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和治疗

2022-02-18 05:27叶玲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病猪群病猪

文│叶玲(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畜牧兽医站)

当前,生猪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养殖产业,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过程疫病流行情况越来越严峻,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人畜共患病,患病生猪极有可能发生死亡,从而给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养殖户应提高重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基于此,本文就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与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当前的生猪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猪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附红细胞体(EP)寄生在血液中的原虫病,主要寄生于成熟的红细胞膜上或者游离于血浆中,各年龄段的猪都易感,感染率可达80%~90%,常发于哺乳仔猪、妊娠母猪和受应激的育肥猪中。附红细胞体对消毒剂抵抗力较弱,0.5%石炭酸溶液、0.1%碘液等都可以将其杀死。目前发现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接触性传播,即带毒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会导致发病;二是血源性传播,即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如果带毒病猪与健康猪共同使用同一个注射器也会感染;三是媒介昆虫传播,即疥螨、虱、吸血昆虫等活媒介;四是垂直传播,即母猪可以将垂直传播给后代仔猪。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表现为急性型症状的病猪一般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体温升高(可达40~42℃)、采食废绝、鼻腔分泌物增多、胸腹部皮肤发红、四肢内侧存在出血点、被毛杂乱、呼吸困难且急促、咬尾现象严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临床症状越加严重,经常会发生继发感染,最终因衰竭而死。7日龄左右的病猪常表现为急性型症状,且病死率可达90%以上。

2.慢性型。表现为慢性型症状的病猪一般会出现日渐消瘦,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黄疸性贫血、咳嗽等症状,部分病猪会逐渐衰竭并死亡,还有部分病猪可自然康复但是会变成僵猪。妊娠期的母猪感染该病后大多会出现慢性型症状,明显的症状是繁殖障碍,如停止发情、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或者产下死胎。

三、剖检变化

对病死猪剖检后可以发现,血液质地稀薄且不易凝固;肌肉颜色变浅;胸腹腔含有大量积液;全身淋巴结异常肿大,对淋巴结进行切面观察可以发现大量出血点以及灰红色的坏死灶;胃底部有严重的出血以及坏死,其中十二指肠黏膜会有不同程度的脱落;肝、肾、脾、胆囊等异常肿大,且有大小不一的血斑,其中脾内有粟粒大小的结节,胆囊中的胆汁质地变得浓稠。

四、诊断

1.初步诊断。可以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以及剖检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一般当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到40℃或者更高的情况,以及有贫血、黄疸症状时,即可判断该病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可通过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查。

2.实验室检查。鲜血悬滴镜检是猪附红细胞体病检查常见的方法,其在实际应用中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高,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试验人员需要无菌采集猪静脉血液并进行抗凝处理,之后将其滴于载玻片上,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镜检可以发现变形的红细胞,有EP附着的红细胞出现震颤或摆动的现象;血涂片染色镜检主要是使用抗凝血制作涂片,干燥后用姬姆萨染色,然后进行镜检,可以发现呈现紫红色或深褐色的EP;电镜检查可以深入探究EP的结构、形态、增殖以及与红细胞膜的关系;一些急性发病猪可以采用补体结合试验进行诊断,但是对于慢性发病猪的检测效果不好;间接血凝试验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检出补体结合反应转阴后的耐过猪;除此以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近年来才开始应用的技术,其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的优点,在群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五、治疗

1.西药治疗。就当前的临床实践来看,猪附红细胞体病大多是隐性感染,附红细胞体主要是在病猪的骨髓中不断增殖,然后进入到血液中,因此在治疗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药物将病毒彻底杀死,避免疾病的复发,这是该病治疗困难的原因。目前,主要使用强力霉素、土霉素、黄连素、氯苯胍、血虫净、盐酸咪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如使用血虫净应按照7毫克/千克体重的用量,每天1次,连用3天,停1天,再用3天即可;或者使用土霉素针剂0.1毫升/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即可。上述药物只能控制该病,复发的概率比较高。

2.中药治疗。中药为天然的植物,其毒副作用可忽略不计,而且具有抑菌、抗炎、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有研究证明,依次使用常山、狼毒、骆驼蓬子提取物对猪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在一定剂量下可以使猪附红细胞体脱离红细胞,降低猪附红细胞体对红细胞的粘附,而且在同一剂量下骆驼蓬子和常山提取物的效果优于狼毒提取的。由此可见,中药治疗方式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上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六、预防

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在日常养殖工作中,养殖户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一是要做好环境控制,保证猪舍的通风、透光等,有条件的猪舍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设备来营造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在夏季做好降温措施,在冬季做好保暖措施,从而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保障猪群的健康;二是要加强饲喂工作,严格按照猪群的生长阶段进行饲喂,尽可能使用高营养的全价料,以便保障猪群的生长需求,进一步提高猪群的体质,增强其抵抗疫病的能力;三是要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因密度过高影响猪舍的空气环境,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猪舍的实际面积和猪群大小进行合理计算,为猪群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2.加强清洁和消毒。环境卫生对猪群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养殖户需要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一是要定期清除猪舍中的粪便、污水等,并使用清水冲刷地面,保证猪舍的干净卫生;二是做好消毒工作,首先对养殖场的角落进行全面的消毒,其次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车辆等进行全面的消毒,最后对母猪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消毒,从而避免病原体的滋生;三是要做好驱虫工作,由于蚊虫、苍蝇和虱等都可以传播该病,要做好驱虫工作,减少传播途径,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

3.做好引种工作。需要引种的养殖场要注意做好隔离工作,引进猪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经检验合格后再混入健康猪群。在引种的时候也需要做好调查工作,避免从疫区引种。

4.药物预防。使用药物预防能够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具体的预防方式如下:针对2日龄仔猪可以肌内注射牲血素100毫克/头;针对3~21日龄仔猪可以肌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与氟苯尼考混合液(1∶1),1~2毫升/头;针对保育猪和育肥猪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磷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克,或者加入连翘、荆芥、桔梗、金银花、薄荷、牛蒡子、淡竹叶等药物的粉末,连续投喂7天即可起到预防的作用。

七、结语

综上所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生猪的生产性能,影响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养殖户应提高重视,树立科学的养殖意识,加强饲养管理,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病猪,并结合病情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办法,西医治疗方式比较快,但是中药治疗药物残留少,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养殖户可以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在日常的养殖中要加强预防工作,全面保障养殖场的健康,减少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体病猪群病猪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