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发展进路与思考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2022-02-18 08:36刘培东吴志成
教学与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理念

刘培东,吴志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发展新要求,深刻思考人类发展前途命运,经过艰辛探索后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自提出以来,这一理念不仅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产生了一系列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当前,学术界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大多基于宏观性把握与主观性阐释。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现有研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偏好导致的认知误差,客观探知这一研究领域的知识积累、脉络进路和前沿热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对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整体概况

CiteSpace可视化计量分析是文献计量学领域普遍应用的研究工具,(1)陈悦、陈超美等著:《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2页。它能对特定主题的文献集合进行计量分析,并借助可视化知识图谱形成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热点演变及未来趋势的基本认识。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版本为5.7.R2,选取中国知网(CNKI)认可度较高的“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中国社会科学索引)”两个子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源,检索时间为2013年至2021年(2)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8月18日。,采用“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检索逻辑,共得到期刊论文2 905篇、学位论文467篇、会议论文184篇。为提升研究精度,剔除选题指南、会议推送、专栏导语、消息通告、期刊目录、新书推荐等无效信息,最终获得有效期刊文献2 887篇。

(一)年度发文趋势

发文量的年际变化能够反映特定主题在约束时间内的研究热度,从整体上显示该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对CNKI数据库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进行年度统计,制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年度发文统计图1。由图可知,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成果整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增长趋势基本相同。根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年度发文量的增长变化,可对该研究主题的整体情况作出初步判断,2013—2016年发文量较低且增长缓慢,2016—2021年研究成果增速较为明显,约占发文量的99.1%,2019年和2020年年度发文量均超过700篇。

图1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年度发文量

(二)研究力量分布

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节点类型为机构、作者,运行软件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力量分布图,根据节点大小与连线密度可以探知研究力量及合作关系的强弱。研究成果涉及这一主题的研究机构共有152个,发文量超过50篇的研究机构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围绕这一主题的年均发文量15篇。从院系划分来看,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等社会科学学院。就高校类属而言,成果较多的研究机构主要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学术资源、平台相对较高,学术敏感度强。就高校性质而言,人文社科实力较强的高校成果居多,也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从地域分布看,主要位于北京、上海、天津、吉林等学科基础较强的地区。总体上,研究资源、研究平台与研究产出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核心作者是研究深入推进的关键力量,科学合理地找寻核心作者能够更为精确把握研究概况。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发文作者共有297人,形成了54条连线。通过对发文量和被引量进行赋值运算可得,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包括刘勇、吴志成、王义桅、徐艳玲、刘建飞、刘同舫等。其中,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一文的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达到368次和15 021次。(3)检索时间为2021年8月28日。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这一主题的不同研究力量间以及同一研究力量内部存在较弱的合作关系。

图2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力量分布

(三)期刊来源状况

2013年以来,共有490种期刊刊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论文成果,载文量较多的期刊为《人民论坛》《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当代世界》《红旗文稿》《学术前沿》《社会主义研究》等。其中,《人民论坛》年均刊文量达到21.3篇。从期刊类属看,载文期刊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综合社科类期刊和政治学期刊,(4)期刊类属划分依据《CSSCI来源期刊(2021—2022)目录》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排名前10的发文期刊中有1/2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综合社科期刊(3种),政治学教育学期刊各占10%。对相关成果的支持项目基金进行归类可知,带有项目基金的论文共1 322篇,占总篇数45.7%。数量最多的国家级基金项目为1 047篇,占基金项目成果的79.1%。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49篇,占I类基金的81%。省部级基金项目277篇,约占基金项目成果的1/5。校级科研项目基金8篇,占基金项目成果的0.6%(部分期刊要求文章所列项目类别须为省级以上)。总体而言,国家级项目基金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支持较多,省级和校级基金支持相对较少。

表1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载文期刊前10位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进路的可视化分析

可视化知识图谱以特定知识域为研究对象,着重显示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具有“图”的可视化和“谱”的序列化双重特征。(5)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时区图谱和突现共现分析,能够获知这一知识领域的研究现状、演进趋势和前沿热点。

(一)关键词聚类图谱展现研究内容

关键词共现意指同一关键词出现在多于两篇文献的次数,图谱内节点越大表示频次越高。节点连线表示关键词的共现关系,字体越大表示该关键词的中心性越强,研究热度越高。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中介中心性表格的分析,能够探知现阶段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热点内容。

图3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和聚类图谱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溯源研究。围绕#1习近平#4马克思#5世界历史#8中国外交等聚类和“马克思主义”(58次)“中国共产党”(37次)“习近平外交思想”(28次)等关键词形成了三种溯源视角。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说。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论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明了历史方位和历史价值,提供了分析方法、问题意识、多元文明理念,构成其生成发展的思想动力和依据。(8)乔茂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理论渊源与当代价值》,《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蕴含的人类关怀精神、平等交往理念、社会实践指向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之脉,并为其指明实践方向。(9)孙来斌:《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2期;李秀敏:《“真正的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之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1期。也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10)张富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马克思人学基础探析》,《理论导刊》2021年第6期。、公共性思想(11)马立志:《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期。、类哲学(12)张曙光:《“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等角度进行阐释。二是新中国外交实践继承说。这一视角着重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新中国外交理念的继承性发展和开拓性创新,并将其视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新表述、国际新秩序观的新贡献,体现了新的价值观、时代观和文明观。(13)刘侣萍、田新文:《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生成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6期;臧峰宇、史海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资源与时代内涵》,《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创新说。这一视角侧重探寻“大同”观念、“和合”文化、天人观念、天下主义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引领作用,(14)叶小文:《“和而不同”的多重境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底蕴》,《人民论坛》2021年第8期;孙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根基》,《人民论坛》2020年第18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阐释。围绕#12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19生态文明建设等聚类和“中国方案”(88次)“经济全球化”(35次)等关键词形成了三种界定视角。一是从多元构成要素界定。从不同侧面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要素,包括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三要素”价值基础,(15)胡鞍钢、李萍:《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方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四要素”内涵体系,(16)修丽、李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意义》,《红旗文稿》2019年第5期。涵盖和平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全球治理观、国际责任观和文明互鉴观的“五要素说”。(17)王公龙、韩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四重维度探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二是从多样指涉领域界定。侧重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涉的问题领域,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方面阐释这一思想的核心内涵。(18)徐坚:《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评论》2021年第4期。三是从多种内容逻辑界定。从逻辑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包括立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逻辑视角、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逻辑主线,(19)高金萍:《理想、理念、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进逻辑》,《当代世界》2021年第6期。价值共识、制度实践和文化认同构成的三层逻辑结构,(20)丛占修:《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现实与意蕴》,《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3期。以及新型权力观、义利观、文明观和交往观构成的四大逻辑方面。(21)李爱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围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国际秩序#13全球治理等聚类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85次)“全球治理体系”(33次)“文化自信”(21次)等关键词,现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就理论层面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和时代创新,(22)吴喜:《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秉持人类整体性和共同性视角超越西方中心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而建构国际关系互动新理念新模式,(23)吴志成、吴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论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3期。以中国话语阐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世界历史理论等思想的正确性与前瞻性,并赋予其时代特征。(24)汪信砚、冷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生成、理论特性和哲学贡献》,《江汉论坛》2020年第6期。从实践层面看,通过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层层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良好周边和国际环境。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贯彻落实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原则,为推动治理体系的合理化合法化变革开辟实践路径。(25)熊杰、石云霞:《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来源、发展逻辑和理论贡献》,《国际观察》2019年第2期。同时,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命运共同体实现摆脱零和博弈冲突悲剧,助力人类摆脱战争阴霾、实现和平永续发展。(26)李景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社会主义意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第2期。

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选择。围绕#9中国梦#10一带一路等聚类和“一带一路”(278次)“新型国际关系”(66次)等关键词,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路径。一是实现“中国梦”是基础。这一路径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内在统一的和谐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机遇,推动实现中国梦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根基。(27)阮宗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二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首要。周边国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始发之地、重点之地、关键之地、示范之地”,(28)张慧智、张玉国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笔谈》,《东北亚论坛》2018年第4期。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应从观念共识、协同行动到机制协调等方面入手,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9)凌胜利:《构建周边安全共同体:挑战与对策》,《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第5期。三是推动“一带一路”是抓手。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扩大开放、增进联通、促进交流等措施促进沿线国家的共赢发展,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愿景到现实提供现实路径和可靠平台。(30)李丹:《“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高扬:《“一带一路”实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1期。四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依托。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工程和根本途径,(31)刘建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态、基本特征与核心要义》,《国际问题研究》2020年第1期。通过推进国际关系的理念创新和全球治理规则适用,能够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第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挑战。围绕#14新冠肺炎疫情#17传播效果等聚类和“逆全球化”(28次)“资本逻辑”(14次)“大变局”(11次)等关键词,概括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承认理论上的“两大陷阱”。在“地方历史”向“世界历史”演变的一体化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承认陷阱和承认逻辑异化的现实困境,进而引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认错位与承认偏执。(32)符妹、李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承认逻辑”:意蕴、困境及路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二是国际关系旧思维引发“三大困境”。由于强权霸道思维短期难以消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构建必须面对“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导致的文化困境,资本逻辑主导下国家利益绝对化引发的主体困境以及国家力量差距导致的规则困境。(33)刘勇、袁琴:《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重庆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三是制度化进程面临“四大矛盾”。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求看,其制度化进程面临国家主权与全球利益、话语生产与话语认同的背离、供应不足与制度过剩的错位、制度民主与制度霸权的较量等主要矛盾。(34)赵庆寺:《试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化路径》,《探索》2019年第2期。四是对外传播中的“五大困境”。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旗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传播中面临话语主体不丰富、话语内容相对低效、话语媒介能力较弱、表达方式单一及少数国家质疑抹黑的现实困境。(35)陈鑫:《“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困境与出路》,《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二)时区图谱反映研究发展脉络

时区图谱能够从时间维度显示某一研究主题下核心关键词的演变趋势和相互关系,以可视化方式获知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36)陈悦、陈超美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2期。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选择时区视图运行软件得到图4。

图4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基于2013—2021年关键词共现的时区分布情况,结合年度发文趋势,可以获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不同阶段研究内容的演进脉络。作为中国外交提出的国际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历了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的认知过程,围绕这一主题的学术研究也在其概念内涵进一步明晰的基础上,历经了一个从事实性介绍到学理性剖析,再到多学科拓展、多视角深化的过程,学术研究的自发性、自觉性不断增强。(37)孟婷、张澍军:《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成果的阶段划分与分方面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2013—2015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初始起步阶段,主题关注度较弱,年均发文量较少。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和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场合开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这一阶段的高频关键词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习近平”“合作共赢”“和平发展道路”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进行初步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价值内涵包括国际权力观、利益观、可持续观和治理观,(38)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求是》2013年第4期。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现实写照,(39)卢德友:《“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求实》2014年第8期。从国际社会共生性视角正确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动因、矛盾困难与路径选择。(40)金应忠:《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兼论国际社会共生性》,《国际观察》2014年第1期。但是,这一时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大多依托中国对外战略分析,尚未形成独立自觉的学理探讨。

2015—2017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主题关注度高,发文量迅速攀升。2015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和“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中详细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背景、内涵和路径,为学术研究的深化指明了方向。这一阶段的高频关键词有“一带一路”“新型国际关系”“新时代”“中国方案”等,着重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内涵意蕴、价值意义以及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联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又是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引领。(41)叶小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的软实力支撑》,《人民论坛》2015年第34期。从全球化时代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进行解读,回应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污蔑,(42)刘传春:《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质疑、争鸣与科学认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第11期。基于全球发展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新型文明观、整体安全观和生态文明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能路径。(43)徐艳玲、陈明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重建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7期。

2017年至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深化拓展阶段,主题关注度强,年发文量高。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持续发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建构提供理论支撑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一阶段的高频关键词主要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国际话语权”“国际合作”“大变局”等,在继续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特征、意义等理论内容的同时,注重从实践主体、原则、步骤以及具体举措等方面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以平等协商、合作共赢为路径取向,(44)颜晓峰、常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建构与实践要求》,《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妥善处理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和国际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45)方爱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6期。加强国家间合作被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路径,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目标的重要依托。(46)李丹:《“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三)突现文献预示研究前沿趋向

突现关键词意指特定时间段内频次突然上升和下降的知识转折点,通过词频变化能够反映围绕这一主题的新兴趋势和突然变化,进而预测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发展动向。(47)Chen Chaomei,“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运行突现检测功能,得到特定时间范围内突现关键词图谱(图5),图中粗线代表突现关键词的热度持续时间。由图可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新冠肺炎疫情”“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改革开放”“命运共同体”等关键词为高强度的突现词。

图5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强度是反映某一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的关键指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介中心性较强关键词有“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带一路”“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梦”等,这些关键词构成了这一研究主题的热点话题(表2)。

表2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强度前10

基于现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突现图谱,结合中心中介性较强的关键词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前沿趋势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研究。近年来,全球发展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当性正义性更加凸显。但是,美西方国家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强势回潮,在意识形态偏见裹挟下将这一理念解读为“试图取代西方中心地位、重构国际秩序”的“输出论”“威胁论”和“辞令论”等污名化论调,(48)蔡文成:《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理论探索》2021年第3期;Maximilian Mayer,“China’s Historical Statecraft and the Return of History”,International Affairs,2018,94(6):1217-1220.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效果不足,中国在全球治理层面的话语权流失。202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4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年6月2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和话语权提升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聚焦国际传播基本情况、问题挑战、可行策略,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整合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逐步形成以道路观、合作观、发展观、安全观、正确义利观和秩序观为主要内容,(50)罗建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理念、新战略与新特色》,《西亚非洲》2017年第4期。涵盖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全球伙伴关系、“一带一路”等现实抓手的科学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和旗帜,也是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其内涵特征已经得到充分阐释和论证。但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方案”的内在关联与实践定位仍需深化阐析。近年来,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凸显背景下大国竞争愈加激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引领导航作用愈加明显。因此,深入研析这一理念如何在思想、原则和实践等方面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新成就,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秩序变革、全球治理的互动研究。随着国际权力转移加快,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时代共识。但是,当前国际关系中关于合作共赢抑或零和博弈、共同发展或是国家优先、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等原则选择仍然存在两种思路。国际社会行至百年大变局的“十字路口”,“伪多边主义”“俱乐部主义”、强权霸道思维盛行,全球秩序和全球治理面临倒退风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人类整体思维和整体利益取向,致力于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路径达成共同发展的优先目标。因此,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超越国际关系旧思维的重要意义,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克服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变革中可能的风险挑战的作用并提出可行性变革方案,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实践挑战与可行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在周边、区域、国际层面和不同议题领域形成了多元多样的共同体实践,已经成为促进和平发展的国际共识。但是,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的人类整体性思维也面临极大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美西方国家的疫情溯源政治化倾向、“疫苗国家主义”等行为严重损害全球共同发展意识。因此,深入探讨全球性风险、地区性问题以及国家间冲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也是学术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思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学术界从思想渊源、概念内涵、价值意义到实践原则、具体路径,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回应了外界关于这一思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理论疑问。但是,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仍存在许多有待加强和深化的方面。

第一,进一步厘清和阐释基本概念。明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基本特征、思想渊源等基本理论问题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认知模糊,为其国际传播提供坚实的话语保障。目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对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分不足,仍存在某些基本概念界定模糊的现象,(51)张继龙:《国内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难以消解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疑惑。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渊源的探讨大多是从整体上阐述宏观联系,未能具象化厘清理念相通的内在联系。因此,必须深入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通过相似、相近概念的区分辨析,清晰阐释其学理性、可行性、优越性,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和把握。同时,在思想溯源过程中,应注重打通这一理念与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阻点,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回应国际社会的认知需求,也为理念落实提供清晰可行的理论指导。

第二,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推动全球发展的智慧方案,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等不同议题领域,涉及周边、区域、国际、全球等多样层次,这一系统性特征要求学术研究从多种视角、不同方法加以研究。一是拓展研究视角。统筹研究经济、安全等传统领域与网络、生态、极地、太空等新兴议题、传统安全领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做深做实全领域全主体研究。二是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初期,研究力量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学科,基本满足现实需求。但是,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依靠单一学科力量难以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打通学科壁垒,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支柱的全学科研究体系,(52)于鸿君、尹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法初探——基于2012—2020年CNKI收录文献的计量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弥补可能出现的理论缺失和研究空白。三是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运用。发挥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是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受众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通过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实证方法能够相对准确地获知特定国家、群体对这一理念的认知和态度,并结合概念分析、文本解读、比较分析等规范研究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53)桑建泉:《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1期。

第三,进一步加强研究力量的整合和支持。知识积累需要学者之间、学术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某一研究主题内多学者、跨学科、多机构的协同研究平台和交流沟通机制。分析作者共现图谱和研究机构图谱可以发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不同作者、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连线较少,关联度较低、聚集度不高,尚未形成稳定和有影响力的核心研究群体,研究格局碎片化明显。因此,加强学术交流机制建设,通过知识共享、经验互鉴加强学者与学术机构的有效沟通,促进学术研究的良性循环,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国家倡导,国家层面的项目基金必然担当关键角色。但是,也应发挥省级和校级项目的资助作用,形成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支持体系,促进学术创新的持续性发展。

第四,进一步加强不同国家的态度和认知研究。作为促进全球发展的宏伟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与现实构建涉及不同发展阶段、制度形式、历史文化的国家。但是,现有研究关注点基本聚焦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持有何种认知及其背后的原因,对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这一理念的认知与态度关注不够,这不利于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认同感,也无助于为其现实建构积累实践经验。因此,应在继续做好大国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中等强国、发展中国家政界、学界及社会主体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和态度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国家模糊认知、错误认知、正向认知的具体原因,总结实践经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

面对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的国际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践行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从现实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认可,学术研究热度空前。从长远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大势,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向。无论在理论层面或是政策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都极其重要和必要,也必将大有可为。因此,广大理论工作者必须自觉把握时代机遇,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通过高质量学术研究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地位,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爱的共同体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命运的更迭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