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打造配套生态种养循环经济助推肉牛发展

2022-02-18 05:27吴翠红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畜牧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种养肉牛养殖

文│吴翠红(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畜牧站)

平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平乐县肉牛养殖业既是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经过长期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的持续发力,肉牛产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预计将成为平乐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末,平乐县肉牛存栏和出栏分别达到5.36万头和2.03万头,与“十二五”时期末相比分别增长21.3%和8.66%,肉产量达到0.23万吨,增长25.13%,占肉类总产量提高1.84个百分点,有效保障了平乐县肉食品供给和消费者需求。

一、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树立行业标杆

以现代循环产业为导向,以技术提升为支撑,以特色品牌为引领,引导龙头企业专注产业链提升、创新循环模式。以平乐县源头镇桂林车田河牧业有限公司为肉牛养殖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及平乐县肉牛生态养殖,走出了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路子。

平乐县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以马蹄种植、加工、销售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出口一条龙,工农贸一体化。

桂林车田河牧业有限公司是平乐县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通过肉牛养殖解决了马蹄渣处理难的问题,利用牛粪建起了有机肥加工厂,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种植马蹄、全株玉米及其他农作物,真正实现了种养结合、农业经济循环的典范。先后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桂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行业龙头企业等荣誉,创建了自治区级车田河肉牛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3星级。

桂林车田河牧业有限公司现有肉牛养殖基地3个,共存栏肉牛2500余头,牛粪有机肥产能1万吨。带动订单农户种植全株玉米、象草等牧草3000余亩,淀粉马蹄1.5万亩。该公司践行循环种养模式,形成“优质肉牛养殖—牛粪有机肥生产—果蔬、牧草种植—牧草、农副产品饲料化加工—优质肉牛养殖”闭合循环种养产业链,并发展衍生产业餐饮旅游业,助力公司循环产业品牌建设,延伸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桂林车田河牧业有限公司在桂林市、柳州市等地设立生态农产品直销店、餐馆4家,使公司生态农产品直面消费者,形成公司生态循环产业体验旗舰。同时,建立公司循环生态产业园区,积极拓展产业园科普、教育、休闲、餐饮服务、体验+直营店、体验+互联网电商销售模式、观光等功能,通过一产种养、二产加工、三产服务,充分挖掘乡村景观和文化、地方品味,形成以现代肉牛养殖体验、农事生态体验、优质农产品餐饮、生态环境观光和农业科普教育等主题的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达5000人次以上。

“十三五”期间,桂林车田河牧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任务,每年拿出4000万元为农户垫支种苗、农资、人工及田租费用等扶持群众种养结合,公司带动了平乐县15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是平乐县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典型和标杆企业。

二、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引繁并举,大力示范推广杂交改良,取得良好成效。平乐县现有牛人工授精站(点)11个,在岗人员15名,遍布平乐县县10个乡镇、村(屯),基本形成了液氮、冻精及相关设施供应、牛品种改良技术员与养牛户联系的牛人工授精社会化网络。建立牛品种改良示范村4个,平乐县肉牛良种化率达到65%以上。

三、规模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平乐县规模以上肉牛养殖企业3家,建有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提高了群众养殖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了肉牛养殖产业化进程。目前,平乐县肉牛存栏50头以上的共65家,其中存栏500头以上的2家。

四、主要采取的措施

1.政府领导重视,抓规划引领。平乐县编制了《平乐县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平乐县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引导平乐县肉牛产业发展,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有效保障平乐县人们肉食供应。

2.整合资金,加大投入。2014—2019年,平乐县财政整合资金近6000万元用于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建设;2016—2020年,平乐县组织了“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粮改饲”等项目的实施,累计投入752.06万元。通过整合资金、加大投入、项目的组织实施,推动了全县肉牛产业的发展。

3.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和质量,全面提升肉牛生产水平。坚持立足国内、以我为主、适度引进、科技支撑的精准选育之路。

4.加强草牧业现代经营体系建设,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协调健康发展。推广“养殖企业(合作社)良种扩繁+农户杂交利用+育肥场(农户)集中育肥+屠宰企业订单回收”模式,建设小规模、大群体的各具特色的肉牛生产基地,完善企业与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合同养殖、品牌运营、统一销售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分散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5.加强饲草生产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粮草兼顾、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平乐县大力推进以全株青贮玉米为主的粮改饲,推广播种、收割、揉丝、打捆粉碎、打包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推广窖贮、袋贮等青贮技术和“饲草收贮银行”等经营模式。到“十三五”期末,平乐县饲草料加工机械12套、青贮池2.9万立方米,年加工、青贮7.5万多吨;平乐县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的利用率达到65%以上。

6.加强畜牧科技推广,有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按照新技术抓引进、关键技术抓突破、常规技术抓推广、实用技术抓普及、综合集成出效益的思路,搞好技术应用的集成配套。在优质饲草料开发、良种培育扩繁、标准化生产、循环农业、产品研发等关键环节,定期问诊把脉,提供智力支持。“十三五”期间,平乐县开展肉牛生态养殖技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专题技术培训63期,授课人数达3000多人次。

猜你喜欢
种养肉牛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肉牛口炎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