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绵羊细菌病的防控措施

2022-02-18 05:27王美荣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库伦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梭菌氏杆菌牧区

文│王美荣(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库伦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是我国四大牧区,在牧区内,牛、羊养殖是大部分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绵羊养殖是牧区养殖经济的重要部分。不同地区绵羊养殖品种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内蒙古饲养的绵羊品种有蒙古羊、滩羊、乌珠穆沁羊等,主要养殖方式为放牧养殖和圈舍饲喂相结合。在牧区,放牧过程绵羊容易接触如天然水源、其他动物粪便、动物尸体等携带病原的物品,导致绵羊细菌病在牧区放牧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当绵羊抗病能力降低,摄入被细菌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通过其他途径接触细菌性病原后患病,绵羊的体重、繁殖等生产性能可受到影响,甚至导致绵羊死亡,从而使养殖绵羊的牧民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牧区绵羊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细菌性疾病的防控,降低由细菌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牧区绵羊养殖中常见的细菌病进行综述,有针对性地提出牧区绵羊细菌病的防控建议,为牧区绵羊细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一、发病原因

牧区绵羊发生细菌性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饲养环境差、绵羊抗病能力弱、继发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绵羊细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常见的细菌病原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属的梭菌、布氏杆菌。此外,其他因素也可诱发绵羊细菌病的发生。在牧区绵羊饲养过程中,绵羊饲料或牧草质量较差、绵羊每日采食的牧草或饲料量不够、饮水质量差、饮水结冰等,均可导致绵羊抗病能力下降,从而诱发感染细菌病。在绵羊圈养过程中,圈舍内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如圈舍通风效果不佳、粪便和养殖垃圾清理不及时、未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工作,可导致细菌在羊圈舍内大量繁殖,进而导致羊感染发病;羊圈舍的防风保温效果较差,圈舍内羊群密度过大,也是诱发绵羊细菌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在放牧过程中,牧区存在其他患病牛、羊,绵羊可通过接触患病的牛、羊而发生感染;牧区还存在其他野生动物,如狼、狐等,其追赶绵羊导致绵羊出现应激也可诱发疾病;牧区内可能存在自然水源、动物尸体等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绵羊接触也可感染发病。

二、常见的细菌病

1.绵羊布氏杆菌病。绵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绵羊以繁殖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细菌性疾病。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牧民可通过直接接触患病羊的分泌物或流产胎儿等感染布氏杆菌病。绵羊在感染布氏杆菌后可出现妊娠母羊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未妊娠母羊出现阴道炎、子宫炎、不易受孕,公羊则表现睾丸炎、附睾炎、精子质量降低等症状,部分羊还可出现关节炎。绵羊布氏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见于性成熟的羊,低日龄羊不表现临床症状,母羊或公羊可通过交配、采食被布氏杆菌污染的饲料、黏膜接触带菌物质(如绵羊唾液)等途径感染发病。

2.绵羊大肠杆菌病。绵羊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该病常见于羔羊。患大肠杆菌病的羔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炎型和败血型两种,其中肠炎型常见于8日龄以内的羔羊,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粪便呈水样,带有黏液或血丝;败血型主要见于6周龄内的羔羊,临床表现为运动失调、头向后仰,口吐泡沫,鼻腔流出黏液,四肢肿胀等,患病羊多在12小时内死亡。绵羊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常见于冬春季节,患病羊主要通过摄入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发病,羔羊主要是通过吮吸被大肠杆菌污染的乳头发病,成年羊对大肠杆菌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感染后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

3.绵羊梭菌病。绵羊梭菌病是由梭菌属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腐败梭菌感染引起的羊快疫、D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羊肠毒血症、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羊猝狙、诺维氏梭菌感染引起的羊黑疫、B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羔羊痢疾。羊快疫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羊肠毒血症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以肾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类快疫;羊猝狙以急性死亡为特征,伴有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羊肠毒血症发病快,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腹泻,肌肉痉挛,倒地,四肢痉挛,角弓反张,体温不高;羊黑疫症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严重腹泻和小肠溃疡为主要特征。绵羊梭菌病主要通过被梭菌污染的饮水或饲料进行传播,低日龄羔羊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日龄较大的羊一般不易感染发病。

4.绵羊沙门氏菌病。绵羊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菌属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绵羊沙门氏菌病常见于羔羊和妊娠母羊,羔羊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痢,排黄绿色的粪便,体温升高;妊娠母羊感染沙门氏菌后主要临床症状为流产。绵羊沙门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可通过摄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饮水或饲料感染,也可通过与带有沙门氏菌的病羊交配发生感染。

三、防控措施

与其他地区相比,牧区绵羊养殖的饲养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在绵羊细菌病的防控工作中应结合牧区绵羊的饲养方法。本文根据牧区绵羊生产养殖的特点,提出以下绵羊细菌病的防控建议。

1.绵羊放牧过程中的防控。在绵羊放牧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羊群的动态,若发现异常应及时观察处理。首先,不在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地区进行放牧,防止肉食动物追赶羊群造成羊的应激,同时让羊群远离野生动物群体,防止传染疫病;其次,在放牧地点选择时应注意牧草和水源,应远离被污染工业的水源,选择周边无有毒有害植物的牧区放牧;最后,在放牧时应定期更换放牧地点,防止过度放牧造成草原生态被破坏,采取科学的可持续的放牧方式。

2.绵羊圈饲过程中的防控。除放牧外,圈饲也是牧区绵羊养殖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冬季,牧区牧草数量骤减,牧民通常采取圈饲的方式在冬天喂养绵羊。在圈饲过程中,首先应保证圈舍建设符合绵羊生长需求,建设时选择向阳的地点,地势相对较高,做好防风、防水、保暖工作,为绵羊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同时,圈舍可设置运动场以便绵羊运动,绵羊密度应保证在1平方米/只以上,防止因密度过大造成绵羊拥挤。在绵羊圈饲过程中,饲料和饮水也十分重要。在牧区,除了牧草外,还应给羊饲喂一定量的精饲料,补充绵羊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从而保障绵羊的正常生长,提高抗病能力;给羊饲喂的水应是干净的,并且水温适宜,不可将冰水或温度过高的水给绵羊饮用。除了每天给羊群饲喂饲料外,还要及时清扫羊圈、料槽和水槽,定期打扫羊的粪便和养殖垃圾,将羊粪远离羊圈进行收集后采取堆积发酵或其他无害化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清扫羊圈后,还应进行消毒工作,具体的次数和使用药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但应注意在一种消毒药使用较长的时间后应及时更换另一种作用原理的消毒药,防止细菌性病原产生耐药性。

3.疫苗接种。在国内,大部分绵羊细菌性疾病是有疫苗可以用于预防的,如绵羊的梭菌病可通过免疫接种三联四防进行预防,绵羊大肠杆菌病可通过接种绵羊大肠杆菌灭活疫苗进行预防。牧区绵羊群体疫苗接种工作应根据当地细菌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自家羊群细菌性疾病的既往病史和流行情况以及周边贸易活动频繁地区,细菌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制订针对性的疫苗接种计划。绵羊细菌性疾病疫苗接种计划应包括疫苗的选择、疫苗的使用方法、疫苗接种频率和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效价评估。疫苗应根据当地细菌性病原的流行特点、血清型进行选择,同时还应注意生产厂家相关资质,以防买到假疫苗或劣质疫苗。疫苗的使用方法包括疫苗的储存方式、接种方式、接种剂量等,在疫苗接种前应按照疫苗说明书要求储存疫苗,接种前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疫苗接种部位和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保证疫苗的接种效果。有条件的地区在疫苗接种后应及时采取绵羊血清样品送相关兽医实验室进行抗体效价评估,检测疫苗接种效果,对免疫不合格的羊进行补免。有些疫苗需要一定的接种频率以保证羊有足够的抗体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因此应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要求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工作。

4.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大部分绵羊细菌性疾病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应注意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以防病原菌出现耐药性。在确诊绵羊感染细菌性病原后,应及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较好抗菌效果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防止因使用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而造成绵羊病情的延误。此外,在治疗时,可使用不同作用原理的两种及以上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单一药物使用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以保证治疗效果。在使用抗生素进行绵羊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剂量、时间和频率等,避免大剂量、长期给羊群使用抗生素,造成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猜你喜欢
梭菌氏杆菌牧区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民族传统游戏在牧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