充溢其间。作于1985年的《梅花喜鹊图》轴,题识:“芳草春回依旧绿,梅花时到自然香。一九八五年白叟写于杭州。”画面呈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浓郁的自然气息,诗文结合的方式又加强了梅花的意味,使得整幅作品具有文人气息。

在他兼工带写、工而有意的工笔花鸟画创作中,他不仅注重对象形神的刻画,而且注重表现主观、注重内心的书写。1980年的《拒霜图》轴题跋:“傍水施朱意自真,幽栖非是避芳尘。已呼晚菊为兄弟,更为秋江作主人。半临秋水照新装,淡静丰神冷艳裳。堪与菊英称晚节,爱他含雨拒清霜。一九八0年白叟写于杭州。”题跋中的前四句为明代谢迁《芙蓉》诗,后四句则为明代吴孔嘉《木芙蓉》诗。画中的墨线融入书法的意味,又与诗交相辉映,诗情画意完美呈现。1984年的《不染图》题跋:“不染淤泥出众芳,亭亭直立水云乡。高标岂肯随流俗,洗尽铅华远益香。一九八四年盛暑白叟画于杭州。”题诗格调高古,意境幽远,体现了邓白心中怀着一种诗性的理想追求,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邓白还创作了不少诗意图。如《西山红叶诗意图》,取陈毅《题西山红叶》诗的意境,片片红叶满枝头,凛然的正气油然而生;《梨花院落图》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入画,月光如水,微风轻轻吹过枝头,清新流丽,韵味浓郁;《小山词意图》则以宋代晏几道《浣溪沙·莫问逢春能几回》词意描绘春天景象,桃花盛开于枝头,与垂柳相衬映,两只飞燕展翅穿梭于柳枝,颇有“满眼春色惹人醉”之意。

总之,邓白的工笔花鸟画,题材丰富,布局宏大,设色艳而不俗,有着严整的秩序感和装饰性,形神兼备、雅俗共赏,有一股清雅隽秀的书卷气;在技法上、思想上、内容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邓白.邓白全集[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118.

[2]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影响中国的东莞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100.

[3]朱万章.对花写照:居巢居廉画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138.

[4]李近维.邓白画集[M].东莞:莞准印字第DG2002-161号,2002.

[5]邓白.邓白全集[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230.

[6]邓白.邓白全集[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238-239.

[7]陈之佛.学画随笔[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05.

[8]于利.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4:38.

[9]陈之佛.陈之佛文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464-465.

[10]于利.邓白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4:60.

[11]邓白.邓白画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56.

[12]邓白.邓白画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1-4.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艺术特征
浅论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浅析工笔花鸟画教学
浅析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