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馆藏的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2022-02-17 17:02王家莲
图书馆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馆藏红色文献

王家莲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红色文化口述史从党的历史征程、使命情怀、思想理论、丰功伟绩等多维度呈现波澜壮阔的百年画卷,解读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铸就苦难辉煌的百年历程。图书馆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以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这笔宝贵财富,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入“初心和使命”的主题教育中,以红色文化口述史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魂,以传承文明的使命担当作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 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价值意蕴

1.1 为红色基因赓续传承提供弥足珍贵的史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2]。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所凝结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无疑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以来,红色文化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见证了中国社会百年巨变。共产党百年征程涌现出的红色弄潮儿、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大多已进入耄耋之年,甚至有的已经与世长辞。红色文化口述史是珍贵的红色文献资源,急需进行抢救性记忆保护。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部门,将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为传承红色基因和提高文化自信、提供文献保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在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中回望党史,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挖掘红色文化领军人物留下的思想智慧,寻求有价值的、本土化的、先进的文化资源,可以让红色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实现创新与传承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在党史学习中凝聚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1.2 为文化强国战略提供历史镜鉴

红色文化口述史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对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访谈红色文化重要政策亲历者,探寻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往事,回望共产党百年征程红色文化发展的时代记忆,整理追忆红色文化见证者的口述资料,追本溯源,记述中国共产党从筹备到成立、再到扬帆起航、发展壮大的恢宏历史画卷,可以展现在中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建设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和创新思想,客观评价党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科学解析党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的历史、社会、思想根源,探寻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之道,为我国当前文化强国战略提供历史镜鉴。

红色文化口述史纳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采访红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奠基和垂范作用的领军人物,回顾过去百年来红色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反思红色文化波澜壮阔中曲折前行的历史,既是缅怀过去,也是总结现在又展望未来。尤其是红色文化中国经验,对于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历史镜鉴价值。

1.3 为新时代民族文化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百年风云,光照汗青,挖掘红色文化口述史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核心理念、丰富内涵、人文精神等,展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解说党史上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透视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时代记忆,勾勒出鲜活、落地、有价值的红色文化口述历史画卷,是以历史的质感和温度抢救和记录共产党百年征程以来红色文化史。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保护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借助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推进红色文化口述史高质量发展是当务之急。

红色文化口述史纳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可以补充与印证红色文化档案,弥补档案资料中缺失的某些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与细节。重要历史事件的决策者、参与者口述史具有历史研究和党史教育功能。红色文化发展伴随党百年征程共同经历起步、发展、改革与腾飞阶段,挖掘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以来红色文化发展历程的得失成败,可以为新时代中华腾飞积聚磅礴力量,同时对加快推进红色文化现代化、深化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2 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现实审视

2.1 红色文化相关研究进展

红色文化孕育演绎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内涵丰富,成就辉煌,如同中华文明的思想芯片。目前,红色文化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也是学界研究持续的重要焦点,众多学者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视角对红色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果丰硕。但是中国知网检索鲜有发现以口述史方法对红色文化开展研究,口述史研究在红色文化学术研究成果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令人欣慰的是当前口述史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方兴未艾,探讨口述史方法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正恰如其时。

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得知学术界对红色文化研究蓬勃发展,当当网检索有关红色文化的著作层出不穷,这一切说明学术界对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取得广泛共识。红色文化研究领域,从研究现状来看,偏重历史的红色文化涉及到红色文化与世界文明互鉴,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等。涉及红色文化口述史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相关研究在中国知网搜索结果为零。

2.2 口述史相关研究进展

口述史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随后几十年, 口述史已经成为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科目,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十分重视口述史研究方法,当前美国从小学到大学课堂都设有口述史课[3]。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口述史方法研究兴起。1948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创建意味着现代口述史学在图书馆界开始起步[4]。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情界兴起口述历史工作,并逐步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关于口述史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一些高质量的论文逐渐面世。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红色文化发展历程,红色文化口述史弥足珍贵,对党的百年征程中红色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政策、决策生成和执行实施过程深入探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图书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做好红色文化口述史的收集整理与传播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开展红色文化口述史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不仅能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而且能展现百年来红色文化发展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本文将追根溯源,博采众长,以红色文化口述史在党的百年征程发展中的时代记忆,还原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发展鲜活、生动的历史原貌,构建有生命气息的红色文化口述史。

3 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实现路径

3.1 加强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建设顶层设计

加强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实施抢救性保护,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红色文化口述历史被誉为红色留声机,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保存价值,及时抢救那些即将消失的记忆,功盖千秋后世,启动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建设项目对于我国大多数图书馆来说是个新型业务,要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因馆制宜,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提高图书馆领导对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新思路、新模式、新策略的认识,以习近平对红色文化重要指示为指导,以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挖掘革命旧址、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历史故事,认识党的百年伟大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多年来形成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方略历史必然性,认识其科学性和优越性。将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施策,加大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资金投入、科技投入、人员投入及加强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工作。

3.2 提升馆员队伍业务水平

红色文化口述史工作的专业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又要具有现代化技能,并且文化底蕴要厚重,还要具备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图书馆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要加强红色口述史特色馆藏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各种在线平台学习,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学习红色文化和口述史工作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

口述工作前期准备、采访收集、后期的录音与视频整理等工作需要团队团结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整体效果。因此,图书馆要组建德才兼备的精品团队,并根据口述史工作需要开展访谈、采访编辑、编目、著录、数字化传播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如何应用媒体技术、如何制定口述采访大纲、如何选定采访人员和地点、如何以语言表达技巧实现心理沟通、如何甄别对比口述文献与官方档案等技能,以便完美实现承担搜集和整理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的重任。

3.3 打造红色文化口述史理论研究的学术新生态

图书馆可凭借资源优势组建红色文化口述史研究中心,构筑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建设平台,打开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建设的窗口,将图书馆演变成红色文化口述史资源建设的重要专业性机构。红色文化口述史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推进红色文化口述史研究工作,研究中心成员根据自身知识背景、工作经验和专业素养,推动图书馆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工作常态化。

加强口述史方法在红色文化跨学科领域应用研究,借鉴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以新的维度开展红色文化口述史研究,实现红色文化研究的新突破,补充档案文献中缺失的红色文化新资料,开展跨学科研究,把红色文化口述史融入图书文献学、人类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体系中[5]。从网上调研到实地考察调研取证,将这些一手资料整理传世,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红色口述史故事告诉广大读者新时代的标志和意义、内涵和历史使命,见证党的百年史承载的苦难与辉煌,把实证研究贯穿于始终,处理好知识产权归属,公开出版一批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口述史精品,从学理上解读当今中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解开这一神奇的历史密码,传承党的记忆与精神。

3.4 开展红色文化口述史工作的跨界合作

借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启动“东北抗日联军专题”的具体操作,让更多的读者、研究者、文艺工作者走进民族精神宝库[6]。红色文化口述史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图书馆多部门及馆际互动合作,图书馆需要组建精品团队,集思广益,打破部门、馆际之间的束缚,加强整合人员素养、部门设置及发挥、信息技术、人脉资源、专业背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采访、录制、记录和文献整理中各行其责,以达到最大程度挖掘红色文化口述文献的目的。

一是要拓宽项目经费筹集合作渠道,积极争取图书馆口述历史项目经费的支持,申报政府和行业相关课题项目资金,也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的捐款资助。二是要拓宽项目合作对象渠道,争取与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口述历史协会、博物馆、档案馆、非遗馆、广播影视等文化教育机构单位合作,也要争取与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口述历史专家、档案管理员等合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更多红色文化口述史资源转化为深受当下旅游者喜爱的产品和服务。三是拓宽项目业务合作交流渠道,除了参加图书情报、博物馆和档案馆行业红色文化口述史的研讨交流之外,还应参加国际、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其他行业口述历史研讨,提高图书馆开展口述史项目建设能力。

3.5 构建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阅览空间

构建颜值与内涵并存的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阅览空间[7],放置集红色口述影像、实物展示、展板呈现、实景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开展红色文化口述史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采用360度全景映像技术打造红色网上展馆,将厚重的红色文化口述史资源全方位展示给读者。空间内策划开展红色口述史文化活动,组建以红军老干部、老战士为主的红色口述史宣讲团,收集红色荣耀勋章等老物件,整理抗战老兵、国防试验老专家等红色历史事件见证者红色记忆口述资料,如红色年代口耳相传的红色歌曲、战斗故事、红色作品、影像、标语等。

以数字技术录制口述影像,推动图书馆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转型升级,利用红色文化口述史空间大力宣传推广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人文精神和中国智慧,引起全社会重视红色文化口述史传承,使公众了解提高红色文化口述史影响力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红色文化口述史。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口述史空间服务功能,向社会各界征集红色资源线索,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一些媒介征集红色文化口述史,构建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数据库,将图书馆、文物博物馆、档案馆、高校、科研机构、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海内外收藏的有关红色文化口述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4 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的采集流程与规范

4.1 围绕“红色文化记忆”做好访谈前期工作

红色文化口述史需要在充分调研后以标准化流程开展采访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采访者组成、采访大纲、线路规划、采访对象、采访地点、设备购置、纪念品等。迈进红色文化领域,亲近红色文化领军人物,以中国红色文化发展为主题,以红色文化演进历程为线索,访谈红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采访提纲的撰写起着纲领性的作用,根据采访对象有针对性地设计采访提纲,但是口述访谈过程容易出现新的素材与观点的动态转移,采访者要对访谈所形成的内容通过辑录整理还原受访者表述及观点,取得受访者足够信任并且引导整个采访的走向,围绕“红色文化记忆”超越时空的回忆和反思,将受访者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挖掘口述史料弦外之音,精准判断其所讲述的内容与历史真实情况之间的关系,探寻衍生出的红色文化相关话题的史料价值。

4.2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精准还原历史现场

借鉴国外口述史从书斋走向田野的研究方法,深入民间进行访谈是口述史的核心工作,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加强了史料的真实性。梳理当地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重回历史现场,披露鲜为人知的情节,细致整理红色文化演进历程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产生背景、发展阶段、主要举措及其成效。

以访谈聆听红色文化发展见证者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为依据,实现采访者和受访者完成互动,了解受访者所思所想所悟。在访谈过程中,搜集红色文化相关的老照片、日记、报纸、传单等材料,将这些有价值的素材纳入红色文化访谈口述材料,促使口述史材料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

4.3 去伪存真,精准做好后期辑录工作

后期辑录要根据前期调研和策划整理采访内容,对口述史料进行甄别、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以及关键时刻的道路抉择,梳理重大历史事件中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产生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用口述的方式传承文明、保护文明[8],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形成工作卷宗,应原汁原味、真实客观、尊重史实,求信、求实、求真,力求做到述多议精、以史为据、论从史出,为后世存信史。

5 结语

红色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历经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彰显了历久弥坚的百年初心。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有利于抢救性保护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口述史融入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以初心和使命洗礼和升华图书馆服务育人的价值。红色文化口述史资源建设蕴藏着珍贵的学术资源价值和重要的现实价值,是立党兴党强党教育的丰厚滋养。目前,图书馆有很大的空间凭借自身的优势将红色文化口述史打造成为特色馆藏资源。图书馆从事红色文化口述史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不光是停留在挖掘、整理和保护红色文化层面,还要体现在开发和利用上,通过携手全社会大力宣传,集思广益,以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内及国际重大历史事件原始录音、视频、照片、影视录像等丰富多彩的口述史表达形式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9]。借鉴美国高校口述历史教育实践特色[10],以红色故事讲党史思想,以红色事实讲党史道理,提升图书馆红色服务的效能[11]。

猜你喜欢
馆藏红色文献
红色是什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红色在哪里?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追忆红色浪漫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