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场检测实验室的风险管理

2022-02-18 05:27高云飞钟万金周先建周勇岐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实验室污染

文│高云飞 钟万金 周先建 周勇岐[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风险管理被正式引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2018年8月,我国暴发非洲猪瘟疫情,根据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要求,猪场纷纷组建各自的实验室,开展非洲猪瘟病原检测(qPCR)和抗体检测项目。随着猪场检测室陆续投入使用,实验室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尤其是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更加严格。

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是:收集风险源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源自危害,由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两部分组成。笔者通过对实验室资源、实验检测过程以及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进行实验室风险管理的具体办法。保证实验室检测工作正常运行,风险管理是动态的过程,风险随着社会进步、技术进步、人类发展的进程呈现不断变化。风险管理贯穿于实验室工作的全过程,随着检测方法的更新、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法规的变化,以及关于检测技术的持续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应定期维护、不断更新。

一、风险的识别及评估

1.法律法规风险。根据法律法规变化的内容及时调整检测方案及内容,确认检测方法,避免因检测方法等调整而产生不适用的结果。

2.资源风险。资源是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下从人员、实验室环境、内部设计、环境、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盒等几方面分析了风险的来源。

(1)人员风险。由专职人员负责生物安全、消毒等日常工作,若落实不到位、结果不确实,则不能保证检测环境正常。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的专职检测技术人员,检测过程防止交叉污染,否则可导致结果异常。检测人员应具有兽医、生物或者相关专业的学习背景。

专业知识不对口可能会导致无法正确理解专业知识,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情况。要定期开展检测工作培训和生物安全培训,若长期不接受新知识和技能培训会导致知识不全面,工作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责任意识和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能够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一旦疏忽大意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可能导致实验室污染,检测结果不可信。外来人员严禁随意进出,如进入实验室须有负责人陪同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外源性污染。

(2)实验室设计风险。实验室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具体内容为:净高不低于2.6米,实验室应有专用的通风系统,若通风异常,易导致灰尘聚集。门口处设换衣装置,防止实验室交叉污染;实验室地面应采用无缝的防滑、耐腐蚀材料铺设,防止地面不易清理,卫生不易清洁;踢脚板与墙面齐平,并与地面为一整体,易于清洁消毒,方便清洁卫生;墙面、顶棚的材料应光滑防水,易于清洗消毒、耐消毒剂的侵蚀、耐擦洗、不起尘、不开裂,方便卫生的清洁;设置防蚊虫纱窗,防止外界的感染。

(3)设施与环境风险。实验台应牢固,适合工作需要且便于操作和清洁;台面应防水、耐腐蚀,保证实验正常开展。实验室应安装空调设备,能够控制温湿度,避免实验室温度异常,超出实验条件,导致检测结果异常。实验室内应保证适当亮度的工作照明,避免反光和强光,能够正确观察相关结果。

(4)仪器设备风险。根据实验室检测的具体内容,配置不同的检测设备。

病原学检测:微量移液器(不同规格)、冰箱、离心机(适合2毫升离心管,转速12000转)、微型离心机(用于PCR管离心)、水浴锅、组织匀浆机、荧光PCR仪、生物安全柜、核酸提取仪(选配)、高压灭菌器、旋涡振荡器等。使用前应核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校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仪定期使用内参品进行性能测试,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离心机能否达到说明书的要求,设备定期进行核查,灭菌设备定期使用生物指示剂进行消毒效果确认,仪器使用后及时填写使用记录,定期维护。

血清学检测:单道微量移液器(不同规格)、多道微量移液器、冰箱、温箱、离心机(可使用2毫升离心管,转速3000转)、酶标仪、洗板机(备选)、高压灭菌器、微量振荡器等。酶标仪的工作状态,厂家提供的阴性、阳性样品是否成立。

(5)检测试剂盒使用中的风险。检测试剂盒来源于正规生产厂家,灵敏度是否符合要求,质控品应符合要求,检测试剂盒能否达到使用要求,最低检出限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3.检测过程风险。指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符合操作规程或者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可能导致产生的各种危害。

(1)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未按规定,导致样品污染;或者检测无结果;是否在指定场所;是否能防止交叉污染。

(2)核酸提取。手动提取时防止交叉污染;确定是否在指定场所;自动提取仪工作状况可能导致交叉污染。

(3)PCR扩增。要防止交叉污染,要严防扩增产物泄露;加样过程严禁外溢,如有发生及时清理;指定工作场所,防止跨区域操作。

(4)ELSIA抗体检测。严格执行生产厂家提供的检测方法,样品稀释时使用样品稀释液,不得使用其他液体,加样后按规定时间孵育,不得擅自改变时间,洗版时每版洗涤5次,不得增加或随意减少,加中止液后,及时读数。完成检测后认真清理,所用之物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5)原始记录填写。及时填写记录,按规定更改,完成的记录及时归档。

(6)报告。根据原始记录及时完成报告,建立报告编号,发放时填写报告发放记录。

4.管理风险。指实验室在正常的运行中,由于管理原因导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卫生管理、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进出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化引起的风险因子。

(1)卫生管理风险。日常卫生清洁要按照实验室制定的相关程序严格进行,注意清理用具要专门使用,不可用一件清理工具清理所有房间,以防交叉污染。

(2)生物安全管理风险。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在指定场所和符合要求的设备内进行,明确人流方向、物流方向,人、物切勿随意流动。

实验室全面消毒管理与日常消毒管理结合,一旦检出阳性阳样品,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对样品进行专人、专门设施进行管理,完成实验后严格消毒。若检测样品中无阳性样品,可按常规清理方式进行,检验后的样品及时处理。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前应密闭,阳性产物、内参品、扩增产物不得随意开盖、直接丢弃,扩增产物的处理应按废弃物处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5.自检风险。定期对进行上述资源进行检查,并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因管理原因而导致的实验室无法开展正常工作。

二、风险控制

1.技术性方法。包括排除、替换、降低、隔离、程序控制、保护、纪律申戒等7种控制方法。对上述风险源,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操作,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编制相关编制记录并及时填写,加强对实验室的监督检查。

2.建立管理制度包含的内容。包括人员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防火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检验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维修保养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检验测试结果复核管理制度,PCR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PCR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清场管理制度等。

3.标准操作规程包含的内容。各实验室应建立符合各自要求的标准操作规程,笔者在实验室走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实验室都根据厂家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每个实验室,各不相同。应该有针对性的编制对操作说明调整,以符合实际要求。示例如下:PCR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的标准操作规程(备选),移液器使用标准操作规程,采样及储存的标准操作规程。

根据标准操作规程编写记录,及时填写记录,方便溯源管理,及时发现问题。

三、总结与展望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实验室无论大小,都需要配备必需的资源,这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在此基础上,进行检测过程,过程中对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是实验室运行的必要保障,实验室同时还要进行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再通过定期进行自检不断总结之前的工作,提出下步工作的整改办法,以实现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为保障正常猪场的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实验室污染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