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2022-02-17 23:24马思韩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管影响研究

马思韩

(甘肃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学界掀起了创新问题的研究热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创新。研究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需要协同政府、社会和公民等多元力量,提升本国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个人、组织及群体、社会3 个利益相关者层面对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借以提出企业创新相关建议,为促进企业创新作出理论贡献。

1 个人层面影响因素

1.1 高管特征

高管作为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者,企业家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任期、风险偏好等与高管的经营决策及其特征都影响着企业创新的数量和质量。范莉莉等[1]研究发现董事长教育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呈现正向影响作用,高学历或者技术型的高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力度更大。同样,赵珊珊等[2]认为CEO 的学术经历能提升10%的企业创新能力,拥有海外高学历教育背景的CEO 更倾向于借助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得出政治关联会弱化企业创新与学历背景的关系。何瑛等[3]也提出拥有跨企业经历、跨行业经历和跨组织经历等更丰富的职业经历的高管意味着其拥有更为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和更强烈的风险偏好,这往往能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刘运国等[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越长,研发投入越高,不同年龄层的高管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较稳定的管理层带来更为稳定的企业创新活动。周建等[5]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在环境差异小和创新活动嵌入程度高的企业环境下的创新经验对本公司的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更显著。虞义华等[6]认为,高管的发明家经历使其更倾向于在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 投入上加大力度。上述高管特征最终都会作用于管理层能力,更强的管理层能力往往伴随着更高的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

1.2 员工特征

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实体,其学历背景、技能水平、管理和职工福利等都对企业创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所有制下员工学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中,孔晓婷[7]发现国有企业高学历员工能够显著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规模,低学历员工对国有企业的创新作用显著于非国有企业。蒲艳萍等[8]认为员工的工资扭曲和企业创新呈反向作用,企业创新因受劳动力工资扭曲带来的人力资本、消费需求以及收益效应的影响而产出率下降。肖凤翔等[9]认为员工技能培训直接影响技能化落实,最终作用于企业创新能力,较为完善的员工技能培训能够带来更高的企业创新水平。周冬华等[10]认为持有股份的员工出于保护自我利益,更有创新的意图和潜力,同时进一步发现该结论在非国有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不同的持股员工对于企业创新的刺激作用不同,核心员工比高管人员的激励作用更明显。彭泗清等[11]发现多元化的员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有效地多元化管理多元化的员工可以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同时当多元化的员工未经有效管理而产生地位不平等意识时,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水平。

2 组织及群体层面影响因素

企业创新有来自内部生存、发展和获得荣誉等动机的驱动,也有来自外部竞争压力、行业水平和市场环境的刺激。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投资风险等组织内外部问题约束企业创新水平,这也是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较为充分的角度。本节对组织及群体层面以企业为研究单位的影响因素进行内、外部两个层面的梳理。

2.1 组织内部影响因素

2.1.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决定着企业未来如何,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高效地运用所有资源,并创造最大价值。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提高管理治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12]。内部控制可以有效解决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市场化水平较低和法治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其作用力更为显著[13]。李追阳等[14]认为在薪酬管制和反腐败的双重管制下,公司治理的优化和政治晋升的激励会让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有所提升。

2.1.2 股权结构

合理科学的股权结构是一个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股独大或者是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利于正确决策的实施。冯根福等[15]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着“倒U 型”关系,过度集中和过度分散的股权集中度意味着过度监督和缺乏监督,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决策和研发投入,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很多企业借助金融市场缓解资金问题,企业上市曾一度成为热潮。企业在上市之后能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进而促进企业创新[16]。

2.1.3 资本结构

和股权结构相呼应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鲜活血液”。张世晓[17]认为公司的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其中当股权资本比例大于债务资本比例时,企业更容易实施创新项目,相反债务资本比例较大时,企业需要考虑按期偿还、付息、机会成本和研发投资风险等问题,进而会采取保守策略,成为风险厌恶者。不同的企业规模意味着不同的资金分配和不同的研发决策意愿,企业规模和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孙早等[18]认为传统产业的企业创新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倒U 型”关系不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倒U 型”应转换为“∽型”,但不适用于地方政府控股公司。

2.1.4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傅林旺[19]认为企业文化有新旧之分,旧企业文化有严格的等级纪律和制度化管理特征,新企业文化有支持创新和跟随时代的特征。企业文化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企业创新,其作用力存在双面性,职场型旧企业文化存在劣根性,会阻碍企业创新产出,创新型新企业文化可以激活员工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市场导向的企业文化能提升企业内部组织学习能力,营造良性创新发展氛围,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及创新绩效。潘健平等[20]认为企业的合作文化能在营造合作创新氛围的同时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2.2 组织外部影响因素

企业的贸易氛围会作用于企业创新的效率,公平竞争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垄断会挫败企业创新意图。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而可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21]。投资者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一员,其实地调研的形式会影响企业创新。采用联合调研网络的形式调研,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促进企业创新。这种实地调研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投资者解决了被调研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低、代理成本高以及投资约束的问题,进而可以扩大企业创新投入。来自社会的网络舆论压力会抑制企业创新,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经理人的职业焦虑增加而加剧[22]。沪深港通开通资本市场可以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完善法治环境,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并显著作用于管理层持股比例高、融资约束强的企业[23]。企业创新受地域差异影响,创新产出呈现从东部到西部逐渐递减的趋势[24]。徐维祥等[25]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对于创新的政府扶持、人力资源及地理空间资源差异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同地区的企业创新水平也不同,并发现浙江省创新存在“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趋势。

3 社会层面影响因素

3.1 产业政策及财政政策

政策制度在约束企业行为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产业政策等需要不断升级更新。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与企业创新产出正相关。为了减少或者避免政策不确定性,企业往往更愿意关注创新投资风险带来的收益,从而促进了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提高创新效率[26]。余明桂等[27]对2009年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进行研究,发现央企实施高管业绩考核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创新。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能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企业创新,对于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提升的激励效果更好[28]。周常兰等[29]认为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力依次降低。

3.2 市场环境及结构

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的培养皿,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田利辉等[30]认为,同地区其他企业会因贪污腐败企业的调查而增加创新投入。王嘉鑫[31]提出在融资约束条件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企业实行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企业创新。市场结构决定着企业融资约束和行业发展标准。唐清泉等[32]认为融资约束程度较强的民营科技型小型企业在银行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背景下,企业创新程度更高,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规模更大。行业进出经济性壁垒和行政性壁垒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周绍东[33]认为行政性壁垒会加剧企业创新阻力,降低企业创新水平。行政垄断会减少企业创新产出,进而影响区域经济。顾雷雷等[34]也认为社会责任作用于市场参与者改善市场交易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创新绩效。作为制度约束的补充限制条件,诚信交易的市场环境能够从道德层面约束市场参与者行为。张峰等[35]认为我国市场中存在的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增加了企业创新成本,锉削了企业创新的意愿,抑制了企业创新产出,但这种抑制作用在政府管制作用下会有所缓解。

4 文献述评

通过对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影响因素从个人角度出发有高管特征和员工特征,从组织及群体角度出发有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企业文化和营商环境,从社会角度出发有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市场环境。影响因素研究从微观的高管特征等到宏观的国家政策,研究范围很广泛。相对于微观的个人、组织及群体层面的研究来说,宏观社会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是从国内政策、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角度出发,对于国外市场相关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较少。在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的步伐中,我国国内市场受国外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为此可以从世界市场的角度进一步研究我国企业创新,为我国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升级转型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创新产出的数量来说,关于创新产出质量的研究较少。大多数学者是借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或者专利发明注册数量的计量研究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但研究对象中难免会有“注册型”研发存在,即为了获取税收优惠等国家支持资格而注册没有突破性创新或者前期有研发投入后期却没有创新产出的企业,在期末将研发投入计入待摊费用。因此,在我国市场中,仅以企业研发投入或者创新产出为企业创新水平的衡量对象,不考虑创新质量的企业创新研究不贴合实际,缺乏严谨性。笔者认为在实证研究中把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同时作为企业创新的衡量对象,并把企业创新的收益率加入,同时考虑企业创新质量,会增加实证研究的严谨性要求和实际性意义。

猜你喜欢
高管影响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