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2-02-18 22:36黄万鹏马万清
时代汽车 2022年4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黄万鹏 马万清

摘 要:欠发达地区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重要的手段,为了更好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实现人才培养,需要对人才模式进行研究,并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共同探究,借鉴国外和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来改进本地区的人才培养方式。以甘肃临夏地区为例,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欠发达地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和表面,没有深入;二是制度没有完善,校企合作无法全面展开,而且人才深造的路没有完全贯通。只有通过自身探究,深入企业,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校企共同育人,再通过政策性的帮助,才能改善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现状。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1 研究背景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成为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中,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环节、企业的生产环节、校企的员工与学生的素質训练及技能培训方面具有融合和集成的优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式。而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效果存在着参差不齐,机制不完整的窘境。产教融合一方面提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高度符合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交流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同时还可以将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转化。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但欠发达地区在产教融合方面,院校和企业不能很好的实现深度融合。另外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行,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增加学生的技能证书,让校企更好的在人才培养上实现高度融合,为此对欠发达地区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模式进行探索。

2 欠发达地区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与差距

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技术合作,开展技术交流,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大师工作室等;二是进行科技攻关和产品改进;三是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通过学生和学徒,企业和学校双元培养;四是通过职教集团的模式,进行优质资源的集中,提供行业的优势资源;五是共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学生直接到企业学习设备操作;六是共建二级学院和订单班,企业投入人员充当学校师资等。以上几中模式是比较成熟的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其中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四条,而且在国内领先的职业院校中有良好的效果。

那么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常见的就是顶岗实习阶段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平时与企业的接触并不是很多,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闭门造车,这就造成企业与学校的产教融合只是停留在协议阶段。

因此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有名的德国“双元制”是一种成熟的职业培训模式,其中学校作为一元,另一元由企业或者公共职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充当,在校外让学生进行技能学习和培训。在这个模式里面学生和学徒是同一个人,也就是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储备人才,与国内有较大区别,与国内欠发达地区区别更大。在我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处于探索阶段,近几年来在上海、武汉、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形成了与外资和外国团体、学校的合作办学的状态,来推行双元制。而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还未大面积形成或者空白。那么在欠发达地区就要进行模式的探索及改革,要逐渐形成全面形成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通管理体制的障碍,解决人才升学深造的难题。将目前中国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尚未完整的职教体系在欠发达地区进行推广,改变人们的观念,使得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改观。

3 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的障碍

3.1 制度障碍

在我国,政府作为办学主体,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企业遇到的问题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法律不完善,我国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未配套有减税等法规、政策,无法让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上产生积极性。所以政府需要踹一些政策对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政策和法律帮助,对于学校和企业的监管也要积极推进。

3.2 办学体系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仍需改进。在欠发达地区学校和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很多东西停留在桌面,无法落地。

3.3 办学主体和经费

政府作为办学的主体,在经费方面的提升,将学校极大改善办学条件。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政府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主要是集中在学生资助和硬件条件改善上。但是资金的使用在欠发达地区不是特别科学。

3.4 观念障碍

欠发达地区的官本思想严重,对于职业教育有较大的认知错误,而且孩子从职业院校毕业后去参加失业单位等考试的情况较多,这无疑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与衔接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校企合作的效果,以及企业人才的储备是有很大影响的。

3.5 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后

一是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不符合。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完全忽视了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缺少沟通,使得学生毕业后技能水平无法进行现场生产。导致学校做了大量无用功,企业增加了用人成本,还要对毕业生进行大量培训和安全教育,技能训练才能进行生产。

二是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课程体系与企业脱节,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进入岗位。这也是与企业互动不足,没有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没有进行校企共建,共同育人。

4 解决思路和方法

4.1 制度改革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为企业创造比较良好的环境,鼓励企业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弱化政府作用,使得企业和学校的主体体现出来,有效的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按照企业岗位需求而设计的“定单式”的培养模式,不但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还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成本,使学校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4.2 观念更新

正确的树立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学生从事本专业有关的内容,必须要使得学生的待遇提升,以及学校的培养方向必须精准对接市场,通过一段时间来慢慢转变观念。

4.3 资金投入

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样重要,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发展缓慢,尤其是欠發达地区。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环境和办学理念,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5 未来展望

欠发达地区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暂时的,只有依据学校、企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才能推动地方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转变。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等“订单班”培养模式,使学生们不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同时 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缩短从校园课 堂到企业岗位的培训时间,提升学生们整体的就业竞争力。在1+X证书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和教师队伍的提升,与企业和市场接轨。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缺口为1900万,这巨大的落差对比证明了,目前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庞大的。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技能型人才更加缺乏,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将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发挥出来,未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德国等职业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缩短差距,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解决和缩小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供需不足和偏差。

基金项目:2020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A-310)。

参考文献:

[1]耿冬晓,何璐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上海商业,2021(07):138-139.

[2]孙伟峰.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4):224-225.

[3]郑清松.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07):137-139.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