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联合低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2022-02-16 10:20钟健荣温小飞张健夏婷婷周明亮
海南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疗效差异

钟健荣,温小飞,张健,夏婷婷,周明亮

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早期干预科,广东 肇庆 526060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联想、幻听、障碍、情感等,幻听症状在该病急性期的发作概率较高,达70%左右[1]。该病是一种重度精神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指出该病的发生与神经系统的异常发育有关[2-3]。精神分裂症致残率较高,对患者及其家属将带来较大的影响,因而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现阶段精神分裂症仍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利培酮因为具有确切的疗效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4]。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rTMs)为一种无创伤性、无痛苦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人体脑区局部代谢水平及血流量,降低了功能相连的脑部区域的直接刺激作用,进而可降低患者的脑区活动[5-6]。本文探讨了利培酮联合低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7]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者;②对药物、酒精具有依赖者;③存在癫痫家族史或既往史者;④存在神经损伤或头颅损伤。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8~49岁,平均(40.27±4.68)岁。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4~38岁,平均(40.35±4.6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利培酮治疗,用法:利培酮片(商品名:维思通,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口服,起始剂量为1 mg/d,在1周内逐渐增加至4~8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治疗。具体方法:使用DK-III经颅磁刺激仪(生产厂家:河南省昊德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治疗前检测患者运动闭值(MT)。刺激部位为双侧前额叶的背外侧皮质,电位波幅为0.05 mV,输出强度为MT,刺激强度为80%MT,刺激频率为1 Hz;治疗序列:30个治疗序列,每序列连续刺激5 s,序列间隔为30 s,每次治疗共计1 500次刺激,每次持续约20 min。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4个月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PANSS量表由阴性症状(N)、阳性症状(P)、一般精神病理(G)各维度及总分组成,PANSS得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2)精神状况: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4个月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患者精神状况进行评估,BPRS包括焦虑、罪恶观念、心境抑郁、猜疑、幻觉等20项,分数越高说明精神状况越差;(3)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震颤、癫痫、头晕、头痛、异常活动等。

1.4 疗效评判标准[8]患者幻听等临床症状消失,BPRS评分下降分值>90%为症状消失;患者幻听等临床症状偶尔出现,对患者的影响较小,8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量表中的N、P、G各纬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4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参数N评分P评分G评分PANSS总分时间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观察组(n=40)31.8±4.9 22.8±3.4a 20.9±3.1a 18.7±2.8a 32.2±5.7 23.2±5.5a 20.8±4.8a 19.2±4.1a 41.9±9.6 29.7±8.7a 25.8±7.8a 22.2±6.4a 98.6±5.3 72.1±14.5 65.3±10.1a 61.3±9.2a对照组(n=40)31.7±5.0 27.6±3.8a 25.6±3.6a 22.4±3.1a 32.4±5.6 28.4±5.8a 24.9±5.2a 22.9±4.7a 41.7±9.8 34.6±9.3a 32.9±8.9a 28.7±8.2a 98.5±5.5 80.6±15.2 74.9±12.8a 69.8±11.3a t值0.09 5.954 6.257 5.602 0.158 4.114 3.664 3.752 0.092 2.433 3.794 3.722 0.083 2.559 3.724 3.689 P值0.928 0.001 0.001 0.001 0.875 0.001 0.0001 0.001 0.927 0.017 0.001 0.001 0.934 0.012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4个月,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治疗前80.31±3.24 80.68±2.18 0.599 0.551治疗1个月46.23±4.11a 69.75±4.67a 23.911 0.001治疗2个月43.84±3.94a 62.78±4.58a 19.827 0.001治疗4个月39.57±3.58a 56.53±4.08a 19.761 0.001

2.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18<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709>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思维、记忆、学习等方面功能性减退或丧失[9]。患者对信息的提取及评估过程出现异常,现阶段通常将此情况称为妄想,为较为常见的神经损伤之一,患者神经的可塑性遭受损伤,而神经的可塑性与环境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这也是神经分裂症发生的重要原因[10]。以往抗精神类药物如利培酮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可对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便秘、体质量增加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1]。故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探索其他治疗方法以提升治疗效果,并控制因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为目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

低频rTMs为现阶段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案之一,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生理技术,治疗时将通电线圈放置于患者头皮的特定位置,通过磁场运动可产生电流,穿透人体颅骨并进入患者大脑皮质层及少数白质,致使皮质锥体、皮质联络等神经细胞去极,对人体的神经组织电活动发挥较强的抑制或兴奋作用[12-13]。重复刺激患者可使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改善患者幻听症状。研究表明,幻听患者的左侧颞顶叶的血流活动相比周边组织较强,这可能与幻听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低频rTMs能刺激患者左侧颞顶叶,进而降低此区域的兴奋性,减轻患者的幻听症状[14-15]。此外,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行为异常、妄想等并发症,而低频rTMs治疗减轻幻听症状的同时,对其他并发症的改善也具有重要作用[1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PANSS量表N、P、G各纬度评分及总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低频rTMs治疗可以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减轻;本研究增加了BPRS评分的对比,发现治疗后1个月、2个月、4个月,观察组BP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低频rTMs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能显著提升患者精神状况,提高临床疗效。从安全角度分析,两组均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联合低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药物联合低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疗效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