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2022-02-16 10:20夏雪红刘军娥
海南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

夏雪红,刘军娥

汉中市中医医院糖尿病&心血管病科1、骨伤科2,陕西 汉中 723000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极易对各类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其中糖尿病足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要截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带来了严重影响[1-2]。由于糖尿病足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疗及相关护理干预在改善预后中显得极为重要。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是临床上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主要是激发患者康复训练动机,并将动机转化成具体的行为训练,在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中有一定作用[3-4]。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病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汉中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中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Wangner分级1~3级;②足溃疡面积≤10 cm2;③年龄≥18岁;④临床资料完整,定期完成随访。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者;②由于其余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或者皮肤溃疡者;③合并其余部位感染者;④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病其余急慢性并发症者;⑤有重截肢史者;⑥合并认知功能缺陷,智力、听力障碍者;⑦合并其余重大躯体疾病或者恶性肿瘤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s,例(%)]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s,例(%)]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t值P值例数40 40男25(62.50)22(55.00)女15(37.50)18(45.00)年龄(岁)63.73±8.14 62.97±9.58 0.382 0.703糖尿病病程(年)8.65±2.72 8.70±2.44 0.087 0.931糖尿病足病程(年)1.53±0.66 1.56±0.61 0.211 0.833溃疡面积(cm2)6.38±2.04 6.23±2.51 0.293 0.770 1级17(42.50)18(45.00)2级17(42.50)15(37.50)3级6(15.00)7(17.50)性别 Wangner分级0.231 0.89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包括积极控制血糖、预防及控制感染、足部清创换药等,并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讲解糖尿病足的疾病知识、自我管理护理内容、并发症预防等,住院期间的讲述形式主要为面对面授教以及每周开展知识讲座,患者出院后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了解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均持续干预6个月。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主要内容:(1)动机干预。护理人员了解每个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实际需求和心理状况等,和患者耐心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需及时解答,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感,积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了解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性、以及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住院期间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令患者之间相互鼓励、相互交流经验,并可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抵抗疾病的自信心。(2)行为干预。通过现场报告、视频、微信等途径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内容,让健康教育渗透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叮嘱患者加强日常对足部的相关护理,定时监测血糖,注意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的重要性,日常饮食应多食用瓜果蔬菜,避免进食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等食物,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住院期间定期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情况等进行评估,指导患者注重日常的足部管理;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上门指导,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不正常的护理行为应予以纠正,1次/月;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叮嘱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监督患者,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可增加上门指导时间,必要时可增加次数至2次/月,日常也可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答疑,帮助患者提高康复能力。患者均持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创面溃疡恢复速度[6]: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7 d、14 d、28 d时创面溃疡的恢复情况,恢复速度计算方法=[(纳入研究时溃疡面积-护理后溃疡面积)/纳入研究时溃疡面积]×100%。(2)糖尿病足护理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其中糖尿病足护理知识总共有24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1分制,0分表示不掌握,1分表示已掌握,总分24分,得分越高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越令人满意;自我管理能力总共有5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7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3)生活质量: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主要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生理功能(12个项目)、心理维度(9个项目)、社会关系维度(4个项目)、治疗维持度(3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均为1~5分,分值越低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好。(4)护理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的满意度,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创面溃疡恢复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7 d时的创面溃疡恢复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14 d、28 d时,创面溃疡恢复速度均明显高于护理后7 d,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创面溃疡恢复速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创面溃疡恢复速度比较(±s,%)

注:与护理后7 d比较,a 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护理后7 d 7.45±2.83 7.19±2.90 0.406 0.686护理后14 d 40.34±7.61a 27.98±4.59a 8.796 0.001护理后28 d 59.33±6.02a 45.06±4.71a 11.807 0.00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 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护理前9.85±2.40 9.73±2.65 0.212 0.832护理后6个月21.04±2.51a 17.29±2.06a 7.304 0.001护理前15.83±2.71 15.90±2.28 0.125 0.901护理后6个月28.73±3.41a 22.06±2.22a 10.367 0.001糖尿病足护理知识 自我管理能力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DSQL量表评分比较 护理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DSQL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DSQL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 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0 40护理前29.34±3.56 29.72±3.14 0.506 0.614护理后6个月15.02±2.52a 20.30±2.81a 8.847 0.0010护理前16.68±3.71 16.20±4.21 0.541 0.590护理后6个月8.76±2.42a 12.15±1.89a 6.982 0.001护理前7.83±1.43 7.50±2.10 0.821 0.414护理后6个月4.62±0.77a 5.82±1.10a 5.652 0.001护理前5.52±2.51 5.45±2.91 0.115 0.909护理后6个月2.71±0.58a 3.86±0.71a 7.933 0.001护理前59.37±6.80 58.87±7.21 0.319 0.751护理后6个月31.11±3.96a 42.13±5.32a 10.509 0.0001生理功能 心理维度 社会关系维度 治疗维持度 总分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占4%~10%,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且糖尿病患者终身进展成为糖尿病足的风险可高达25%左右,对患者的影响较大[7]。目前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案,主要治疗目标以积极促进创面愈合、改善预后等为主。糖尿病足患者通常不会接受长期的住院治疗,日常强化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也十分重要,但在实际中,绝大多数患者缺乏对糖尿病足知识的了解,日常的足部护理行为较差,往往容易影响最终的治疗结局[8-9]。

在糖尿病足患者的常规护理内容中仅仅是单纯的填鸭式健康教育,将相关知识灌输给患者,让患者自己去完成,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个体性,以至于大多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10]。动机行为转化康复护理是一种新概念护理方式,具有科学、系统、规范性的特点,主要是根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了解其对治疗、护理的需求,并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内容,该方式不仅可激发患者对康复护理的动机,还有助于降低高危、不健康行为的发生情况[11-12]。近年来,该护理模式也在较多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开展。有研究显示,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的充分性,并积极改善患者对治疗的参与度、依从性,效果甚好[13]。马赣玉等[14]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结果也显示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血糖达标率及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动机行为转化康复护理的患者护理后14 d、28 d创面溃疡恢复速度更快,且护理6个月后患者在糖尿病足护理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结果中也更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也更好。通过分析,是由于在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中,可让患者了解到糖尿病足对身体的危害性,树立对抗疾病的自信心,通过开展交流会等措施可获得病友支持,有助于让患者主动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措施,具有个体化的特点,将康复护理内容落实到每个患者上;既往的护理内容中,多数在患者出院后就疏忽对其管理,导致患者日常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而本研究的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中,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也对其进行密切的随访,对于有欠缺的地方极易予以补充纠正,并重视家庭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患者-家属-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内容,可帮助患者日常也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而患者在有效提高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等内容后,也有助于促进创面溃疡的恢复。华美霞[15]的研究也指出,动机-行为技巧的模式在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恢复上有着重要作用,和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此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采用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显示该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

综上所述,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都是“溃疡”惹的祸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
清热解毒湿敷剂治疗四肢创面感染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